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荔故事】狼外婆的故事原来发生在帖家村

 最爱那抹书香 2021-02-20

“狼吃娃村”——帖家村的故事

文/王凌琴

一、狼吃娃村的变迁

在茫茫的沙苑中心,有一个秀丽的村庄,这就是大荔县官池镇帖家村。

帖家村南靠拜家、东阳,北接沙里,西邻官池,距大华路一公里,东邻西池,村中盛产红薯、红萝ト、花生、红枣及杂果,是著名的秦川牛养殖村。

帖家村,传说始建于元代。成吉思汗铁木真领兵攻打中原时,在此留下几个伤兵,多少年后,发展成为一个村庄,因成吉思汗姓“铁”,所以该村被称为“铁家村”,后来演绎成“帖家村”。村中姓帖的人原属蒙族。

解放以前,(1949年前)帖家村四周都是大沙坡,村子处在沙窝之中,村庄有三条巷道,南巷道、北巷道都是单边巷。每单边巷仅住十来户人,中间巷道住四十多户人,中间主巷道长约四百来米,全村八十多户人家,四百来口人,村子里大部分人家都是草房。

由于村庄处在沙窝窝之中,常有狼出没。经常发生人被狼吃、狼咬伤人的事故。因而被称为“狼吃娃的地方”。

沙窝之地,风大,人们辛辛苦苦种的庄稼,往往被风沙掩埋。农民为了防风,二十多米就修一道一米来高的防风墙。就这,风一起,沙尘弥漫,对面看不见人。一行墙,两行沙,刮一次风,一行墙下面,往往堆满了黄沙,农民就得几天担沙平地,浇地,才能播种。小麦往往在春天被风掩埋。大部分人家都没有井,就在地里挖个坑,搭上桔槔浇地。百姓的生活十分困苦。

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帖家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的帖家村,有五条巷道,村东、村西两个广场,村中巷道全部用水泥石子硬化,每到晚上,巷道上路灯通明。妇女们就到广场上跳舞。

现在,帖家村盛产的红薯、红萝ト、花生及养殖的秦川牛畅销全国各地及国外。有小学一所,幼儿园两所,村中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就有1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的几十个人。村上有“农家乐”八个,各种商店、菜店六个,农机修理部四个,基建工程队五个,秦川牛养殖厂三个生牛存栏1000头,猪、羊、鸡场六个,生猪存栏1000多头,羊3000多只,鸡3000多只。帖家村变成了一个人欢马叫、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狼外婆的故事

帖家村流传着一个狼外婆的故事。

我们这里,过去被叫做“沙窝里”。那时候的沙窝,沙丘起伏,人烟稀少,是野兽们的天下,狐子,野獾,兔子,还有狼,狼特别多,冬春时候,经常出来祸害人。叼了东家的猪,吃了西家的羊,有时候还吃了人。大人们总怕孩子乱跑,一不小心遇到狼,于是狼外婆的故事就诞生了,世代相传。

沙窝村有一个妇女叫做麦穗,麦穗有两个女儿,长的漂亮又乖巧。老大十二岁了,名叫门闩儿,门闩儿瘦瘦的,瓜子脸,大眼睛。肤色微黑,机灵得就像一只小花鹿。妹妹叫锅铲儿,才八岁,她长得细皮媺肉,又白又胖,新鲜得就像地里的打碗花。姊妹俩人见人爱,外婆特别疼爱她俩。

这一天,妈妈要去外家看外婆,便对小姐妹俩说:“妈要去外婆家,你俩没事不要出门,晚上一定要关好门,有谁叫门,不是熟人不要开。”姐妹俩点头答应了。妈妈走了。

离沙窝村有十多里的一处野洼里,长着许多乔木灌木,旁边就是高高的沙梁,沙梁下面有一个洞,洞里住着一个狡猾的老狼,老狼通身黑黄,经常在这一带犯事,今天吃了东村猪,明天有吃了西村羊。猎人数次逮它,都被它巧妙地逃脱了,人们气愤又无可奈何,送它一个大号叫“黄老坏”。这黄老坏真坏,它不但知道那个村谁家养了几只羊,谁家养了几只鸡,它还知道谁家有几个娃,是男娃还是女娃,所以它作起案来往往十拿九稳。

 

这一天,黄老坏肚子饿了,正在田野里转悠,忽然看见麦穗儿挎个篮子,匆匆忙忙地赶路,朝十里坡去了。黄老坏心里高兴,心想“麦穗儿一定是走娘家,她今晚一定不回来,她家里有两个宝贝女儿,长得又白又嫩,一定很好吃。”黄老坏想着,延水滴了下来。它主意已定,便变做外婆模样,朝沙窝村进发。天黑时来到了麦穗家门ロ。麦穗家在村西头最边上,大门紧关。黄老坏于是围着院子转,无奈墙高,跳不上去,它又乏又饿,卧在村口的秸积下面,打起了歪主意。 

再说门闩儿和锅铲儿早早关了门,两个孩子进了房间,门闩儿便坐在脚地里纺线,锅铲儿拿上线、碎布缝沙包。这时,前门传来了敲门声,“门闩儿,锅铲儿,快给外婆开门啦。”两个孩子来到门前,问:“你是谁呀?”

黄老坏在门外捏着嗓子细声回答:“我是你外婆。”

门闩问道:“我妈妈去外婆家了,外婆肯定不会来,你是假冒的。”

黄老坏一听,马上计上心头,说道:“啥,你妈去看我了?这个女子,和我走到两岔里去了。小宝贝,外婆给你带来了好吃的,赶紧开门”。

门里面,锅铲儿早急了说:“姐,就是外婆来了,还给咱带了好吃的,叫我赶紧开门去。”

门闩儿拉住妹妹说:“甭急,你忘了妈妈说的话了,让我再考考她。”

门闩儿大声道:“你知道我妈长的啥样?”

黄老坏白天早看清了麦穗,只是路上还有行人,大白天的不好吃她,把她放过了,但却清楚地看见她的眉梢上有一颗痣。于是,它笑说:“呦,还信不过我,我的女儿我能不知道,她左眉梢上长了颗痣,对不对?”、

 

锅铲儿一听,忙道:“外婆,你说的太对了,我这就给你开门。”门闩儿挡着不让开,锅铲儿拉开了门闩,狼外婆钻了进来。三人进了屋子。

狼外婆有点儿怵门闩儿,她知道这个丫头鬼心眼多,怕斗不过她,锅铲儿天真无邪不设防,这个娃好对付。于是吩咐道:“门闩儿你睡在外婆脚头,锅铲儿你和外婆搂搂睡。”门闩儿始终心怀疑虑,于是大家睡了。 

门闩儿睡不着,把脚伸进了外婆的被窝,挨着了狼的尾巴,她问:“外婆外婆,这被窝里啥东西绵乎乎的?”

狼外婆答道:“哎呀,你看我,昨把捻子(棉花搓成条)弄到被窝了,叫我取出来。”

到了后半夜,门闩儿还是睡不着,这时候,她听见了“咯吱咯咯吱”的声音,忙问:“外婆外婆你这是干啥啊?”

狼外婆回答道:“这是我来时兜里装的干馍,我饿了,正吃哩。”

门闩儿道:“你有干馍?叫我也吃上点。”

原来,半夜里,黄老坏把锅铲儿吃了。这会儿吃得正香,一见门闩儿也要吃,心想莫非这丫头知觉了?忙道:“哎呀,你看你要的太迟了,外婆吃完了。”

门闩儿听了,心里断定,锅铲儿没命了,自己再不逃生,也要命丧狼口,于是她在被窝里翻来翻去乱鼓通。狼外婆生气了问:“门闩儿你要咋哩?”

门闩儿道:“我要尿尿哩。”

狼外婆道:“你就尿在炕上。”

门道:“我还拉屎哩。”

狼外婆道:“你就拉在脚地里(炕沿下地上)。”

门闩儿道:“拉在地上太臭,我要出去。”

狼外婆想了想,心里冷笑道:你小娃娃还想逃出我的手心,连门都没有。于是说:“好吧,不准出大门,只能到茅房里。”

门闩儿答应一声:“知道了”,就赶紧下了炕,到院子里拿了一条绳,来到后院的树下“哧哧哧”几下地就爬到了树上。

狼外婆在屋里等门闩儿,左等右等不见人,心想:“这丫头该不是跑了,”她赶紧出来到茅房找,没人,她问:“门闩儿,你在哪?”

门闩儿答应了:“外婆外婆,我在树上,你快来,邻家二爷的山羊太肥了。”

狼外婆一看,门闩儿在后院的椿树上,她赶忙来到树下问:“你说啥,哪儿的山羊太肥了?”

门闩儿道:“你快来看,东邻家二爷养了一圈羊,又肥又大。”狼外婆道:“那好,咱俩赶紧把他的羊偷一个过来,可我上不去么。”

这当儿,狼的本性露了出来,贪婪。

门闩儿说道:“外婆,是这,我这儿有绳,把你吊上来,咱俩再到墙上,就能过去了。”

狼外婆高兴地说:“还是我门闩娃想得周到,你就吊我吧。”

门闩儿把绳放了下来,狼外婆拉住了绳,门闩儿使劲往上拽,刚拽到半空中,狼外婆向下一看,不好,邻家的三爷及家人过来了,树下面有一个春节杀猪的大ロ锅,锅里盛满了水,三爷他们不知什么时候在锅下边生起火来,很快锅里水开了,门闩儿把狼外婆拽在空中,她上不了也下不了,吓得“嗷嗷”直叫唤,她威胁门闩儿:你把我放下来,不然我吃了你。

门闩儿使劲拽着绳,不敢放松,听到狼外婆的威胁,她生气地说:“你这个坏蛋,你吃了我妹妹,还想吃我,你来吧。”

狼外婆吊在半空里,看着威胁不管用,又用起了哄骗的办法“好门闩儿哩,你把我吊上去,救我一命,我一定报答你,外婆家里有许多宝贝,珍珠玛瑙,都给你。”

门闩儿不受她的诱骗,看着下面锅里的水开了,说了一声“我这就送你回老家。”门闩儿手中的绳子松了,只听得“扑通”的一声,狼外婆从高空跌了下来,掉到大锅里烫死了。

小小的门闩儿,为当地除了一害,人们称赞她是个“除狼英雄”。

作者简介

凌琴,姓王,平生喜文学,爱绘画,好音乐,乐文史,更崇书法。多年笔耕,舞文弄墨,艰难前行,一串脚印。自以为天地间一匆匆过客,如草芥之于土地,浪花之于江河,微留划痕,仅此而已。歌曰:我所生兮渭水边,我所居兮沙之苑,此生无成兮自嗟叹,惟将余光兮写故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