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琼:人生百味杂陈,但有一种味道最美

 桃溪微刊 2021-02-20

甜食
用一桌美味佳肴来烘托年节的气氛、表达对某件事或某个日子的重视,早已是中国人共同的认知,几千年来延续下来的风俗传统。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美味佳肴中大都藏着一个特点,那就是将甜食暗含其中。譬如说,中秋节的月饼是甜的,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灶糖是甜的,正月十五的汤圆是甜的,端午节的粽子虽然甜的不是十分的明显,但很多人喜欢将粽子煮熟后沾着白糖或是红糖来吃,而且习惯将黏糯米中放入甜甜的蜜枣。可见,我们的老祖宗不但喜欢用佳肴来庆祝节日,尤为喜欢在节日的佳肴中加入甜食以示格外的重视。
前些年的热播剧《甄嬛传》中,甄嬛的贴身宫女槿汐递给甄嬛一颗蜜饯,问她:“娘娘可知为何宫里的女人大都爱吃甜食?”甄嬛说:“大约是心里苦,只能嘴上找些甜。”《水浒传》中王婆为西门庆与潘金莲牵线搭桥时用蜜煮了一壶合和茶,并问潘金莲可爱喝这甜茶。潘金莲说:“自幼家贫,从小缺盐少糖的,并不曾喝过甜茶,不过倒是爱吃甜食。”甄嬛入宫并非自愿,从一个天真纯洁的少女一点一点将自己刻画成一个攻于心计的贵妃,周旋在皇宫那个大染缸里,自然是心里苦的。潘金莲纵然是世人公认的坏女人,但从小被卖进大户人家做丫鬟,饱受欺凌,长大后又嫁了一个那样的丈夫,想来心里也是苦的。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心情不好时,大脑里需要一些血清素或多巴胺与肾上腺素,而甜食或高淀粉食物,可以快速满足这个需求。色氨酸(Tryptophan)是大脑中血清素的重要来源,而血清素会使人心情愉悦。酪氨酸(Tyrosine)是大脑中多巴胺与肾上腺素的来源,使人精神振奋。高糖和高淀粉食物,可以令人快速愉悦的原因,是因为吃下去后,会使胰岛素快速增加,而胰岛素会使酪氨酸与苯丙氨酸在血中浓度降低,使色氨酸在竞争上处于优势,很快进入细胞中转换成血清素,进入脑中,使人有愉悦感。所以,身体内的色氨酸的浓度依然很低,但却达到增加血清素的目的。人生百味杂陈,但有一种味道最美,那就是甘美的甜味。犹如天真无邪的小婴儿般,令人忍不住想舔上一口。她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不分男女老幼,均难拒绝她的诱惑。例如:在炎炎的夏日,来一口清凉的甜品,或寒冷的严冬,来一碗热腾腾的甜汤,都足以让紧张的生活得以舒缓,增添几许生命的温度与生活的情趣。甜有微甜、甘甜、蜜甜、腻甜。微甜,如同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久尝而不腻。甘甜,如同历经沧桑,苦尽甘来,滋味最为真醇。蜜甜,如同热恋中的男女,甜甜蜜蜜,令人生羡。腻甜,如同利害之交,虽甜极一时,但瞬间即腻,当浅尝即止。适当之甜,是人与人之间不可或缺的润滑与调节,她能化解紧张的气氛,创造愉快的氛围。所谓甜言甜语三冬暖,温和的话语、甜甜的笑容,顷刻间即能化干戈为玉帛。甜的诱惑力无远弗届,小朋友甜吃多了,换来了满口的蛀牙。贪爱甜食之人,换来的是臃肿与肥胖。迷恋甜言蜜语,一不小心就容易掉入陷阱,铸成千古之恨。要知道甜言蜜语会害人,刀口舐蜜更能伤人。甜好比是人生的顺境,却也是声色名利的诱惑。当一个人沉迷其中不能自已时,就会如同刀头舐蜜一般,不仅得不到一时之美,却有截舌之患。
倘若真的苦在心头,嘴里吃的再甜也是无济于事的,但人们总是会有美好的愿望,给自己一个充满希望的方向才能在苦中坚韧的生活下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