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荔文苑】王成:蝶变中的大荔

 最爱那抹书香 2021-02-20

蝶变中的大荔

一、便捷的交通加快了人们的交流

改革开放初期,宣传的口号是“要想富,先修路。”当公路打通了,外地客商来了,于是农副产品很快卖出去了。从乡镇集市或者县城里的新电器慢慢落户到农村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展令我们啧啧称赞。先是滩土垫的路,过了几年是柏油路。去年年前。回家的东张公路(官池东阳到下寨镇张家)的柏油路又在加宽,由单车道改成双车道。要是在前十年,有辆私人小轿车绝对在村庄里扎势,有些虚荣的人没事干开着车能在人面前跑来跑去的“招摇”、“屁股冒烟”。

而小汽车的主人,就在享受那别人艳羡的目光,更加“张牙舞爪”的是,戴个墨镜,刁根香烟,把一只脚从副驾驶位置斜着晾出一点,摆个周润发pose的。现如今,在公交车上已经能听见抱怨的声音:不知道哪儿来的小车、大车,反正稍微有个红白喜事,巷道里的车辆能把人绊死,村庄里有其它事情要办的人着急了出不去。就这还是在偏远的村。过去谁家要有个三轮车,害怕坏人把车偷了,晚上睡在三轮车箱里。现在,许多小车摆在路边,小偷都不知偷那个,干脆寻其它事情做去了。

二、学英语的人越来越多

对外开放的程度增加了,甚至老年人的衣服上都有了时髦的英语。好多衣服上边不印个英语都out了。我在大荔东府广场三年前都见过一个中年妇女,和大家一块参加广场舞,衣服上竟然写着“Never talk about your boss.”(永远不要谈论你的老板。)好家伙,比《杜拉拉升职记》里的职员都更时髦!农村乐队里的人,时不时就站在桌子上,脱掉半个上衣,疯狂的说声music,于是音乐就欢快奏起。

三、馒头里的苦乐年华

小时候,经常吃各种高粱、红薯做的馒头,条件差的家里才吃玉米面馍,红高粱面蒸的馒头。有时,为了吃一个小麦面的馒头,可以等整整一天。有的白面馒头即便加热了两遍,仍愿意吃那个相对较白的。加了麸子的混合粮食提到就让人望而生厌。现在的孩子,则专门买玉米馒头吃。小时候,谁家有个喜事,家长行门户去了,孩子们放学就直接去亲戚家,大多不全是为了亲情,而是趁机能改善一点伙食,吃一点有营养的小麦面馒头。现在的馒头也有,但吃得少了。原来为了磨面,人们要淘小麦、晒小麦,然后装好,用架子车拉到磨面处,有的时候磨面的人多,必须等到半夜,那时电压也高,磨面速度能快一点。甚至在晚上磨面,这时是为了打扫幸运的“战利品”:前一个着急回家的人有可能把磨面机打扫不干净,有可能多剩一点白面,就可以有更多一个的(小麦)馒头可做可吃了。

四、看电影的变迁

小时候,老盼着村里有人去世。不是心眼坏,而是大多数孩子知道,如果村庄有老人去世,就有可能有电影看。要是信息灵通,听说邻村有丧事演电影,几个孩子一起不管三里五里,就冒着危险去了:有时有野狗咬。有时天气寒冷,看的时间长了,双脚冻的都像掉了一样。这时不住的跺脚。遇到有钱的主,连演三场电影。胆子大的人,就从附近搬来玉米杆或者晒好的棉花杆,生一堆大火,把自己温暖起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最为可气的是,如果有电影要演的消息不准确,或者虽有老人去世,但是事主家家境差的乐队只请了四人,连八个人都雇不起,所以竟然没有重要亲戚掏钱包电影,白白跑上几里路,啥也没有。一路又冷又饿。磨破鞋底,空跑一趟,真有骂天骂地的。

如今,一个再好的电影,都很少能勾住人,因为知道上映的渠道很多。在二十年前,很风光的是谁的爸爸是队长,有一份《陕西广播电视报》,把人能馋死,提前预知一些节目,牢牢记住时间,又害怕随时停电。现在,公益电影送到村庄门口,台下都很少有观众。如果有,都是些想去在晚上喝醪糟的人找的借口。为了夜宵,所以说去看电影,顺路到村庄十字路口的小吃店犒劳一下嘴巴,慰问自己想甜味道的胃口而已。

大荔县城关街道办事处东七初中支部党员 王成记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