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荔文苑】王金桩:一位寡妇的传奇故事

 最爱那抹书香 2021-02-20

一位寡妇的传奇故事

文/王金桩

          高高的沙坡之巅

          矗立着一座庙堂

          它凌空高悬

          气势非凡

          它是一座寡妇庙

          寡妇是一位不老的美人

          她是我们村的佑护神

               ……

      我的故乡位于渭河平原东部,渭河北岸的一处沙丘之上。站在村口向南望,只见渭河平原坦荡如砥,田野阡陌纵横,庄稼葱緑,杨柳依依。曲曲折折的渭河水自西向东蜿蜒流过。远处是巍峨的秦岭山脉。故乡物产丰富,村民安居乐业。这里自然灾害少见,人们如此美好的生活,据说来自一位神仙的护佑,这位神仙还是一个不老的寡妇呢!

      寡妇向来是人们同情的对象,她们往往孤苦伶仃,生活无助。然而,我们村里的这个寡妇却与众不同。每当人们提起她,内心就会油然而生敬仰之情,人人都会手伸大拇指连声赞誉她。美丽,善良,聪慧,贤达的寡妇,她不但自己生活得衣食无忧,她还以通神的力量周济大众,使的周围村庄的人们四季安康,风调雨顺。后来的村民为了纪念她,便在村南的沙坡梁上修建了庙宇,取名为寡妇庙。

      时过境迁,村南的沙坡梁早已不在了,寡妇庙的样子更是不得而知。小孩时,我听村里的几位长者讲,在他们小的时候,沙梁上的庙堂还在,坡顶上的寡妇庙四角高翘,很有气势,虽然庙屋年久失修,破旧不堪,但从庙堂的外面轮廓看,寡妇庙依然高大,庄严。庙堂四角各挂一个铜铃,每当风起时,铜铃便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方圆十里的人都能听见……

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村野寡妇,有何功徳,居然还有人为其修庙来纪念她!?寡妇生卒年月不祥,姓名也无法考证,只知道她很神奇,她是我们村子的佑护神。

 一    少女与小青蛇的千古奇缘

      农历四月的田野,生机盎然,温暖的阳光铺照大地,绿油油的小麦已经吐穗,一望无际的麦田伸向天边。麦田的村道两旁,大叶杨树的叶子在风中沙沙沙作响,浓密的树叶遮挡住了热辣辣的大太阳,树荫下格外凉爽。一位八九岁的小姑娘,左手提着竹笼,右手拿着铁铲正在树荫里弯着腰挖野菜。小小年龄,干起活来还挺卖力气,红扑扑的小脸上挂满了汗珠。这个时候,她心里想着,家里几头黑猪正等着吃她挖的青菜呢,现在不多铲些野菜,回家拿什么喂它们呢?!正当她铲草铲得起劲时,突然,她发现草从中有一个椭圆形的蛋来。那只静卧在绿草丛中的蛋,灰褐色,比鸡蛋小,比麻雀蛋稍大些。小姑娘停下手中的活儿,好奇地瞅着这颗蛋,心里思忖道,这是什么动物下的蛋呢?不管谁下的,孤零零放在这儿太地不安全吧!于是,她便蹲下身来,小心翼翼地捡起这颗无名小蛋,用自己的小手帕包好后,放进她贴身衣兜儿里,然后继续铲草,不一会儿,装满一竹笼青草后,小姑娘一蹦一跳地向村庄里跑去。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二十多天过去了。小姑娘捡回家的那颗蛋一直藏放在妈妈做活计的笸篮子里,笸篮一直放在火炕上。这时,它里面有了异样的响动:“咝……咝……咝……”!不知道笸篮里什么在活动,小姑娘出于好奇,爬上火炕,往里面看。不看则罢,一看,小姑娘吓得尖叫了一声,失魂落魄地连忙慌慌张张爬下炕,像见到恶鬼似地浑身颤抖着。口里高声喊她妈妈快些过来。正在前院织布的母亲,听到女儿恐惧的尖叫声后,匆匆跑来探看究竟。原来,被小姑娘捡回家的那颗蛋孵化出一条小青蛇来。刚出壳的小蛇,正在笸篮里蠕动呢!

     一回生二回熟,一天一天看着小青蛇成长着,小姑娘已不再害怕它了。小姑娘时不时围着笸篮,看着小青蛇,还逗它玩呢。望着爬动的小蛇,小姑娘心想:小蛇该不是饿了。于是她便取出家里最好吃的来喂它。每当小青蛇吐着白舌蕊子,用一双眼睛眨呀眨地看着小姑娘时,小姑娘心里便会想:是不是小青蛇口渴了,要喝水呢?于是,她便端来一杯清水倒入放置在笸篮里的小缸内,让青蛇解渇。在小姑娘悉心照料下,小青蛇一天一天慢慢地长大了。

     心底善良的姑娘,每天守护着小青蛇,喂吃喂喝,小蛇视小姑娘如同亲娘一般,小姑娘把小青蛇当成了形影不离的好伙伴。天长日久,她们俩便成了亲密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平日里,姑娘坐在小青蛇身边,看着它,抚摸着它,口中对青蛇诉说着自己内心的悄悄话,小蛇则盘曲着身子,悠闲地摆动着小尾巴,一双小眼睛盯着小姑娘看,好像小姑娘的心思它都懂似的。

     年复年,日换日,春去春又回,姑娘渐渐长大。女大十八变,越长越漂亮,如今出落得如花似玉,貌美若仙,人见人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姑娘如此姣美,灵俐,方圆十里八乡的名门望族纷纷托媒来姑娘家提亲,媒婆踏破门槛似地来了一拨又一拨,却到头来被姑娘一一谢绝了。姑娘认为自己的事儿自己作主,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她来说,统统不管用。这样一来,再没人敢来上门提亲了。父母耐心规劝她: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大嫁人,这是常理么。但是,父母说来说去,这些话对女儿如同耳旁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不起作用。时间一长,看着女儿对自己的终身婚事无动于衷的样子,二老也无可奈何啊!姑娘依然我行我素,整天和小青蛇为伴。高兴了与青蛇打闹戏嬉;心烦了,对着青蛇倾诉着心中的忧愁。莫非她要与青蛇相伴终生!?

     不知多少回,姑娘怀抱青蛇来到田野,想放小青蛇回归自然,却又心里不愿意。常常对着青蛇泪水洗面。毕竟相依为命多年了,彼此相互爱恋,产生了深厚情感,真真难分难舍啊!青蛇很有灵性,通人情,也不愿意离开朝夕相处的好姑娘,姑娘放了-回又一回,还沒回家,小青蛇已跟随其后,对她恋恋不舍。一次,姑娘走出村庄十数里,把靑蛇放入荒野,她转身就走,心想,这次一定会离开小青蛇的。熟料,当她走进家门时,小青蛇却已提前赶回了家,正盘坐着等着姑娘呢!此后,姑娘一直未嫁人,与青蛇为伴,难分难舍。由此,在我们的故乡,便演绎出一段美人与青蛇的千古奇缘的传奇故事。

 二    悬壶济世的活菩萨

     少女与青蛇为伴,一生未嫁。人们对她的异常行为不免产生许多猜疑。有人这样说,有人又那样说。一时间,村里关于她的流言蜚语满天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逝,人们对她的各种传闻诽谤也渐渐地淡忘了。

      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她无师自通医术,会给各类病人治病。经她之手看过的病,没有没治好的。她成了名闻遐迩的一位民间神医。

     一年又一年,一辈又一辈的人们来了去了,可是,我们村的这个女神医,依旧年轻,美丽。长生不老,普治众生,不知迎来几辈人,送走了几代人了,她依然美丽,年轻。后辈人也不清楚她的丈夫是何许人也,于是人人都尊称她活寡妇。

     一年夏天天热,蚊子特别多,各地疟疾流行。许多村民都得了疟疾,大人小孩深受其害。病情发作时,病人全身一会儿躁热难耐,一会儿又冻得浑身直打哆嗦。这种病传染性极强,不几天,各个村庄的疟疾遍布,人们沉浸在疾病的苦海里,无法自拔。一村一村的人们被折磨地死去活来,原来懂医术的又无计可施,束手无策,只得眼睁睁地看着病人一个个被病魔蹂躏着。这时候,我们村的活寡妇正在给人们治病呢!她一面组织人员给病人散发药品,帮助病人煎服自制的中草药,一面组织其他村民治理村野横流的污水,以消灭蚊虫,堵塞病源。她让人使用浸湿的麦草加上一些药物熏杀蚊虫。在寡妇指挥带领下,疟疾得到有效遏制,一个一个病人痊愈了,一村一村的病人康复了!每到一处村落,当人们看到她忙碌救人的身影时,不由得夸赞她,说她是华佗再世,说她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在她的屋子里墙面上,挂满了各村村民赠予的大大小小的排匾,巾旗。从此以后,她的名气远播乡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来家看病的人络绎不绝,门庭若市。

三    惩恶扬善的好寡妇

     与人斗,与恶人斗,按常理讲这些都是男子汉的事,更与寡妇不沾边。然而,我们村的这位寡妇却与众不同。她曾经与当地的恶霸大斗了一场,而且狠狠惩治了恶人,给受恶人气的平民百姓出了气,弘扬了正气。她的这种超凡的英雄气魄,深受人们敬佩。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邻村有一地主老财主名叫贾富仁,名叫富仁,其则富而不仁。他一生坏事多多,恶惯满盈。为了霸占别人家的田产,他私通污吏,害死无故之人,逼迫那人的妻子自缢身亡后,霸其房产田地。为了满足自己的兽欲,他又逼本村村民幼女充当他的小妾。这家女子刚烈,不从,吞金含恨而死。为了敛取钱财,他租地收租,小斗出大斗入,搞得村民敢怒而不敢言。村民憎恨贾富仁,却又害怕斗不过他,反被他欺。于是,王富仁更加肆无忌惮,伤天害理的事接二连三。

      寡妇知道后,义愤填膺,气冲冲走进贾富仁家的大宅院,喝叱贾富仁从屋子里滚出来。贾福仁拄着拐杖趾高气扬地走出来,指着寡妇破口大骂:“跟老子作对,找死吧!?”他见是个身单力薄的妇女找他沦理,更加放肆:“他妈的,你活的不耐烦了!”我们村的活寡妇泰然自若,她义正辞严地揭批了贾富仁所做的桩桩坏事,并且厉声告诉贾富仁:“为富不仁者,必遭天诛!”话音刚落,晴空-声炸雷,一道闪电划过天空,但见作恶多端的贾富仁惨叫一声,应声倒地,雷击而死,死相狰狞!看到如此情景,贾的儿孙及其家丁们个个面若土色,两股打颤,扑嗵!扑嗵!纷纷跪倒在寡妇面前,头像鸡捣米似地连连磕头求饶,口里不停地喊着:“娘娘饶命!娘娘饶命啊!再也不敢啦!再也不干伤天害理的事啦!饶命啊!”活寡妇拂袖转身扬长而去。村里前来看热闹的人们把贾家门前围了个水泄不通。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呆了。人们好久才缓过神来,心里十分敬佩这位有胆有识且有神力的妇女。

      在村民们的眼里,我们村的活寡妇简直就是上天派来的一位神仙!她降临人间专意为民消灾消难啊!人们都跪在地上,向寡妇离去的背影顶礼膜拜!

关于她惩治恶人的事迹,随即传开,一传十,十传百,家乡方圆百里的人们都知道,在我们村有一位神人,她就是活寡妇。从此以后,她便成了众人心目中的神!

四     预知吉凶的神仙

      历代先贤,似乎皆有一段传奇神话:陈胜夜遇鬼神而称王,张良路遇大仙赠书而成就旷世奇才;刘邦斩杀白蛇而举起大事……故乡的这位史上无名的寡妇,因遇青蛇结奇缘,身染仙气,侠骨义胆,一生乐善好施谋福于民,她以一个村野寡妇的身份干成了非寡妇力所能为的惠民大事,在世人眼里,她真是神仙啊!对一位妇道人而言,能为民谋福祉,做到她这样,实在是难能可贵,实在是了不起啊!之所以后来人们神化了她,也是众望所归,顺理成章的事了。

     传说,她能预知吉凶。有一年冬天,天寒地冻,片雪未见。自夏末初秋以来,滴雨未降,天气极其干旱。到了来年开春,天气继续无雨干旱。地里的麦苗成片成片相继枯死。看到这一情况,寡妇对村民们讲,今年必有天灾,请大家多储畜粮草,不要粜卖多余的粮食,以备灾荒。果然,这一年小麦颗粒无收,到秋天又遇蝗灾,庄稼,树木叶子全被蝗虫蚕食一光,田野乌雅怪叫乱飞,一片狼藉。一年两料无有收成。别的村民缺衣少粮,无以为生,只好背井离乡四处乞讨,本地村民由于听从了寡妇的话,有备无患,躲过这一场劫难。

     又一年秋天,由干持续干旱少雨,渭河河水清而浅,河床不断变窄,人们在河道里随便跑来跑去,甚至可以淌水过河,渡船也停摆了。孩子们经常在河道里捕鱼嬉水。寡妇又发话了,今年深秋必发大水,请大家到时候要格外小心。如比干燥天气,三月没下雨了,哪里来的洪水?!起先村民有些人对她的话将信将疑,但是,历来寡妇预言都是很灵验的,大伙还是做好了防洪的工作。果然,深秋的一天夜里,渭水滔滔,河水瀑张,村南的河滩地一片汪洋。人们回想起寡妇当初的话,无不叹服,她真神啊!

     到后来,人们便把她当作神仙看待了。每逢大事,必先问她,以卜吉凶。她呢,有求必应,回回应验,人们以她为神,村民们把她敬俸起来。

她在世未曾出嫁,与青蛇为伴。总是一幅慈祥的样子。她美丽,端庄,貌似南海观音,直到她仙逝时依然容颜未改。听人讲,她是足踩祥云,徐徐升空向西飞舞而去,想必是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吧!还有人讲,当她得道升天时,人们清楚地看见,有一条青蛇紧随着她而去了……

      关于寡妇的神话还有许多许多,但愿她的动人故事代代相传!

接下来再说一说寡妇庙。为何在家乡寡妇如此出名,人们为何给她修庙?现在,这一问题的答案已经非常明了:因为她一心为民众,且很有智慧,在民众心目中她是伟大的神,所以人们要修建庙宇来纪念她!正如历史上的许多圣人一样:大禹治水有功与民,人们修建大禹庙来纪念;关羽是忠义的化身,人们修建关帝庙来纪念他;岳飞精忠报国,是忠勇的化身,人们修建岳王庙来纪念他。事同一理,本村先民为寡妇修建庙堂,正是因为她为大众做了许多好事吧!

       事出有因,由因生果,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吧!

作者简介

王金桩,又名王金庄。男,高中文化。陕西省大荔县苏村镇人。(地点在今陕西省国家级沙苑景区核心区)自由职业者。乡土情深,文化好人。愿结四处友,同问文曲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