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特产传说(454)|璧山竹雕:因材施艺,将美刻在竹上

 常心舟 2021-02-21

在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之中,竹为君子,君子如竹。

用竹子创造出的器物数不胜数,比如竹雕,从古至今,受到诸多儒雅之士的喜爱。

竹雕,又名竹刻,源于商周,流传至今,已有千年。

而璧山的竹雕加工工艺,亦发展许久。在中国各类竹雕之中,博采众长,自成一派,是重庆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据史料记载,清末民国初璧山竹雕艺术水平达到高峰,出现了金西厓、朱三松、支慈庵等竹雕大师。后期,璧山竹雕工艺又在传统雕刻技艺的基础上,又创造穿雕、空雕园玄雕技法、程序性刀法和角度性刀法等诸多国内独有的技法。

像是这种以圆雕技法刻制的物件,大多是取竹根为材,根据竹的自然形态进行构思和设计,略施雕镂,使其成为或巧妙、或古朴、或精致,供人观赏的艺术品。这种因材施艺的创举,看似简单,实极难为。不仅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独创性,还要有极为高超的雕刻技术,两者之间必须紧密配合。

来源:映糖SPACE微信公众号、华龙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