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安山文学】柳中平||过年趣谈(散文)

 望安山文学 2021-02-21


过年趣谈



作者:柳中平
    主编:非   


今天大年初七,转眼间过年假期结束了。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生活再次变得紧张而有规律。节后收心投入工作成为第一要务,不只是人要在岗在位,更要从内心回归到积极的工作状态。
自古以来,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很有讲究言辞用语。逢年过节,少不了礼尚往来,更免不了走亲访友,亲友之间互相祝贺的习俗,在春节自然不能少。礼多人不怪,即使礼节过分,也不会受人责怪。但是如果缺少了礼貌,就会被人视为缺乏修养。汉字奥妙多,过年前后用得最多,往往用得不当权当趣事。

“新春”和“新年”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为了增进感情,大家都用到祝福语,尤其是重大和传统节日前后。
春节到了,许多人在网络媒体和各种场合说祝贺新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快乐,其实,这是不对的。虽然农历春节叫过年,也是新年,但在现代,新年专指元旦新年。国家把春节连同元宵、端午、中秋等都当作一个传统节日。性质上和国庆、五一类似,不再有纪年的意义,因此不宜用“新的一年里”这个词。正确的应该说:祝贺新春,祝节日愉快,牛年大吉等。其他的关于新年的一切表达,如新的一年来到了,新年伊始,意思都不准确。
过去,为了欢度元旦,机关单位有的聚餐,有的开联欢会。领导致辞是重中之重。“我代表……,给大家拜个早年。”大家哗哗鼓掌。我想说的是:领导,您代表某某没错,元旦说拜年就有点牵强附会了,拜年是中国人的传统,只能用在春节前后。元旦您要说:新的一年来到了,新年伊始,代表大家祝大家新的一年万事如意、步步高升等。我深以为然,你说的好。


“家父”和“令尊”
春节拜年走亲戚,这种习俗从正月初一,一直到正月十六才结束。这期间,人人都在酒缸里泡着,在美味中熏着,享受着人生的乐趣和亲情的快乐。我们这里的拜年还要讲究顺序,过去是“先看外婆后看姑,长辈看完看丈母”。现在妇女地位提高,那些嫁出去的姑娘们才不管那么多了,都带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从初二开始先回娘家拜年,“看完娘家再看舅,姑父姨父放在后”。
像我们这把年纪大的,春节基本不出去拜年了。关系融洽的亲朋好友,大家打电话互相问候,在一起拉拉呱聚聚餐。聚餐中很注重礼仪,座位顺序除了辈分,还得讲究地位和贫富。你别说这是俗,现实中你比任何人都讲究,在中国这是正常的事。《增广贤文》上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社会要进步,就要尊重那些德才兼备的人。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大致意思是: 看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看到不贤的人要从内心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有年过年,在一次聚餐上,某位朋友请到了一位领导光临,甚是高兴,为了和领导套近乎,端着酒杯敬领导酒时,顺口问了一句:“家父身体还好吗?”弄得领导很尴尬。有人听出了问题,捂嘴笑出了声。这位朋友回到我旁边的座位,愤愤地对我说:“看他样子就来气,他父亲去年腊月生病住院了,我问问怎么了?”拜托了:“家父”是对人称呼自己父亲时所用,尊称别人的父亲,应该用“令尊”才对,你问别人“家父身体还好吗”,人家能不笑啊?


“上联”和“下联”
大年三十为了辞旧迎新,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挂灯笼。朋友发视频给我看,孩子说他把对联贴反了?其实,现在有人贴对联跟以前的不一样,没有那么多讲究了。现在横批写法大多都是从左往右的,上联贴左,下联贴右,左右联反着贴也没错。
如果真要较真儿,右边为大,上联贴在门的右边,也就是说,你迎着门走来,上联是在你的右手边的。下联自然就贴在左边。之所以右边为大,是因为以前的直行书都是从右往左书写的,这规矩就一直流传下来至今。贴对联以对联为主,至于横批是起画龙点睛作用。单位或祠堂还有门柱,贴对联只有上下联没有横批,那就更应该严格遵守规矩,你要再较真,只能说布置大会主席台,你就别掺和了。
怎么分上下联?就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如果那字是仄音(上、去、入声),就是上联,如果是平音(平声),那就是下联。上声和现代汉语中的二声不同,现代汉语中的三四声属于仄声,一二声属于平声。只能说大部分属于平声(阴平),有些还是属于仄声,比如白、国、别等以及数字里面的二声属于仄声。
贴春联的字数和时间也有讲究:贴春联,上下单联字数都是单数,单数象征吉祥,你要问为什么?这里就不累述。贴春联最好在上午贴,把旧春联撕掉,表示破除不好的运,有着除旧布新的意思。民间流传一种说法:春联即为天上的神仙,当撕掉旧联后,就会升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家家户户的情况,希望来年能给民间带来好运。而下午傍晚贴春联时,天神都不在天庭朝堂上了,怎么能给你“上天言好事”?还是那句老话“信则有不信则无”。 


“阖家”和“合家”
过年写贺卡或者发祝福语,免不得要说一些吉利话,我们在发节日短信的时候,都不忘附上这么一句,祝“阖家欢乐”或者“合家欢乐”。但是应该写成“阖家”还是“合家”呢?写错了闹了笑话,岂不是得非所愿。借这个问题,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阖家”与“合家”有什么区别,顺便领略汉字的妙趣。
阖,应该算是一个古体字,读音为:hé。《说文解字》中对阖的解释为:阖,门扇也。《韵会》中的解释为:双曰阖,阖门也。单曰扇,扇户也。就是说,阖指的是宅子中的两扇大门,双门称为“阖门”,单门则称为“扇门”。在古代,普通的住宅都设有厅堂,堂屋通常采用双门闭合的结构,也就是古人所称的“阖门”。阖门闭户,就是说关上了厅堂的双门,表示没有人员进出,全家老少都在。久而久之,“阖门”就逐渐演变成“阖家”的意思,指代全家老少。“阖”也就有了“全部”的意思。
合,亼口为合,读音同为hé。亼,读音为jí,古通“集”,十口相传是古,三口相同为合。所以“合”就是很多口人的意思。合家,自然就是全家所有的人口总称。
“合家”与“阖家”在表意上没有区别,在用法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或者书面表达中,在大家书法作品中,通常要使用符合古意的“阖家”而不是“合家”。在一般的交往中,比较随意的场合或者口语化表达中,就用简单明了的“合家”。逢年过节,如果给领导或者长辈发送贺卡和祝福语,使用“阖家”更能体现出尊敬和庄重。如果祝福的对象是关系较好的朋友,平辈或晚辈的亲戚,使用“阖家”则显得矫揉造作,不如使用“合家”更加贴切恰当。
“阖家”是小家,“合家”指大家族。若你是爷爷辈了,收到请柬上写你名字,并合家统请,则你可以用大车把你家老的少的都带上,去喝喜酒了。若阖府统请,就别自作多情,只带你名下的小家,没必要拉大队人马去骚扰人家了。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柳中平: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人,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爱好文学,曾在多家省市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散文《秋游黄陂湖》在共青团安徽省委、省旅游局、省广播电台举办的“我爱江淮风光美”征文活动中获奖,在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文化与生活》栏目中播出;散文《山茶花》在全国财政系统《中国梦财政情》征文比赛中获奖;散文《不悔》在安徽省财政系统“财政干部幸福观”主题征文活动中获奖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