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荔文苑】张兆红:有一种记忆叫“运动会”

 最爱那抹书香 2021-02-20

有一种记忆叫“运动会”

文/张兆红

        运动会是每个学校必不可少的大型体育活动。最近各中小学幼儿园正在举行秋季运动会。当看到我们实验幼儿园大中小年级,不同年龄段孩子们在运动项目中的表现:或萌萌哒的可爱;或努力奔跑着还不时瞧瞧别人的机灵;或认真跳绳、专心拍球,争当第一的努力精神,我的内心充满着爱的激动,不由想起自己小时候参加过的运动会。

      童年的记忆,对于学校,大多数人除了在学校自己发生过特别的故事以外,普遍能记住的就是大型集体活动。七八十年代,学校的大型活动,一个是六一儿童节,一个就是运动会。

       我们村是移民村,学校小,操场也不大,操场西南角是个沙坑,每天一进校门都喜欢径直跑向沙坑跳个远,有不小心摔倒的,便会引来其他同学爬上去“滚闹”一翻。运动会的时候,学校会在有限的场地上选拔各个项目的运动员,然后去参加大队的选拔,最后去参加整个公社的运动会。能参加公社运动会的运动员,那别提多“耀武扬威”呢。

       我参加的第一个大型公社运动会,是在一年级时经过“层层选拔”后去户家小学进行的,那光被选上参加就别提多高兴了。项目记不太清叫什么名字,大概意思“颗粒归仓”,搁到现在充其量叫做“游戏”,就跟如今幼儿园孩子的“採果子”“收种子”一样。当时的运动道具是,自备一个妈妈缝制的开口书包、一个小铁制文具盒、一根像粉笔一样能立起来的橡皮、一支铅笔、一把削铅笔的小刀、一个木制小尺子。比赛规则是,把学习用具式的道具一字每隔几米的排开,比赛开始,运动员迅速背起自己的书包,把学习用具都装进文具盒再装进书包,后跑向终点冲刺。记得很清楚,参加运动会去的时候,是我们村的一位男张老师用自行车前边驮的我,后边驮的另外一个男同学。我一路心里特别兴奋,却一句话也不说,想着,一定要为老师和我们学校争光,一定要慎重敏捷快速冲刺。最后的结果现在记不准了,应该是“大炮精松”,么拿到第一,觉得很丢人。

       能记住的还有一次大型运动会,是八十年代初公社改乡镇后的第一次户家乡青少年运动会。化着红脸蛋的红旗队、鼓乐仪仗队、拉拉队,各种标语口号队、红衣白条和蓝衣白条的各校代表队,一铲子的白力士鞋,声音洪亮,整齐划一的口号声震响天宇,那真是整个户家乡一次盛世的集会,全乡的父老乡亲都为运动会开幕式游行服务。最帅的是我们的体育贾老师,唇含口哨,戴白手套的手举着指挥旗,倒退着在队伍的最前头,指挥着行进速度和行进口号。我骄傲,我的青春也在其中。

       长大着,喜欢运动,但爆发力不强,短跑不行,耐力一般,长跑也不行,能参加的项目就只有跳远、跳高、扔手榴弹、掷铅球,其实打心底里最喜欢的是掷标枪和撑杆跳高,看着标枪在空中划出的弧线和撑杆翻身的瞬间,那简直潇洒的令人羡慕至极。很佩服我的闺蜜户,那在体育队数一数二,冬季越野赛训练,每天早上早读前户家到许庄跑一来回。虽然我常常拿不到名次,但每次运动会都喜欢并积极参加,每个体育课都很认真的去锻炼项目。我真敢说,要是拿我那时候的项目运动练就的体能和技能放到现在,差不多能拿第一第二。现在孩子们的体育跟七八十年代相比,体育器材先进了,可实质运动体能“弱弱”的可怜。

        时代总是在发展中进步,而运动会从未停歇过,能变的可变的只有形式和项目,不变的是每一次运动会上的拼搏精神。赛场上的发令枪响,我们便拼尽全力的与青春赛跑……

      作者简介:张兆红,昵称兮兮伊人,笔名梦儿,书名一红,斋号润玉阁,大荔人,教育工作者。喜好书法、文学、朗诵、音乐等等。书法主功魏碑,兼容二王,能写古体诗词、现代诗歌、散文,也做传记叙事。热爱朗诵,健身游泳,常言生的平凡,勿做平庸,活的恬淡,学无止境,一生追求,终归自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