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伟:拙器之美,在于真实|中国古典家具

 走路once 2021-02-20
程伟:拙器之美,在于真实|中国古典家具

程伟

1987年出生于四川泸州

2010年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

2014年拜一凡为师

“松风舍”创始人

什么是美?

仔细看程伟的作品,石头系列的茶壶表面凹凸不平,甚至散着滴水凿石的印记;赤贫系列物如其名,不施釉的壶身现出斑驳的泥土本色;布纹系列的壶盖上一条裂缝横贯东西,几个补丁打上就算了事。每一件都与大多数人印象中“精致细腻、莹润流畅”的陶瓷美搭不着边,但程伟对此却毫不在意。

对于美,他有自己的一番理解。

程伟:拙器之美,在于真实|中国古典家具

表面凹凸不平的石头系列

程伟:拙器之美,在于真实|中国古典家具

打着补丁的布纹系列

程伟:拙器之美,在于真实|中国古典家具

泥色斑驳的赤贫系列

真正的美会让人心安

生于四川泸州的程伟打小就很“跳”,小时跳出乖巧听话的三好学生形象,长大后又跳出朝九晚五的工作体制,自由浪荡得像从不拘于流俗的竹林七贤一样。

但就是这样一个如风一般的人,却对笨重的铁器情有独钟。“我喜欢铁器类的东西,它的肌理和颜色总能让我安静下来。”这或许得益于铁器不加修饰的力量感。千磨万击下,黝黑的铁器愈发坚劲,甚至带着一股“山无棱,天地合”的决绝,或者说是——安定。

“我希望我的作品也有这种让人安定下来的力量。”安定,就是程伟追求的美,一种让人的内心感到自在、舒适的美,一种尽可能贴近大地、贴近真实的美。因此,当人人都在贩卖“完美无瑕”的想象时,他选择表达赤裸裸的真实。“我不想要像瓷器那么地完美,它应该要有些破旧,甚至是残缺。”

比如《松石壶》。松石壶由泥片手捏成型,没有修坯,纯靠线条定型,亦没有上釉,只凭泥料发色。壶身坑坑洼洼,却闪着铁石般坚毅的金属光泽,一丝“软塌”的痕迹都没有。壶盖上一条裂缝蜿蜒直下,只是打上几颗补丁了事,却透出一股“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迈。一把壶,就是一场人生的映像,真实而不造作,即使有所缺憾,也始终坚韧不息。

程伟:拙器之美,在于真实|中国古典家具

《松石壶》

这就是程伟追求的美,让人心安的古拙的美,亦是其师兄弟们共同笃定的美学理念。“我们这个帮派就叫丐帮,喜欢收集破铜烂铁,喜欢以自己对美的理解去改变一点点,让它重焕新生,变成一个又好用又好看的器物。”程伟大笑着,又补充了一句:“世间没有垃圾,只是它没有放对位置。”这句话是“丐帮帮主”——程伟的师父一凡的口头禅。

在程伟的创作生涯中,师父一凡就像一座灯塔,不仅绕不开,而且至关重要。

我们的帮派叫丐帮

二十三岁那年,程伟这颗恣意散漫的心飘飘忽忽,竟跨越了大半个中国,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在景德镇落了地生了根。

可是要做什么呢?一次偶然的机会,初出茅庐的程伟通过博客认识了一位分享茶器生活与旧物改造的博主,观点之新颖,构想之独特,都让程伟暗叹不已。这位博主就是一凡。但直到2014年一凡来到景德镇后,程伟才第一次与一凡讲上话。两人的师徒缘分就是在这时开始的。

随着师徒缘分共同开启的,还有程伟对于器物及美的理解。“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去师父家,看到满屋子的老器件时,我感觉自己对器物的感知一下被打开了。后来的日子里,师父常常就着一件老器物给我很多建议,从什么是美的,再到什么是好的,一步步塑造起我对陶瓷茶器的理解,支撑着我从一个批量陶瓷产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自己风格的陶作家。”

程伟:拙器之美,在于真实|中国古典家具

布袋烧水套组

程伟:拙器之美,在于真实|中国古典家具

侧把壶

程伟:拙器之美,在于真实|中国古典家具

火钵烧水套组

程伟:拙器之美,在于真实|中国古典家具

三足炉

程伟:拙器之美,在于真实|中国古典家具

手捏壶

程伟:拙器之美,在于真实|中国古典家具

手抓宝瓶

在师父的影响下,老器件成了程伟的“瘾”。每每心中有所困惑,或者创作遇到瓶颈,程伟就会去淘个老器件来研究。一个人研究不过瘾?就将丐帮的兄弟们召集来,就着一壶好茶、几件老器,天南地北地聊聊近日所得。“茶器就像我们的玩具,总想跟朋友分享的。买得值了,就得瑟几句,看错眼了,就当长见识了。”过去和师父、现在和丐帮,程伟对器物及美的理解就是在这样的探讨中长期积累下来的。

除了创作,身为丐帮一员的程伟极少进行旧物改造,但“世间没有垃圾,只是它没有放对位置”这句话却转化成了一种美的概念,在创作上最大程度保留了程伟的天性——恣意。

一切随性而为

“丐帮”二字听着虽然寒碜,但帮内成员却始终保持着艺术家般对美的追求。一件茶器可以不完美,但不能不美,甚至在创作过程中,“技艺不重要,知道什么是美才是最重要的”。

渐渐地,跳脱的程伟又一次跳出了“传统”“手工”“技艺”的思维束缚,转而进入了一种游刃有余的创作表达中——跟着脑海中的框架走。有时喝口茶的功夫里,感觉变了,作品也随之改变。“我做不了一样的东西,只能类似。”因此,程伟的作品件件是孤品,甚至因为不需要取名区分而大多数都是无名氏。

然而,随心所欲离不开一个“心”字,创作亦离不开一个主轴。对于立志要做“又好看又好用的茶器”的程伟来说,这个主轴是器物线条所织出的气场。柴米油盐茶,茶器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于是,每当一件茶器烧制出窑,程伟总是第一时间将它摆在茶空间里拍照,在照片的方寸之间感受茶器在茶空间里的气场。“如果拍不出来,那就说明这把壶的气场还欠缺了点。”这样不拘一格的检验方法,大概只有程伟才能做到。

程伟:拙器之美,在于真实|中国古典家具
程伟:拙器之美,在于真实|中国古典家具

松风舍一隅

准确地说,是经历了数年磨练、蜕变、积累的程伟才能做到。过去十多年来,从泸州一个差点考不上专科的学生到考入景德镇人才济济的陶瓷学院,从一穷二白的小摊贩到有所见地的陶作家,程伟用每一次行动不断地验证着一句话——努力才能抓住机会。

这里所谓“努力”,不是头悬梁、锥刺股的“努力”,而是永远积极不颓靡的“努力”。“要学会给自己画一个饼。生活的困苦是数不清的,但我始终抱着希望。和四川比起来,景德镇几乎天天都是阳光普照的日子,每次看到阳光,我都觉得前方光明万丈,打心眼里开心。”每当问题出现时,他的第一反应永远都是“做就对了”,那些“我能不能做到”、“这样做对不对”之类的犹疑从不属于他。因此,当机会出现时,他总能“快、准、狠”地抓住,再以百米赛跑的冲劲迅速成长。

一个实打实的行动派。

程伟:拙器之美,在于真实|中国古典家具
程伟:拙器之美,在于真实|中国古典家具

随性创作中的程伟

程伟:拙器之美,在于真实|中国古典家具

程伟及无条件支持着他的妻子

如今,工作室即将跨入了第二个十年,程伟依然言简意赅——做自己喜欢的,开心就好。粗陶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源于创作者的灵光一现,第二次在于使用者的日日滋养。程伟从不越界,一切随性而为,其余的,随它。

总编丨邓雪松

主编丨林育程

执行主编丨程香

本期作者丨赖雪柠

图片提供|松风舍

资料来源丨微信公众号《美在MZ》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