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43)见于未成,胜于未形

 刘安伦先生 2021-02-20

孙子(43)白起之死?

长平之战,赵国的老将廉颇拒不出战,秦军在长平包围赵军整整三年,大家都很疲惫,双方耗损了大量的国力。

但是秦国没有撤军,而是一直在等待战机,这三年的互耗,导致了赵国举国成军!最终赵国没有耗过秦国,而派了赵刮替下了廉颇。

从这一点上看秦昭王是大胜的关键,决胜点上派白起临时上阵,白起作为前线指挥的大将,其会功名千古,极少人会认为秦昭王厉害。而且秦昭王在白起坑杀赵军40万人之后,竟然下令军队不打赵都邯郸,而回撤,使得白起没有能够占领整个赵国,白起与吴起、孙武被列为兵圣,后世帝王有配武庙,但他杀人太多,不像关羽常会被拿出来被平常百姓纪念。

而白起对于当时的统一是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前293年发起了伊阙之战,白起破韩魏斩首24万。鄢之战,淹死数十万,取了楚国首都。前273年,华阳之战白起再破赵魏联军,斩首15万。前260年,长平之战,坑赵40万大军。白起几乎杀了光了山东六国成年有生力量。史考,整个战国期间一共战死200多万,白起一人占了一多半。作为大将,白起的武功,随丞相范睢非常害怕,最终明智如秦昭王也将因其不愿出征赵国而临阵杀将。

史上没有人说白起为什么会被秦昭王杀了!史上却有岳飞与秦桧的恩怨,一直在民间传闻。

说完白起,我们来说这些专门杀将的文官,整个秦国能在六国争雄中脱出,和其大将辈出有关系,但也与其政治结构、国家制度、文化传统有关系。

吴起在魏国改革兵法制度,那个时候魏国是吊打秦国,曾有5万破50万的战例,吴起占秦西河,自任太守,大军直逼其都咸阳。秦献公是秦国派到魏国的质子,这个人在魏国亲身感受这个魏国的改革带来各种变化和成效,所以决定回国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并在秦国进行改革。

吴起对秦国的评价是很低的:

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击此之道,必先示之以利而引去之,士贪于得而离其将,乘乖猎散,设伏投机,其将可取。

秦国为何有一支会军纪严明的能打硬仗的新型军队呢?这与秦国之后的改革有关,商鞅变法,将一些贵族势力作了分化,国家整个进行一次大的格式化重启装。

之后经历了张仪的伐交20年,列国给了秦国20年宝贵的发展时间,再到秦昭王在位50年的征战,秦国自秦献公到秦昭王前后一共换了4代,孝公20年顶住压力支持商鞅改革,秦惠文王20年,拿下巴蜀粮仓,使秦国综合国力大为提升,成为当时农业最先进的国家,整个七国里最厉害的水利专家,农业专家纷纷前往秦国就是一个挺有说服力的事,秦国的水利工程在那个时候列国中最先进,而韩国还派了一个郑国的人去搞秦国,这个人搞的郑国渠帮助秦国增产了很多农业。同时期的列国在干什么,齐国浮华盛世,贵族酒海肉林。

三晋呢,人才流失严重,国君昏庸无能。

楚国是最搞笑的,成了谁心情不好就打楚国的的耙子!

列国除了燕赵离得远,其他国家一旦有力量就拿楚国出气。这样的大环境里,秦国的建设者们有很多人无智名,无勇功,大家一起成就了白起的功与名。

原文: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曹操注曰:兵形未成,胜之无赫赫战功!

杜牧认为:这是兵不血刃,敌国已服!

以中美之间的各种纠缠为例,美国是与中国有过硬碰硬的战争的,这两次战争,美国都拖得太长,差点把自己拖死,美国打了两场没有胜算的大仗。2000之后,中美间的争斗就是金融战居多了,各大论坛里都有很多人在说美国的各种决战计划,这是破其谋略,再之后,中美之间关系纠缠得厉害。上面是一个网友研究的美元指数与中国外汇的波动图,我们会发现美元指数的变化其实美国人在很多时候也很无奈。

这些大概就是那些使美国的热战没有,冷战也说不上的英雄们日夜斗争的结果吧!

战胜不忒!

胜于无形,见于未成,这是老祖宗的大智慧。

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曹操注后一句说:察敌必可败,不差忒矣!也有人说,这就是能料敌也!

大将白起,每战必胜,不管是以少胜多,还是以多胜多,关键就于其料敌精准,而自己做的决策几乎没有失误。白起自己能打能谋,这种大将古往今都稀有。

孙皓辉在他的大秦帝国里把白起描绘成一个极其静虑的人,这个人不近女色,兵书看到都锁着不用了,没有任何业余爱好,常会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房子里打坐。其所措必胜!白起是对这一句最好的注解,其起名白起,是对得起吴起。

后世再无大将敢起名叫某起!

《战狼》据说刷新票房!

这是一个别人挣钱的故事,其实不值得穷人欢喜的!

至今为止极少有人再去挖掘我们国家文化中最宝贵的战神之精神!

战神不光是敢战,不光是傻勇!

更在于以战止战,而且敢于承担历史骂名。

白起一直到死,没有后代。

没有钱,不在乎功名,

他在乎是地战场上那些兄弟士兵的生命!

更在乎的整个国家的安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