分享

看了怀素书法学习的方法,在看自己,真是羞愧难当!

 二小书法 2021-02-20

本文导读

怀素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擅长草书,他幼年出家,是中国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大家。他的草书被称为“狂草”,其用笔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又出乎意料,令人拍案叫绝。他早年学习书法的过程,经常被当做励志的故事教育后人。看了怀素早年学习书法的方法和用功程度,才知道他成为书法家是必然的,更明白自己为何成不了书法家。

▲怀素画像

对怀素学书的记载

《怀素传》是唐代“茶圣”陆羽为怀素写的一篇传记,详细记载了怀素学习书法的过程。笔者认为《怀素传》是目前研究怀素及怀素书法最可信的参考内容,为啥呢?读过唐代“书法史”和唐代历史的都知道,陆羽和怀素是很好的哥们,因为关系密切,所以对怀素的了解非常详细,同时记载的内容也非常可信。按照史书记载他们俩人的关系密切程度,绝非今天“朋友”俩字所能概括的。那么陆羽是怎么记载怀素学习书法的呢?

  ▲陆羽品茶图


一、墙壁、衣衫、器皿作纸

陆羽说:“时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意思是说怀素遇到白色的墙壁、衣衫、器皿,没有一处是不写字的,全然不顾人家愿不愿意。由此可见怀素对书法的钟爱程度绝非一斑,这种程度非今人所能及的,不过今天的学书人如此行为,会被人说成“精神不正常”。

▲怀素草书

二、蕉叶作纸

陆羽说:“尝于故里,种芭蕉万余株,以供挥洒。”怀素的家庭条件是非常不好的,但是自己又特被喜欢书法,又没钱买纸,怎么办呢?于是他就在家种万余棵芭蕉树,用芭蕉叶作纸来写字。我们都知道怀素有一个斋号叫“绿天庵”,每日游走在万余颗芭蕉树下,犹如人间仙境一般。然而在万余棵芭蕉树叶上写字,材料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一茬蕉叶写完,新的蕉叶又发出来了继续写。

▲怀素蕉叶作书图

三、漆盘、木板被写穿

陆羽说:“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至再三,盘板皆穿。”意思是说怀素在蕉叶、衣服、器皿、墙壁作字仍不能满足自己对书写的满足,故而就漆一个盘子和一块方形的木板,在上面写字(大家不要误解,那时的“漆”不是现在的“油漆”,是说漆树流出来的液体。)天天在上面反复写字,最后盘子和木板都被写穿了。有人说王羲之的字“入木三分”,书法很高,而怀素则是把木板写穿了,书法岂不更高。

▲怀素草书

以上三点,记录了怀素对书法的痴迷程度,且永远不满足对书法学习的现状。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条件依然利用各种方法学习书法,其勤奋与毅力绝非今天的“三天热度”所能企及。怀素之所以能成为后人仰视的书法家,和他的勤奋和努力有直接关系的。然而他的这种进取精神,值得我们当代所有书法人学习,甚至说值得所有的中国人学习。


编辑/撰文:王呈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