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荔文苑】王金桩:沙苑,与夏天有关的记忆

 最爱那抹书香 2021-02-20

沙苑,与夏天有关的记忆

文/王金桩

凫水

      小时候,每到夏天,大人总担心小孩子下水玩;小孩们嫌天太热,总想下到村边的小溪流里嬉戏,玩闹。于是乎,在村子里常常上演大人与小孩子的争斗戏。常常是,孩子们在水里玩地不意乐乎,大人们看着淘气的小孩无奈地望水兴叹。

       七八岁那年,酷暑难耐,我们村子的孩子们一窝蜂似的守在水渠里嬉水。渠水清凉,人躺在水里真舒服。大一点的孩子在深水区来回扑腾着。他们只会狗扒式:一个个赤条条的白身子像一条条的白狗儿似的,两只手在水里一前一后向后刨水,两条白净的大腿一上一下地拍打着水面,只听见,普嗵!普嗵!普嗵的有节奏的激水声,不时溅起一米高的水花,只是他们游进速度太慢了,这毕竟是落后的传统的古老的,原始的游水架式,不先进吧!狗刨式不仅慢,而且挺费力气,人没游多远,就沒力气了,手脚一停,人身子便往水下沉,经常呛得人喝渠水,那边大孩子们,采用的泳姿太地落后了。但是,对于在渠边,一边手抓芦苇根,一边观看的,不会凫水的我们这些人来,那深水区狗扒式的孩子们,真是凫水高人了!我们不会游水的孩子们真羡慕他们啊!

       对于不会水的来说,狗扒式游水的可为人师,他们游着,我们看着,揣摸着,学习着。我一时心里发热,也想试一试狗刨式游泳。于是我马上脱光衣服,跳入水渠中。不宽的水渠,水有深有浅,水里生长着各种生物,各色鱼儿,河蚌,田螺,泥鳅,青蛙,鳖……渠岸边长着各种青草,还有一条一条暴露在水边的白色芦苇根,柳树根等。我起初不敢到深水里去,只能手抓着水边的芦根,树根,双腿在水中扑嗵着。尽情享受着水的清凉。这时的水面上热闹极了!有的小孩在水里摸鱼,有的在打水仗,有的练习狗刨式游泳,有的比赛潜水,看谁在水里呆得时间长,钻进水里潜得远。两人赤身裸体打水仗,你用手掌激水泼我,我用手掌泼水还击,打得难分难舍。有的孩子用大人的裤子“骑毛驴”。先把裤子在水中浸泡湿后,再把两条裤管口用绳子绑扎紧,两裤管朝上,张开裤口,双手提裤腰猛地拍向水面,瞬时两裤管充满了空气,鼓胀得滚圆,不会凫水的小孩骑在两竖起的裤管叉间,借着水的浮力向深水区游去。远远望去,两条裤腿像两只毛驴的耳朵一样挺在水中,我们称这种游泳方式为骑毛驴。还有的小孩,不会凫水,把汽车内胎套在腰间,浮在水面上悠哉乐哉!

       不大的水面上,人头攒动,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家们赤条条,白屁股在水中白花花一片。太阳公公乐呵呵地看着我们这些顽皮的孩子们,孩子们则自得其乐。岸上轻风吹拂,杨柳枝条随风飘荡,枝梢上的知了们起劲地欢唱着……

      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学会了游泳。其间也呛过水,也因钻水眼(潜水)遭遇过险情。不过,正如人生,你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你不历经挫折,怎么能有成功?!

捉知了

    人生苦短,匆匆岁月摧人老。漫漫人生路,充满艰辛和烦恼。回首往事,开心快乐的时光莫过于童年。

      夏日炎炎,火红的大太阳终于西落,劳作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手摇大蒲扇或蹲或坐在村头路边纳凉,聊天。无忧无虑的孩子们,仅管疯玩了一整天,却无困乏之感。我们三五成群,一手打着手电筒,一手提着玻璃瓶,跑进村子南边的杨树林里捉幼蝉。浓密的树林子里密不透风,闷热极了,为尽快捕捉到更多的蝉,大伙不顾额头渗汗,不管蚊虫叮咬,你争我抢地到处寻找着刚出土,爬在树杆上的蝉。只见树林里手电光柱来回交错,刺眼的电光晃动地人眼花缭乱。孩子们拉网式搜寻着树身上爬动的幼蝉。此时,天上繁星闪烁,地上灯火点点,林子里人声嘈杂一片,热闹如会场。不到个把钟头,我们已经战果辉煌。橙黄色未脱壳的蝉,你拥我挤,无奈地躺在孩子们的玻璃甁里睡大觉,多半瓶子哩!

       孩子们喜笑颜开,凯旋归来。回到家后,有的孩子煎油炸蝉,有的用火烤蝉,可怜的幼蝉,刚刚破土来到人间,还没有来得及瞧一瞧繁华世间一眼,便成了孩子们的美味快餐了!我们享受到了美味,年幼的蝉却成了痛苦的牺牲品了!

      天气一天天越发炎热,成虫的蝉一知了,在树上拼命地歌唱着。响午,村中大人休眠正酣,树林子,绿荫下则成了我们孩子们的乐园。大伙正在想方设法准备捕获树枝上自鸣得意的知了。虽然知了的警惕性极高,一旦有风吹草动它便会迅速飞走,但是,许多无故的知了还是难逃我们的手掌。

       有的孩子从家里偷着掮来长长的细竹竿,用细铁丝在竹杆顶端绾一个大圆环,再将预备好的塑料袋子张开口绑扎在铁丝圆环上,做成一个捕捉器。看着爬在树枝上嘶鸣的知了,我们便悄悄地来到树下,举起竹竿从下往上将捕捉器慢慢地靠近知了,然后,猛地一扣,惊慌失措的知了,便莫名其妙地钻进塑料袋子里。有的小孩子,为了逮知了,偷偷躲进生产队牲畜圈里,猛不防地从马或骡子的尾巴上抽拔几根尾毛来,绾扎在竹竿顶端做成套子套知了,效果也不错,不过,这一着是要有胆量的孩子完成的,一是敢钻进骡马圈,二是必须眼尖手快才行,不然,会被骡马蹄踢出牲畜圈的!

      那个时候,无知天真的我们,把捕到的知了再戏弄一番。有的小孩给知了尾巴插一根毛毛草,考验一下知了力量的大小,放飞后,看知了飞得高不高,快不快,远不远。有的孩子将知了眼弄瞎,放飞后,看知了飞行有没有方向感。有的小孩则把知了四条腿折断,或者卸掉知了一侧翅膀,放开知了,看知了滑稽表演……无知啊!以知了之痛,搏己以乐,现在回想起来,则是罪过,罪莫大焉!

       后来,才从课本得知:知了的一生十分凄苦。三年黑腤的地下挣扎生活,一朝破土重生,在阳光下仅仅几个星期。它们在短暂的生命之光中鸣吟,似乎是在歌诵生命的美好!对知了来说,它的鸣唱是生命之挽歌;对于人而言,蝉之鸣嘶不过是聒噪的噪音而矣!作为万物之灵掌的人类,是的,必须有一颗悲天悯物之情怀。不能把自身的快乐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童年幼稚无知,无知者亦或无罪吧?不过,如今回忆起伤害知了一事来,感觉自己还是有罪的!!!

作者简介

王金桩,又名王金庄。男,高中文化。陕西省大荔县苏村镇人。(地点在今陕西省国家级沙苑景区核心区)自由职业者。乡土情深,文化好人。愿结四处友,同问文曲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