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苏|莎乐美对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理论的理解

 阿苏心理工作室 2021-02-20

1、莎乐美,一位传奇的女性,女权主义的祖奶奶,与她同时代的最优秀的男士们都和她发生过一些故事,中间有爱情(里克尔),有敌人(尼采因爱生恨),有师生(弗洛伊德)等等,她可算是搞“疯”了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培养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诗人。

莎乐美身上最闪光的是她永远不知疲倦的学习精神,为了学习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学术思想,她到处拜师,哪位大师的思想最前沿,她就去哪里程门立雪。

2、她五十多岁时,对精神分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被弗洛伊德拒绝让她学习,但她努力不懈,自学六个月,弄懂了精神分析的基础,最后又进入弗洛伊德的圈子,跟着他学了一年多精神分析,参加精神分析周三讨论会。

她在进入弗洛伊德圈子之前,跟阿德勒学习过,那个时候阿德勒和弗洛伊德已经闹掰,莎乐美跟两人都成了朋友,她在写给阿德勒的一封信里表达了她对两者理论的方法论上的见解,惊奇的是,跟我的理解一模一样,跟大家分享一下。

 

“在科学发现的过程中,伴随着对事物发展过程的追踪,伴随着每一个新的开端,喜悦之情也将不断更新和深化-这大概是我从弗洛伊德身上学到的最好的东西。

因为,在弗洛伊德看来,研究绝非简单地收集材料和辨认细节,而是只有通过哲学的讨论,我们才能赋予被研究的对象以神圣的意义。

弗洛伊德所“挖掘”出的,决不是什么古老的化石和陈旧的器皿,而是一种对待问题的看法,那就是我们自身和所有的事物同在;正因如此,他的这种洞察对于我们大家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哲学价值,其重要性绝不亚于幼儿学会说“我”这个单词的形成。

“即关于弗洛伊德潜意识及其原因,并认识到他的这些发掘(即对所有我认为是积极现象的发掘)意义重大,超过了所有其他相关的“开凿”行为。

这番话,估计弗洛伊德听了会很感动,简直就是知音级别的解读,莎乐美不愧是跟尼采讨论过哲学的人,从方法论的层面对精神分析的肯定,已经脱离了所谓的细节的争执,看到最深层的本质,因为弗洛伊德最根本的东西不是他说了什么真理,而是他的思维模式,他的穿透意识看到潜意识的洞察机制,他的方法论,不断的怀疑自己,质疑自己,不断的前行,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否定,不断的验证,不断的纳入新的材料,而不是创造出一个真理,他自身对自己的质疑其实最严重的,你看他的文字就能感觉出来,他对于每一个概念都是小心翼翼的否定怀疑验证,最后还是用商量的口吻提醒大家自己思考,去质疑(当然他面对自己的学生被攻击时的反应跟普通人也没太多区别)

 

3、莎乐美对阿德勒的理论的评价,估计将阿德勒造成了无数心灵的暴击,因为后面阿德勒的回信简直就已经开始胡言乱语了,完全词不达意。

“当然,目前对于您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概念来归纳一切现象(比如权力欲望,男性主导等),而是要首先证明它们的根源在于“自卑情结”,在于其身体器官基础。”此段对阿德勒的理论一句话就概括了,可见阿德勒的理论多么的浅显。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上说,我不太赞成您所构建的关于器质性低下而引起自卑情结的理论,其原因可以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器官不能解释甚至决定心理,而是恰恰相反,它只能反映心理。正因如此,即使这种反映是全面的有效的,也不能根据它对心理状态做任何阐释,或者得出任何结论。心理学有其自身的一套方法和方式,它可以是一个谜,一种黑暗,一个不可琢磨的未知数;心理学和自然科学一样有其自身的发展轨迹,并能不受任何影响地通过这个轨迹探寻可认知的理论。

此段是对阿德勒的无限暴击,估计阿德勒心理一万匹草泥马都出来了,还无力辩驳,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莎乐美估计没有直说,都是因为你自己的器官性低下所以提出一个你自己认为是真理的理论,所谓的科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其实是面对未知不断的往前的探索的过程,不像阿德勒这样抓住一个自己认为是真理的滩头(自卑情结和补偿机制)在那里不断证明自己是对的。如同大家都在爬山,阿德勒爬到山脚下,站在一个小土堆上,大喊我发现了心理学的珠穆朗玛峰!

随后,莎乐美就开始跟着弗洛伊德学习精神分析,从1912年-1913年,参加精神分析周三分析小组,参与讨论精神分析最原始的概念的过程了,阅读着这些最原始的精神分析概念的生成过程,互相质疑互相支持互相探讨的学术精神,会有一种你见证历史的过程,谢谢你,莎乐美女士。

对于我来说,其实不是弗洛伊德说了什么,而是他怎么想的,他如何觉知分析自己,看待梦,看待性,看待不确定性,看待意识,如何探索潜意识的过程,哪有什么精神分析真理,只有精神分析方法论,只有永不停止的精神分析欲望,对世界,对人性,对本能。

_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