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高祸乱秦朝是为了国仇家恨?

 新用户87051527 2021-02-20

大家好,我是水墨文山,您的点赞和关注是水墨文山源源不断创作的动力。

提起赵高,他已然成了千古罪人,亲夫所指,万代唾骂。据史实记载,他也确实干了很多让人痛心疾首,杀之而后快的事情。但是有史学家分析赵高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是为报国仇家恨。水墨文仙也想来分析一下这个论点。

一、赵高八宗罪

1、沙丘政变改遗昭;

2、陷害长公子扶苏;

3、陷害蒙恬蒙毅;

4、杀尽嬴政子孙十多人;

5、腰斩李斯;

6、指鹿为马祸乱朝纲;

7、刺杀秦二世谋权篡位;

8、里应外合加速秦灭亡。

二、赵高发迹史

据说赵高,赢姓,赵氏。姓赢,长于赵地,可以叫赢高也可以叫赵高。说明赵国的祖先跟嬴政的祖先是同祖,只是赵高的祖先生长于赵地,所以就成了赵氏。

母亲因为触犯刑法。被施以刑罚,导致身体残疾。刑满释放以后,在隐宫劳作。赵高兄弟几人皆出生于此。

赵高长得一表人才,为人强力,说话做事往往面面俱到,勤勉有嘉。经常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第一印象。

赵高也非常有才能,也是书法大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云:“赵高作《爰历篇》,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他还精通律法教授胡亥学习判案断狱。后来被秦始皇赏识,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

沙丘政变以后一步步走上权利核心位置,直至被子婴设计杀戮。

三、史学争论赵高亡秦初衷

1、观点一

认为他本为阉人,无后无念,肆意而为,已然失了人性,想为天下之最高。

2、观点二

初衷是为报国仇家恨,雪世仇。

今天水墨文山重点来分析第二个观点。

四、赵高为报国仇家恨的分析和证据

1、史学家的考究

清代史学家赵翼所著《陔余丛考》指出赵高本为赵国公子,因痛惜自己的国家被秦国所灭,不惜残害自己的身体自宫后进入秦宫引发秦朝内部一系列争斗,杀尽秦朝宗室,灭亡秦朝,赵高的所作所为志在复仇,并指出此段资料来源于司马贞的《史记索隐》。

秦朝后世中很多文人墨客也曾经赞美赵高,“可怜百万死秦孤,只有赵高能雪耻”、“索引戋言颇辩冤,鹿马计胜长平战”、“大贾灭嬴凭女子,奇谋兴汉讵萧曹”……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当时有可能有一些历史典籍传颂,他们可能也是依据史料来作诗的。后来这些史料遗失殆尽,后来《史记》中也没有专门为赵高著书立说。赵高如此重要之人竟然没有专门记载,只能说明其后传资料甚少,其生平事迹难以考究。

2、赵高身世之谜

一说他是罪人之后长于“隐宫”,一说他是赵国王室,父亲兄弟皆受了宫刑,母亲也受了刑法从此导致残疾,被置于“隐宫”。个人认为第二种说法更有力度。据史料记载,赵高是有一个女儿的,他还识文断字、书法娴熟通律法。在生产力低下的秦国,识字之人不多,还能满足这么多条件的就更少了,如果是罪人之后,长于隐宫那更是天方夜谭了。

再说古人男耕女织,女人一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她的母亲会因为什么事犯了刑法而被责罚呢?如果是一般小事也就算了,从导致身体残疾还不放过,被安置隐宫劳作来看,她所犯的罪极大,不死也是半死的罪。

因此来看赵高真的有可能是赵国王室,因秦赵两国交战时间最长,伤亡最多,仇恨最大。因此秦灭赵以后对他们也是非常残忍。赵国王室男性皆受宫刑,女性皆受刑罚。秦始皇让史学家在记录此事上做了手脚,更改了史实。

3、赵高本不是阉人

关于赵高是“天阉”还是被宫一说争论不休。个人认为被宫一说更有可能。首先赵高长得一表人才,还德才兼备,写的一手好字,还通晓律法。大家觉得如此之人怎么会甘愿被父母送去做一个阉人呢?

4、赵高所为绝不是肆意而为,都是有的放矢

赵高所为绝不是肆意而为,都是有的放矢,只为杀尽嬴政之后,秦国亡覆,报仇雪恨。赵高情商智商都很高,是书法大家,还非常懂法律,做事情也很有分寸,应该是一个贤明之人。但是他实际上做的事情又非常荒诞无稽,实在让人费解。除非是他有意而为之,真的有可能他与秦国有些深仇大恨,不然不会做事如此阴险狠毒,杀尽良才。

这也是水墨文山的一家之言,您有没有什新的想法呢,欢迎留言共勉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