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篇:逛陶然亭公园

 竹翠兰馨 2021-02-20

逛陶然亭公园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俩乘坐公交车来到了陶然亭公园。                                      

陶然亭公园在北京西城区,因园内有陶然亭而得名。“陶然亭”的名称始于清代康熙年间。当时的工部郎中江藻担任窑石监督,他在窑厂的慈悲庵内修建了供自己休息的三间厅,并从白居易诗句“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中选取“陶然”二字,作为自己休息室的名字,陶然亭公园因此而得名。陶然亭公园是新中国成立后,首都北京最早兴建的一座现代化园林。后来,又从国内精选了一些名亭如“醉翁亭”“沧浪亭”等,按照原亭大小仿建于此,建成“华夏名亭园”,成为陶然亭公园的“园中之园”,历史文化内涵更加深邃。

走进南门,发觉我所处的地方地势比较高,站在平台上,向东望去,看到一片湖面,碧绿平静的水面上,几艘小船在荡漾着,远处一座三孔桥坐落其上,岸边垂柳依依,一幅美丽的图画,我立刻就被这美景吸引住了,取出相机拍了下来。

然后我看了看牌子上的游览路线图,大体了解了主要的一些景点,便决定从西边开始游览,于是我俩顺着台阶走下去,往左拐,顺着园内南边的甬道,来到了一座亭前。只见这里有许多穿着校服的学生,我看到校服后面印有“首师大附中”的字样,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在这里游览呢。他们有的手里拿着本子和笔,边看边记,有一个女孩正趴在解说牌上记录着;还有的说说笑笑,边走边指点着。

我仔细地欣赏起眼前的这座亭子。亭子呈六角形,用花岗石辅基,六根栗皮色圆柱支撑,灰瓦顶,飞檐翘角,彩绘藻井,绘有二龙戏珠,亭顶呈瓶状,造型古雅。檐额下面悬挂着著名作家茅盾题写的“独醒亭”横匾,我穿过亭子,来到东面,回头看,上面也同样悬挂着一块题有“独醒亭”的横匾,是著名诗人和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独醒亭”原址位于湖南省汩罗县玉笥山,是屈子祠的辅亭。屈子即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爱国诗人屈原。他官至三闾大夫,为了国家强盛,抵御外侮,对内政外交提出了许多正确的主张,可惜君昏臣贪,朝廷一片混乱,屈原遭到谗害,被放逐沅湘,著有《离骚》等著名诗篇。后来楚国的都城被秦国攻破,满腔热血的屈原悲愤难抑,他以身殉国,投汩罗江而死。相传,在放逐期间,屈原经常到江边的渡船亭与渔夫谈心。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根据《离骚·渔夫》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将渡船亭改名为“独醒亭”。我们现在到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此处的独醒亭是1987年仿建而成的,亭旁立着《仿建独醒亭记》刻石。

向北看去,有一座假山,怪石嶙峋,松柏青翠,一石像端坐其中,那便是屈原。只见他昂首向上,凝视远方,仿佛在诉说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宏愿。山下有一水池,水池边有一石块,上刻篆书“望爷墩”。顺小路向东北走不远,在一门口左侧,是一幅巨大的黑色石刻壁画,内容是反映屈原生平的,分四个部分:颂橘抒怀、治国安邦、被谗流放和汩罗殉国。线条流畅而刚劲,雄浑大气,伟大诗人屈原的人格精神跃然石壁,不由让人产生景仰之情。

看过被誉为“天下第二泉”的“二泉亭”,我俩又来到了“鹅池碑亭”处。眼前是一座呈三角形飞檐上翘的亭子,里面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白色的“鹅池”二字,几个学生正坐在亭边石沿上休息。旁边有一小池堂,这就是那鹅池了,里面有三只白色石鹅,不注意看还像真的一样,一只正在往前游着,一只回着头在看什么,另一只把头伸进水里正在找寻食物。鹅池碑亭原位于浙江绍兴兰亭景区,因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爱鹅,曾有“书成换白鹅”的故事,故凿鹅池。

顺园内曲曲弯弯的石砌小路,听身边潺潺水声,赏密密修竹凝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曲径通幽,我来到了“兰亭”。这是一个四方亭子,周围四根方柱支撑,中间石碑上刻有康熙御笔“兰亭”。兰亭,位于浙江绍兴城西南13公里的兰渚山麓。传说春秋时越王勾践种兰于此,东汉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于永和九年三月初三在此书写了闻名中外的《兰亭集序》,从此使兰亭成为我国书法史上的一块圣地。陶然亭公园于1985年仿建于此。

兰亭后是一个呈“凸”形的水池,在靠北边的地方有一个泉眼在汩汩地往外喷着水,我问了一下管理人员,它是人工的不是天然的喷泉。池东南角有一个出水口,水哗啦啦流出去在园内流淌。水池北面有一座房屋,门额处挂有“群贤毕至”的牌匾,无题写者。“兰亭”的东、北、西三面是用各种大的石块组成的墙,上面长着各种植物,西边有两块立着的大石,其中之一刻着张旭题写的“墨华”二字,另一块嵌着用楷书刻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东面也有一块大石,上面嵌着用行书刻的“兰亭集序”。

继续前行,“峰回路转”,我们来到了“醉翁亭”。亭前后正中间是出入口,亭内有十六根圆柱支撑,四周有木座和围栏,还有精美的雕刻加以装饰;檐大,四角凌空挑出,有展翅欲飞之势。亭侧有一巨石,上刻篆书“醉翁亭”三字;在旁边石壁上,刻有苏轼书写的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这是1986年仿照安徽滁州琅琊山中的醉翁亭建造的,醉翁亭的名字是欧阳修亲自起的。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因积极参与政治改革被贬到滁州任太守,认识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结为知音。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阳修亲为作记,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记》,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那其中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真是脍炙人口。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欧阳修不仅在此饮酒,也常在此办公。有诗赞曰:“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欧阳修虽然被贬,心情抑郁,寄情山水,但不忘民事,政绩斐然,也的确令人欣赏。

公园内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山青水秀,花红柳绿,楼阁参差,亭台掩映,小桥流水,游艇荡漾,好一派景色宜人的湖光山色,在园中漫步,真是令人陶然心醉。不知不觉,我俩来到了一座桥亭前,这是百坡亭,它是1989年陶然亭公园仿四川三苏公园内的百坡亭而建的。它面临园内西湖,下面是桥,上面中间为八柱小亭,两边各有一廊相接,亭长二十米。中间亭子呈六角形,攒尖式屋顶,顶部呈瓶状,内插荷花莲蓬,廊脊两端有独角异兽,筒瓦房面,亭内四面悬有匾额。廊两侧有栏杆,亭边有飞来椅,游人迎着习习微风,一边休息,一边欣赏盛开的睡莲花,看鱼儿自由自在的嬉戏,是极享受,极有趣味的。

苏轼任颖州太守时,曾作《泛颖》诗:“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画船俯时镜,笑问妆为谁?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南宋时州守魏了翁疏凿环湖后,根据苏东坡的诗句,于湖上筑修了百坡亭,后环湖与百坡亭俱毁。后代诗人曾因此而慨叹道:“百坡何处问荒亭,池馆犹存菡萏青。寂寞江山空有泪,飘零词客岂无灵!”1928年,眉山人为纪念苏东坡,并希望眉山有更多的东坡式的人物出现,在三苏祠瑞莲西池重建了百坡亭。

靠湖西岸是一座小土山,我俩顺石铺台阶来到了山顶,见有一亭,是“一揽亭”。石基四柱,砖木结构,两檐,四面八方翘角,攒尖顶,赭红一色,简朴隽秀。这里青松苍翠,环境清幽。

从西山坡上往下走着,忽然听到哗哗的水声,来到山下,看到一道瀑布从假山顶上飞泻而下,瀑布旁边石上刻有“飞流”二字,让人想起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别有一番情致。旁边一亭,名曰“谪仙亭”,紧靠石壁,造型为飞檐起翘葫芦宝顶式半壁亭。亭内镶刻着丘睿作的《过采石吊李谪仙》和杨荣作的《李白赞》诗二首。在李白景区内,路边许多石上用不同字体刻着李白及其他人的诗作,具有强烈的文化氛围。

园内亭子还真不少,从“少陵草堂碑亭”我俩又来到了“沧浪亭”。该亭建筑古朴,呈四边形,四根立柱四根横梁均是方形的,四周是石板护栏。亭上刻有清代著名经学、训诂学家俞樾手书“沧浪亭”和“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的楹联,上联为欧阳修句,下联为苏舜钦句。沧浪亭为苏州现存最古老的园林,北宋庆历4年,诗人苏舜钦遭贬谪来到苏州,在该园临水处建亭,取《楚辞·渔夫》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沦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名亭曰“沧浪亭”。

忽然,我们被一阵婉转的鸟鸣声所吸引,顺着鸟叫声,来到了一块开阔地,这里绿草如茵,有几个人正坐在石凳上,面前放着两个鸟笼子,里面有两只画眉;在旁边的树上还挂着两个鸟笼子,里面也是画眉,它们在高兴地叫着,好像也非常喜欢这里的环境。我看挂鸟笼子的树,原来是多年不见的桑树,上面结满了桑葚,有的已经开始泛红,但还不熟,这让我一下子想起了老家以前的那些老桑树上结的桑葚,到了成熟的时候,红的黑的,一个个胖胖的,吃到嘴里真是甜呢!

转转悠悠,七转八拐,我们来到了漂亮的“云绘楼·清音阁”。它位于葫芦岛西南一座高台上,与陶然亭隔水相望。云绘楼有三层,坐西面东,楼北有间屋叫“韵馨”;清音阁有两层,坐南朝北,上下屋有题字为“印日”的两个门相通。双层游廊分别向东面、北面延伸,各连一座复式凉亭,两个凉亭既相互衔接,又彼此独立而面向不同的方向,珠联璧合,浑然一体。凉亭为绿色方柱,楼阁为红色圆柱,栏杆亦为红色,内有彩绘装饰,整个显得富丽堂皇,精巧妩媚,气势轩昂,别具一格。

此楼阁原为清朝乾隆年间建于中南海内的宫廷建筑,供皇帝临太液池观景赏月、弹琴书画、消遣娱乐的近水楼阁。1949年北京解放时,已破旧不堪。1954年,中央办公厅为了建新的中南海门诊部,拟拆除附近的一些建筑,云绘楼即在拟拆除之列,但未获文化部文物局的同意,最终议定将这座楼迁移到陶然亭公园里。最后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偕同梁思成先生勘踏选址,将这组古建筑迁地重建在这里,成为古建筑重建的创举。

我俩走下高台,穿过有三个圆形门的“吹台亭”,走进了“月季园”。抬眼望去,园子还挺大的,时下正是月季花开时节,满园的月季花令人目不暇接,吸引了不少游人在欣赏,纷纷用相机、手机拍照,留住这醉人的美。月季是按颜色分区域种植的,一个区域一种颜色,看上去格外鲜艳美丽。花不论大小,成了片看上去就好看。你瞧,近处这一片是粉红色的,那片黄灿灿的,再远处是一片火红,还有全是雪白色的。细细瞧,有的花白中泛黄,有的黄中带红,显得娇艳妩媚。花瓣大部分是多层的,重重叠叠,卷曲繁复,鲜艳夺目,包含着无尽的美。园中角角落落到处是月季,有的很高大,你瞧中间廊架边那些,还有路边那些,都有一人多高;还有的很粗壮,有多年的历史了,开满了白色的小花,整个看上去像一个个雪球一样,洁白无瑕。走在园中,时而闻到浓郁的香气,时而闻到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月季被称作花中皇后,是北京的市花。月季的花朵虽没有牡丹花那么硕大,但它的花色也是丰富多彩,异常鲜艳,不逊色于牡丹;更为突出的是它的花期特别长,从春天开始能不断地开花,直到天冷了花骨朵开不了了为止,因此我更喜爱月季。园中月季由于管理人员的辛勤培育浇灌,长得特别壮,开的花也格外美,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我们应该好好感谢他们。

出了月季园,我听到了一阵悠扬的萨克斯吹奏的《茉莉花》曲,一瞧,在“湖心亭”旁边的湖岸上有一位身穿蓝色T恤的中年男子正伴着录音在尽情地吹奏着,旁边有七八个游人或坐或站在欣赏着呢。陶然亭公园真是人们休闲娱乐,进行文体活动的好场所。刚才在独醒亭处就有一位年轻女子在吹奏萨克斯,在后面的游览中我还看到好多地方人们在进行文体活动,有的拉手风琴,有的穿着少数民族服装在唱歌、跳舞,有的打扑克、下象棋,有的放风筝,有的在湖边垂钓,有的在练拳,有的打乒乓球、羽毛球,还有的沿着湖边便道跑步,园内设有各种健身器材,供游人活动,还有儿童游乐场,是小朋友们喜欢的地方,人们各得其乐,悠闲自得。

我俩沿着湖边小道,走了好一阵,转了一个大圈,沿途看到了知津亭、澄怀亭,还有科普小屋以及那高大的牌坊,来到了“潭影留金”景区。这里是成片的银杏林,枝繁叶茂;银杏林下是阴生植被,配植玉簪、矾根和大叶铁线莲等适应荫蔽环境下生长的地被植物,营造出了一种优美的景观效果。

在“望瑞亭”处,有几棵古老而粗壮的大树。园中沿湖岸边有很多老柳树,前面在“浸月亭”旁,我看到了好多棵很粗的柳树,这里有一棵更粗,我用手量了一下,树围有三米半多;走了几步,看到草坪中有一棵国槐,树围接近四米;又走了几步,看到两棵很粗的法桐,其中一棵树围竟有四米半多,真是令人称奇。

跨过“玉虹桥”,我们来到了湖心岛,首先看到了“爱晚亭”。亭形为重檐内外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自远处观之似凌空欲飞状。亭里面为丹漆园柱,外檐为花岗岩方柱,上刻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亭中彩绘藻井,东西两面亭棂悬以红底鎏金的“爱晚亭”额,是由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专函请毛泽东所书手迹而制。“爱晚亭”是根据杜牧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而命名的。“爱晚亭”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下清风峡中,陶然亭公园于2010年仿建。

这里还有“燕头山”和“锦秋墩”,燕头山顶有“览翠亭”,其西南山下有“澄光亭”。锦秋墩顶有“锦秋亭”,亭北山麓静谧的松林中,有著名的高君宇及其女友、一位传奇性女作家石评梅墓。“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是高君宇写在自己照片上的一首言志诗,也是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的真实写照。高君宇是中共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建党初期的优秀战士,中共北方党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和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由于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5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年仅29岁。逝世后,人们根据他生前的遗愿,把他的灵柩安葬在清幽宁静的陶然亭园内,并用三块洁白的大理石砌成一座方锥形的墓碑。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周恩来总理亲自来到高君宇墓前,深切悼念这位忠诚的战士。

在沿湖便道旁,有许多介绍革命者、爱国者事迹的宣传牌,如瞿秋白、张太雷、赵世炎、钱壮飞、聂耳等,他们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敬仰,他们的丰功伟绩永存史册。

沿着一条小径我们又来到了湖心岛西南边的陶然亭慈悲庵,它坐落于高台之上,坐西朝东,周围草坪内树木青翠,葱绿繁茂,让人感到这里肃穆幽静。慈悲庵建于元代,距今有700多年历史了。因近代许多革命家、爱国者曾在这里参与过革命活动,留有他们光辉的足迹,如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龚自珍、魏源、黄爵滋,戊戌变法时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还有秋瑾、孙中山和五四运动前后的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因此,被称作“国民革命的摇篮”。

我俩顺台阶走上去,首先看到慈悲庵门口有一颗古槐,枝繁叶茂,浓阴蔽日,把小小的平台遮挡得严严实实。1920年1月18日,毛泽东、邓中夏与在京的“辅社”成员在此集会,商讨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的斗争,探求救国的道路,会后在慈悲庵门口的这棵大槐树下合影留念。透过这棵年代久远的老槐树,我们依稀可以想像到前辈们当年叱咤风云的壮志豪情。

门口并不大,上有石匾,题有:古刹慈悲禅林 康熙乙亥。跨进门口,抬头看到过道上方悬一匾额,上写“招提胜境”。进到院落,看到迎面是一座影壁,上有慈悲庵布局图。左右各有一殿,右殿门额处悬“自在可观”牌匾,是观音殿,它是慈悲庵的主殿,现为陶然亭园史陈列室;左殿门额处悬“准提宝殿”牌匾,它南北两向开门,北面有墙无窗,正中一间为门,与北面观音殿殿门正相对,现辟为碑刻陈列室。

朝前走,穿过一个月亮门,就来到了慈悲庵的后院,我看到了那著名的陶然亭,其实它不是一座真正的亭子,而是慈悲庵内西侧的三间敞轩,它与安徽滁州的醉翁亭、浙江杭州的湖心亭和湖南长沙的爱晚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东门口檐下黑底金字的匾额是齐白石先生题写的“陶然亭”,敞轩内西侧悬创始人江藻手书金字“陶然”牌匾,两边抱柱楹联为:“烟藏古寺无人到,榻倚深堂有月来。”联语为清代大学士翁方纲所撰,翁同龢应慈悲庵的静明禅师之请书写。西门檐下悬郭沫若书写的“陶然亭”牌匾,柱上对联完全一样,但不是翁同龢所书。亭上有苏式彩绘,屋内梁栋上饰山水花鸟彩画,两根大梁上绘有《彩菊》《八仙过海》《太白醉酒》和《刘海戏金蟾》。

陶然亭自建成以来,成为文人雅士聚居的地方,宣南地区著名的文化活动中心,以至于“宇内无有不知有此亭者”。特别是乾隆以后,到陶然亭赏花看碑、消夏御寒、重阳登高,已成为文人仕宦的传统活动,许多诗人到过此处,因此留下了大量的诗作。

后院南侧是李大钊纪念室,1921年至1923年李大钊曾租住过这两间房屋,从事革命活动。它实际上是一间小套房,外间是客厅,青砖地面,可以看到,正对门口的八仙桌上摆放着李大钊先生的半身铜塑像,桌子南边的长条几上摆着一块展板,上面是李大钊各个时期的照片及他那著名的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他一生的信仰和追求。据介绍,里面的陈设都是按原样布置的,八仙桌两侧摆着两把椅子,西侧是一排柜橱,东西两侧各有一个茶几和两把椅子。里间是卧室,南窗下摆着一张小桌和两把椅子,桌上摆放着两个花瓶;北侧是大炕,上面放着两个衣被箱和一张小炕桌。很难想象,这位曾留学日本,担任北京大学的教授兼北大图书馆馆长的李大钊当年的住处如此简陋,在这间小屋伫立,会被这位第一个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的革命先驱那高尚的品格所震撼,不仅仅是在李大钊纪念室,慈悲庵中还有周恩来、高君宇等革命先驱的纪念室,每一个展室、每一件展品都让我觉得心灵在接受洗礼。

顺着游廊向北走,我们来到了周恩来纪念室,里面展示了1920年8月16日,周恩来领导的“觉悟社”、李大钊领导的“少年中国学会”以及“曝光社”“人道社”和“青年互助团”五个团体的20多名代表在这里召开联席会议的情景,有当时开会时的实景照片,还有五团体成员及领导的介绍,厅内是按当时开会时的场景布置的。

站在云庵桥上,我回首绿树掩映中的慈悲庵,似乎让人感触到当年那涌动过的澎湃的赤潮,近代的陶然亭有着光辉的历史篇章,散发着异样的光彩,是革命的遗址。我们应该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陶然亭公园内南湖、西湖和东湖三湖形成环形水系,周围土丘环绕;亭与园中景物结合,异彩纷呈,相得益彰。游客不劳远涉即可领略各地凉亭建筑艺术和人文景观。人们流连园中,有一种置身江南锦绣之乡的感觉。

                                           2015年5月8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