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克什米尔,曾经有一个小王国,印度是如何把它蚕食掉的?

 覆言 2021-02-20

克什米尔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西部,与南亚次大陆交界的地方。这里海拔较高,地势十分复杂,大部分都是荒芜的山地,也有雪山、绿地相互映衬的河谷地区,风景宛如欧洲小国瑞士。

翻开克什米尔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这一地区的民族、宗教非常多元化,矛盾也十分突出,曾经存在着多个王国,包括迦湿弥罗国、拉达克王国、阿富汗帝国等等。

19世纪初,锡克帝国控制着克什米尔的大片区域,设首都于古吉兰瓦拉,也就是今天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地区。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锡克教人所建立的国家。

不过,根据当时的统计资料,锡克教信徒仅占克什米尔总人口的10%,另外80%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还有约10%是印度教徒。

1845年~1849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通过战争占领了锡克帝国。不过,英国没有直接统治克什米尔地区,而是与查谟的多格拉人(主要信仰印度教)签订了《阿姆利则条约》。

通过《条约》,英国以750万卢比的价格,将这一地区卖给了多格拉人,领土范围西起拉维河,东至印度河,共约21万平方公里,也就是所谓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

我们知道,在英国殖民时期,印度有很多的土邦(Princely state),相当于一个个的小王国,由当地的王公贵族统治,直接受控于英国殖民政府,效忠英王。

有的土邦实力较弱,王公基本上被英国人架空了,手中没有什么实权;另一些土邦的实力较强,王公也就拥有一定的权力。

遭到吞并

1947年8月,由于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对立日益激化,英属印度分裂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新国家。大部分属于印度教的土邦,被划归到了印度;属于伊斯兰教的土邦,则成为了巴基斯坦的一部分。

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情况比较特殊,它处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交界地带,王公哈里·辛格是印度教徒,而大部分的民众则是穆斯林。当时,英国殖民者给了辛格三个选择:

  • 第一,加入印度;

  • 第二,加入巴基斯坦;

  • 第三,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在急剧动荡的时刻,辛格一直没有做出明确的表态,但他倾向于成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并声称要将克什米尔打造成另一个“瑞士”。有属下向辛格建议,应该尽早做出决定,而且不应该独立成为一个国家,否则会被印度或者巴基斯坦吞并,即使独立了也不会存活太久。

哈里·辛格

对于民众来说,占人口大多数的穆斯林希望加入巴基斯坦,而占人口少数的印度教贵族们则希望加入印度。

当时,大多数的土邦都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英军也撤出了克什米尔地区。但是,辛格始终在犹豫。

与此同时,克什米尔地区的穆斯林武装一直在酝酿叛乱,并与刚刚独立的巴基斯坦结为同盟,随后在起义中占领了大部分的克什米尔地区。

迫于无奈,辛格逃到了印度,并正式宣布让自己的土邦加入印度。趁此机会,印度派出军队全面入侵克什米尔地区,导致了第一次印巴战争的爆发。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印度吞并了五分之三的克什米尔地区,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印控克什米尔。在印度的支持下,辛格继续当了5年的王公。1952年,辛格的儿子卡兰·辛格被任命为印控克什米尔的“元首”。

直到1965年,元首一职也被废除了,这个存在了100多年的小王国终于被印度一点点蚕食掉了。今日话题:你如何看这个问题呢?欢迎你的留言和评论。

“覆言”原创文章,受各大平台著作权保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