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16)

 中医林佳明 2021-02-20

我的中医人生(9)


作者:李惠  2017年02月14日

今天接着研究桂枝汤的加减应用,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应当发汗,或者汗不得法,药量太重了,结果造成了“遂漏不止”, 也就是出汗淋漓不止,汗生于阴而出于阳,汗是阴液所化,出汗太多,就会导致阴阳两伤。“其人恶风”,一个因素是表邪未解,仍然有恶风寒,再有一个因素是因为汗出太多,阳气被伤,温煦失司。

又有“小便难”就是想尿,有小便的意思,结果尿不出来,尿少,这一方面是阴液被伤,化源不足,另一方面是阳气被伤,气化失司,所以才导致了“小便难”。“小便难”这个症状,提示了阴阳两伤。“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四肢轻度的拘急,活动不太利索,也说明是阴阳两伤,因为阴液被伤,筋脉失去了濡润,所以筋脉出现了轻度的拘急痉挛,另外阳气被伤,经脉失温的时候也可以出现拘急痉挛。 太阳病,出汗太多,阴阳两伤,表未解。

在这种情况下,张仲景用的是《桂枝加附子汤》,他用了固阳以摄阴的思路。即“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所以此方中并没有用沙参、玉竹、麦冬这些滋阴补液的药去补它的津液,而先用了附子助阳气,固阳以摄阴,先不出汗了,阴津和阳气不再继续丢失,这就是本方的用意。

我的中医人生(12)


李仁昌  2017年2月14日


宁秀华,女,44岁


以失眠5年来诊,夜间多10点上床睡觉,难入睡,甚则彻夜未眠,心烦易怒,善叹气,伴双侧颞部隐痛,双下肢冰冷,舌淡红苔微黄,脉弦细。腹诊:腹软,腹肌浅薄,腹直肌周边痉挛,脐四周可触及明显硬结,悸动明显。林师辩以“不寐,肝郁血虚”,治以疏肝解郁,养血健脾”,投以逍遥散+四物汤加减,拟方:当归20g、白芍30g、柴胡15g、茯神30g、甘草20g、白术20g、川芎15g、熟地60g、肉桂6g。执5剂,日一剂,水煎服。


患者因情志不畅,肝失疏泄,以致肝郁血虚,故以逍遥散疏肝解郁,加用四物汤以养血健脾。熟地用量达60g,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可用于血虚萎黄、心悸失眠等症。林师常言熟地治疗失眠效果甚佳,用量不能太少。曾有患者除失眠外无其他明显症状,林师投以熟地500g、肉桂10g。一剂而安然入睡。

我的中医人生(12)


符英 2017.02.14


近日朋友因工作之事不顺遂向我大吐苦水,后言自己心烦易恼怒,容易生闷气,生气时也不想吃东西,而且生气的时候有种“肺都要气炸了的感觉”,问我有什么好方法调理。我下意识的和她说吃逍遥丸。以前在校时老师说过,“逍遥”是逍遥自在的意思,能使患者闷闷不乐的心情转为开朗舒畅。朋友所说是一派木郁之向,木旺乘土,脾土被扼,自然不思饮食。我理解的“肺都要气炸了”是我们常说的斜肋胀痛,明显的肝气郁滞。逍遥丸能够 “消散其气郁,摇动其血郁,皆无伤乎正气也”。吃了两天逍遥丸,朋友说斜肋不适感明显消失许多。

我的中医人生(12)


周志阳   2017年2月14日


XXX,女,34岁


诊断:不寐


以失眠来诊,患者难入睡,甚则彻夜未眠,多梦,烦躁,舌淡苔黄,脉沉细。
拟方:熟地180g、肉桂10g、蝉蜕20g。执3剂,日一剂,水煎,睡前温服。
按:患者肾阳不足,心火偏亢致心肾不交,难以入睡,故用熟地量达180g,余思之,熟地,肉桂有补益心肾,沟通上下之效,蝉蜕又可除心火之亢,三药同用,共奏安眠之效。林师常言熟地治疗失眠效果甚佳,用量不能太少。

记录|我的中医人生365天(89)


2017.02.14   作者 林佳明


女性,失眠三个月了,总是担心自己有心脏病,在别的地方检查说有冠心病,要造影,不然就心梗云云,患者更佳难受,加深了恐惧情绪,总是胸闷,心悸,失眠,加之老伴脑梗后卧床在家性情大变,更是头痛,孙女出生,觉得力不从心,不能带好孩子,儿子也难受,上班心情也不好,与儿媳妇磕磕碰碰,一家人都过的不安稳,整个家庭的气场就改变了。


我看着她的眼睛坚定对她说,你没病,把你吃的药都停掉吧。


她瞪大眼睛看我,一脸的不可思议。


我给她一点点的讲病,丝丝剥开,刚开始痛苦,但之后如同一朵花,慢慢盛开……


一个人的改变,可以影响整个家庭的气场,使我们发生困惑的是,有东西蒙蔽了我们的眼睛……

记录丨我的中医人生365天(4)


2017年2月14日星期二   作者:王伟健


今天背诵的条文很短但是不简单,说到了结胸证必须要注意的禁忌: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133条: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这两条条文说到的症状都是“阴阳分隔”有的表现,若攻下,会使仅有的“里阳”绝了,有结胸证而表现烦躁的,可以用“茯苓四逆汤”救之。所以作为一个医者,千万不可马虎大意,只片面诊断就随意处方,悔之晚矣!记得前几天老师说过以前遇过的一位患者,也是烦躁大热,用西药治疗,结果大汗出,却是冷汗,浑身冰凉,烧是退了,人也走了……这也是昨日未与隔壁老人处方的缘由,因未能感觉出手必中,遂缓图之。


今天去防火巡逻的途中,发现野外用火,又逢风助火势,焦热感瞬间扑面。在扑火过程当中突然想到“火场救逆方”,晚上特意再学习了一遍。


晚上与同事谈起了春节后使用自治的刷牙散,令自己牙齿坚固不少,真是“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得得空时做一副与其分享,同乐!

我的中医人生(12)


作者:林利城  2017年2月14日

汤某某,女,头痛十余日,时颠顶痛,时双太阳穴处疼痛,口干口苦,夜眠差,心烦,乏力,纳少,恶冷食,痞满,大便稀,日2至3次,舌淡红,苔黄腻,脉弱。考虑上热下寒,与乌梅丸汤。


《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说:“蛔厥者,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乌梅丸用细辛桂,人参附子椒姜继,黄连黄柏及当归,温脏安蛔寒厥剂。


乌梅丸方歌: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与当归,人参椒姜加附子,清上温下又安蛔。


我基本用了乌梅丸原方,现在想起来,是否应该加用一些清利头目的药,比如薄荷、菊花、蔓荆子、蝉蜕、白芷等。

我的中医人生(12)


陈小芳  2017年2月14日


今天学习了补火生土,大家都知道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人们常说肠胃不好,胃口差。虚则补其母。火能生土,人身有二火:心火与相火。心火是君火,主神明的,管理着想不想吃东西,下移暖胃,助胃腐熟消化。而相火上承助脾升清运化。如果胃平时不想吃东西,吃点又舒服的,属心火不暖胃土,可用桂枝汤或小建中汤思路来暖胃土。如果吃了东西却消化不了,有纳呆的表现的,属脾运化不利,用相火来温脾土,可选附子理中丸或桂附地黄丸思路来助脾土生。

我的中医人生(4)


作者:支彬


2017年02月14日对伤寒论第四条的理解


【原文】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燥(赵本作“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烦躁:阳热的反映,在表的风寒之邪入里化热了,就会出现烦躁。


*颇欲吐:喜吐,多吐,常见于少阳症(颇:很,心里闹得慌,要吐)。
 
伤寒一开始的时候,外来的风寒之邪初犯体表,这时候太阳经受邪,在太阳一经,如果脉象平,静,那么邪气还没又往里传,如果出现了喜吐,多吐,烦躁,(这就是传的征兆)那么邪气就已经离开了太阳,往里传了,可能是到了少阳或者阳明了。如果脉又快,又急,说明这个病与上面的病差太多了,这个病必已经往里传,而且来势挺凶。


今天骏骏发烧好些了,以后要多注意陪伴他,多锻炼身体。

我的中医人生(12) 

作者:刘敏 2017.02.1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