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离世时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郭一炜 2021-02-20

一炜:

在做一些比较重要的决定时,我常常会问自己:

你怎么知道现在的选择是对的?如果很多年后回头来看,发现这是个“错误”的选择,那不是要后悔吗?

后来,我想明白了一点,这一点让我在做很多事情时都获得了一种清晰感:

在做出选择的当下,我根本没法确定自己100%就是“对”的。

如果这个选择最终被证明不对,那我肯定也会觉得“遗憾”;但是,如果我是经过了理性的思考,是在自己当前的能力水平下、根据自己能获得的所有信息,做出的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退缩——那我就谈不上什么“后悔”。

因为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

当离世时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作者:Steve Pavlina

翻译:一炜

我们应该怎样生活?这是个挺有挑战性的问题。另一种更有趣的问法可以是:当离世时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最让我有紧迫感的一点是: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吗?

对我来说,这意味着两点:

1)根据自己当前的优势和劣势,知识和技能,内在和外在的资源,我是否认为自己已经做到了当下能做的最好?

2)我是不是用这一生的时间,做出了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大贡献?

这两个问题让我得以应对“自己必然会死”这个人生谜题:事实上,我可能会在任何时候死去,人生中有很多东西不是我能控制的。而面对这些事实,这两个问题为就为我做出了一种解答。

在死去时,如果能对这两个问题说“Yes”,我就能感到内心是平和的。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自己不能发自内心对这两个问题说“Yes”,我就知道自己已经偏离了轨道。通过思考自己为什么无法说“Yes”,我就能清楚自己该对哪些方面做出调整了——好让自己重新回到“Yes”的状态。

而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能对这两个问题说“Yes”,那对于“自己随时都有可能死去”,我就能够感到内心是平和的。对我来说,这种就是对生命本身的平和

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就能发自内心地回答“Yes”;但我也知道,在过去的日子里,我有很多时候都只能回答“No”。在未来,很可能某些时候我又会发现答案变成了“No”;而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就又失去了面对生命的那份内心的平和,于是就要重新召唤自己的勇气,去做出改变,去重新找回那份感觉。

“做你自己能做的最好”,这不是某个静止不变的目标点,而是个永无尽头的旅程。你有时候会自己迷失方向,有时候又会被某些不受你控制的力量拉出轨道;而无论哪种情况下,回到自己的正轨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当你已经偏离它很久以后。

在任何情况下,你能做出的最好选择,就是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我相信,当你知道自己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时,无论发生了什么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你都可以保留内心的一份平和。

你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做的最好,那还能再要求什么呢?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其实也就不需要再要求什么了;而如果你已经不需要再要求更多,自然也就得到了内心的平和。

Steve Pavlina

2005.07.2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