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不顾一切的“去美元化”值得吗?

 昵称73801462 2021-02-21
俄罗斯不顾一切的“去美元化”值得吗?

最近,有网友提问,2018年是俄罗斯尝试从美元转向其他货币的第一年,俄罗斯就损失了约77亿美元的潜在回报。俄罗斯央行增加了对欧元和人民币等表现不佳货币的敞口,与此同时,它错过了美元6.5%的涨势。那么,俄罗斯的这种“去美元化”的代价值得吗?

实际上,普京去美元化也是迫不得已,由于克里米亚危机,使美国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一直没有停止,甚至还在不断加强。到了2018年3月,在英国发生了“双面间谍中毒案”以后,美国继续加强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例如,俄罗斯很多国有能源公司与政府高管都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当然,作为对美国经济制裁的反映,俄罗斯也做了三件针对美国的“去美元化的”大事:

第一,石油出口贸易的去美元化。近期,俄罗斯最大的石油生产商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宣布将所有用于出口的原油和成品油默认结算货币设为欧元,而不是原先的美元。实际上,俄罗斯如果未来继续还是用美元结算,则贸易双方都要受到美元国际体系的制约,美国的银行体系想怎么制裁你就制裁你,如果不去“美元化”,这种风险是非常大的。俄罗斯不想把自己的经济命脉捏在制裁者手中,这样就处处受制于人了。

俄罗斯不顾一切的“去美元化”值得吗?

第二,俄罗斯通过减持美国国债,而去美元化。俄罗斯在2017年11月持有美国国债1057亿美,元,经过20个月的不断减持,持有美国国债规模约在100亿美元左右。同时,俄罗斯又大量增持黄金。从表面上看,俄罗斯抛售美元资产,增持人民币,错失了美元升值的收益,而且人民币还是贬值的。但同样黄金这一年来涨得很好,俄罗斯人也赚回来了。不过,俄罗斯就算抛光了所有的美国国债,彻底与美国再无瓜葛,但是这样的反制措施,对美国来说毫无意义。

第三,俄罗斯还在近期宣布,明年起该国将以美元以外的货币来借款,而这些货币“不只有欧元,还有人民币”。截至2018年底,人民币在俄罗斯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经从2.8%飙升至14.2%。对于,俄罗斯增加人民币的外汇储备,这主要是其害怕美元指数的大起大落,而人民币汇率相对走势比较稳定。俄罗斯此举倒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

不过,俄罗斯的去美元化,主要是为了本国资产的安全,而对美国影响不会太大,其他国家也不敢积极响应。2018年美国GDP突破了20万亿美元,而俄罗斯GDP只有1.6万亿美元的规模,不及美国经济规模的十分之一。同时,即使俄罗斯持有美国国债规模最高时达到1500亿美元,也不到当时美国国债规模的10%。而俄罗斯抛售了美国国债,马上有日本、英国等国家全盘接纳。

俄罗斯不顾一切的“去美元化”值得吗?

从表面上看,普京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是去美元化,其实普京是害怕在美国的经济制裁之下,若继续实行美元化,很容易被人卡住脖子,是一种保护本国财产的无奈做法。实际上,不管俄罗斯去美元化到何种程度,对美国的反制效果是非常微弱的。在军事上俄罗斯或许还有反击美国的能力,但在经济和金融领域,俄罗斯只有吃亏受气的份。可能去美元化后,俄罗斯经济还能稍微好一些,如果处处受制于美元体系,恐怕俄罗斯人的日子更加难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