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荔文苑】张卫锋:滚铁环 儿时味

 最爱那抹书香 2021-02-20

滚铁环   儿时味

 文/张卫锋

       四月,是个美好的季节。满目新绿,鲜花盛开;梁燕呢喃,泥土芳香。在这浪漫的日子里,一切遇见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或是某个人、某件事、某件物,总能勾起人们心灵深处某个角落一丝丝回忆。我与“铁环”的邂逅,便让我想起了儿时味道。

 一 、偶  遇

        四月初的一天,天空阴暗,气温骤降,阵阵狂风夹杂着“呼呼”哨声,仿佛一下子进入严冬,人们不得不穿上已经储藏的冬装。然而,寒冷并没有阻挡住我晨练的脚步。这天,我来到黄河广场,广场上已经看不见往日的喧闹,显得格外清净,只有不远处零零星星几个人在做运动。不一会儿,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他叫张彤,是我相识多年的一位老朋友。

       张彤,男,大学文化,性格沉稳,为人谦和;中等身材,国字形脸,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流露出文人特有的灵气。他酷爱诗歌,曾在《同州网》、《大荔文学》等平台上发表过百余部作品。早年,我们都属于大荔饲料公司家属,住在一栋楼的同一层,关系十分要好。那时,我们总喜欢将公司的宿办楼称之为“大杂院”。

       说起张彤,我俩之间还有个别样的称呼,叫“战友”。那时候,每当茶余饭后,我们同楼层的几家人总喜欢聚在一起打打牌、聊聊天。大人们玩牌说笑,孩子们在一旁玩耍,甚是热闹。有一次,当我们聊到“家属”这个话题时,张彤幽默地说:“看来咱们都是同壕战友”,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从此,我俩便默契地以“战友”相称。其实我们都没有当过兵,只是觉得这样叫亲切、风趣。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个只有我们两家人能够听懂的“战友”称呼,一直保留,从未改变。

       只是自从公司改制后,我们才搬出了那个大杂院,各奔东西,建立新家。之后,虽然来往渐少,但我们在彼此心目中的位置却没有因为不常见而显得陌生。偶尔相遇,一见如故。

      一阵寒暄之后,他手里拎着那个铁环吸引了我的视线。“这东西可是稀物,在哪买的?”我问到。我边问边接过铁环,原地转圈滚了起来。三四十年了,从来没有碰过铁环,看来基本功还在,手还不生。看着他那做工精细的铁环和推杆,我有点爱不释手。他说:“去年参加一日游,在河南一个景点买的,20块钱,咱这根本买不到”。听完,一种莫名其妙的遗憾掠过我心头。心想,远水解不了近渴,看来想得到它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记  忆

       童年时代,铁环是我最喜欢的玩具之一。记得十岁那年,滚铁环在小伙伴中十分盛行,基本上人人都有,可我却没有。那时,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我曾多次向母亲要过铁环。她只是答应我,却迟迟没有兑现,平常想滚铁环只能借别人的玩。因此,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铁环,成了我当时一段时间最大的愿望。有一天,母亲从外婆家回来,我出门迎接,一眼看见她手里拿着铁环,我一个箭步冲过去,将铁环套在身上高兴地连蹦带跳。恰巧,当时父亲休假在家,他用铁丝给我自制了一个铁环推杆。记得铁环推杆后边还折了个像刀把一样的抓手,十分精致,当时的我别提多高兴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我对铁环爱不释手,每次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滚着铁环一溜烟地跑了出去。就连睡觉时也要将铁环放在身边,不让它离开我的视线。有一天,我睡觉时将铁环套在身上,父亲发现后,将铁环从熟睡的我身上取下,谁知第二天醒来,铁环还套在我身上。当时这件事传开后,惹得大人们前俯后仰地大笑一场。其实,我也不知道睡梦中的我,是怎样把铁环又套上身的。

三、共  鸣

       几天后,一个风暖日丽的周末,还在黄河广场,我又一次遇见了这位战友。他依旧拿着那个铁环在玩,广场上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打太极拳、舞刀弄剑、写毛笔字、跳广场舞、徒步锻炼、小孩玩耍嬉闹以及带孙子玩耍的,样样都有。我俩轮换滚了一会儿铁环,就在广场中心的灯塔下聊了起来。灯塔下公共长椅上坐满了晒太阳和带孙子的老年人。我们从铁环开始,聊到了童年时代孩子们的各种玩具。这一切,引起了周围一些老年人的共鸣,也勾起了他们儿时的记忆。一位带孙子的人说到,“那个时候,小孩玩具基本都是自己做的,铁环是把过去木桶上铁箍子卸下来用的”。

       木桶,是过去用来挑水的工具。它是用木板围成圆形,底部垫一块圆形木板,然后用三道铁箍子(铁匠打造的圆形铁环)固定而成,桶系也是木头做的。

       另一位老年人接过话茬说:“那时候,男孩的玩具有弹弓、自制火药手枪、弓箭、打猴子、摔包子;女孩一般会玩跳皮筋、丢沙包、拿伍子、捉迷藏”。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很是活跃,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说话间,旁边也有几个小孩在玩耍,但他们对大人们聊天话题好像没什么兴趣,尤其是对放在地上的铁环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看样子孩子们根本不知道它为何物。

四、风 波

       于是,我战友拿起铁环,试着问坐在一旁玩手机的一位16岁女孩。“哎,女子,你知道这个叫啥?”。那女孩看了看,不太确定地说,“铁环?”。然后,他又问那位女孩8岁的妹妹,小女孩摇了摇头,一脸茫然的样子。随后,这姊妹俩便拿起铁环玩了起来。看着她们生硬的姿势,应该是第一次接触,也不知道推杆如何能搭载到铁环上。见此情景,我战友现场示范,当起了这姊妹俩的教练。姐姐年龄大些,一会儿就学会了滚铁环的基本技巧,还能滚上一段距离。妹妹因为年幼却怎么也不如门,但她玩铁环的兴致格外高涨,爱不释手。看来,滚铁环这种富有年代感的运动是没有年龄界限的。

        临分手,那个小女孩好像意犹未尽,硬是缠着她奶奶要买铁环。她奶奶着急地说:“人家在河南买的,咱们这儿根本买不到”。小女孩执意要,搂住她奶奶急得快要哭了。我见状连忙出主意说:“这条东环路对面有几家钢材经销部,他们那儿卖钢筋呢,应该可以加工铁环,离这也就二百多米,不远”。这女孩的脸真就像天气一样,说变就变。她听后,表情立马由“阴”转“晴”,拉着她奶奶就要往马路对面走。我和战友觉得这场“风波”是由铁环引起,有点难以为情。于是,也跟着他们去看个究竟。

       我们一起五人跑了两家钢材经销部,工作人员的回答几乎如出一辙:适合做铁环的钢筋倒是有,但他们只管卖钢筋,不带加工,加工得找电焊部。她奶奶觉得麻烦,便对我俩说:“你们先回去,我回家让孩子她爷爷出来给娃做”。谁知小女孩一听我们要离开,“哇”的一声嚎啕大哭。小女孩的姐姐见一时半会哄不下她,急忙说:“姐给你看网上有没有卖的,三天后就能邮寄回来”。可那小女孩还是不同意,立马就要。

       孩子总归是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买,而且马上就得拥有。这一点,倒与我小时候有相似之处,也许小孩子都是这样的。我俩在这种气氛下与她们三人不欢而散,让人心里蒙上一丝丝不快之感。

五、拥  有

       受那个稍大女孩提示,通过网络,我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铁环。每次晨练,我都会带着它。还别说,滚铁环真的要比徒步锻炼好得多。至少手里有个玩物,不显得单调和枯燥;而且铁环滚动速度快,人就得跟着它快走或者小跑,这样才能保证铁环正常滚动,无形中加大了活动量。与徒步相比,同样的距离,每次滚铁环下来便大汗淋漓,达到了锻炼效果。小时候滚铁环纯粹是玩耍,如今滚铁环却是为了锻炼身体。

        时光如梭,弹指一挥间,一晃三四十年过去了。滚铁环,我又回到了“原点”,重新玩起了儿时的爱物。

六 、感  悟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产物。如今,孩子的玩具早已被动辄成百上千诸如高档小汽车、智能遥控飞机所代替。铁环,只是那个艰难岁月的一个缩影,虽然落后近似于原始,但它却陪伴我度过了一段快乐时光,留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

        作者简介:张卫锋,陕西大荔人,大专文化。大荔县腾飞高考志愿工作室首席咨询师。热爱文学创作,同州网特约撰稿人。曾有《抹不去的儿时记忆——涝池》、《一件珍贵的传家宝》、《父亲的“老解放”》、《你是人间四月天》、《芬芳四月  “缘”来就好》等文章在同州网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