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子是给狗吃的

 郭一炜 2021-02-20

今天这篇文章,我觉得可能有点“政治不正确”,所以把人名都给匿了。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他是那种典型的辞掉一份很多人可能觉得很好的工作、选择自己创业的人。

他在做一个项目,一部分工作线上远程处理,所以想在老家找一些兼职员工。他跟我提到一件事,颠覆了我的认知。

他跟我说:

一炜,你知道吗?有非常非常多在外面读书毕业的年轻人,他们回到老家小县城,然后要么待业,要么每个月拿一千来块钱的临时工资。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去找个跟“体制内”能沾上边的工作,比如在某个单位当临时工,比如给XXX(某国企)摆摆摊。

有个老同学,已经这么干了五六年了。

然而,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很多人虽然每个月拿一千多的薪水,但当我提出每个月给三千,询问要不要兼职时,他们的反应是:不做。

更让我吃惊的,是他们告诉我的理由。

他们中的很多人,觉得无论如何跟“体制内”沾上边,当当临时工也“面子”。而且,“咱们本来是老同学,如果我给你打工,那就不平等了,多没面子。”

好不容易有个老同学答应了,结果做了几个小时就说太麻烦,不做了。然后当天晚上玩斗地主去了。

这种例子见了非常多。

听完他上面这些话,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之前在非洲时,见过很多当地人,听起来真的好像啊。

注意,这里并不是说“歧视”或者怎么样,非洲当地也有很多受过高等教育、过着很好生活的人,我说的不是他们。我说的是当地财富水平比较低的一些人。当时我们很多同事都很有同感,就是这些人身上有一些特别明显的特点:

  1. 缺乏有竞争力的技能;

  2. 懒惰;

  3. 无法延迟满足;

  4. 只看当下,不看未来;

  5. 最后,还特别要面子。

年前买了一本《贫穷的本质》,作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我没来得及读完,只翻了几页,里面有提到类似“无法延迟满足”和“只看当下,不看未来”这些特点;不知道其他几条会不会也能在书里找到。

这5条里,我尤其有感触的是最后一条:要面子。

教训来自过去二十多年,从小到大我对上代人的观察。你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一些当初很要面子,选择了“体面”工作的人,有很多现在变得没那么体面了。

而正是当初那些拉得下脸、吃得了苦、受得了别人不理解的人,现在往往都活得很体面。

从小到大的亲眼所见,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道理,就是华为任老板说的那句:面子是给狗吃的。

所以,有很多人私下里问过我:一炜啊,你当初是怎么下的决心,敢从华为离开,最后还变成了个“卖保险”?

其实,有什么奇怪呢?无非我想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以及愿意付出什么来换。

我常跟小伙伴们说:如果你这辈子想真正做点事情,有时候就是得把脸扔地上踩两脚。最终你有本事再捡回来,就真正成长了。

二十年前的体面,现在不体面了。落在我们身上,现在的很多“体面”,二十年后又会如何?

那些表面上很有面子,实际上缺少个人核心竞争力、无法获得持续成长、无法积累价值资源的事情,最终会不会一直体面下去?

值得思考。

上一篇:我的快乐源泉小瓶子
相关推荐:那个放弃50万年薪去卖保险的货,现在怎么样了?
我在MetLife的团队正在招募。如果你愿意加入我的团队,欢迎加微信:gyw1105mys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