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359)震苏苏,震行无眚

 刘安伦先生 2021-02-20

苏苏,缓解自失之状。

这个形象比喻就是古代很多的贵人,比如吕不韦在秦国任相,而写吕氏春秋,写这书干吗?就是为了洗脑精英层,搜罗人才为他所用。但因为其只是丞相,天下人才最重要的是要推荐给秦王,而不是自己去搜罗来已有,这就叫不当位。

而很多被皇帝宠幸的人,比如西汉末年皇帝喜欢一个叫董贤的人,给这个人建的宫殿比自己的还要好,这就是无位受禄。

六三,震苏苏,震行为眚。

周公说:六三以阴居阳,不得其正,是当危惧之时,而犹行险侥幸,罔知修省,以致灾难愈迫,不胜其惊惧之心,而精神涣散,有苏苏之象,若能以此惧心,而震动激励,去其不正以从于正,则难处之中尚有善处之术,危者可以复安,何至于眚乎?

三为危地,当震惧之来,即以刚居之,犹虑弗胜,阴柔处此,宜其操持不固,至于自失也。人要有奋发有为之心,畏难苟安,反而遭祸。

象曰:震苏苏,位不当也。

孔子释曰:凡人必有奋发之心,斯无怠缓之失,三之震苏苏者,由其处位不当,失中正之则,是以皇恐怖失措至于苏苏也。

人很多的时候无位而无措,不当位之人,或者不分位之时,人最重要的就是有一颗奋发有为的心,打不死的小强是对手最无奈的。

天底下无位之人非常多,而这些人结果皆是由其心能否及时调整,调正而定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