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中国,游在中国 图片搜集:苗强文字编辑:苗强后期制作:苗强前 言一张小小的站台票,见证了世间无数场离别与团聚,守望与重逢;寄托了一代代人魂牵梦萦的相思与亲情,惦念与归心,成为漫长岁月里最温暖动人的时光记忆。虎年纪念站台票⬆️ 一方站台 凝聚着无数旅客的离情别绪 也上演过难以尽数的 生离死别的故事 站台票 是旅客接送亲友的情感寄托 也是见证亲情、友情 爱情的无言告白 一方站台票的纸上烟云 总能勾起铁路人绵绵无尽的回忆 站台票串起一部铁路建设发展史 早期的站台票⬆️ 站台票的面值有五分、一角、两角的,代表着各个时期的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电力机车站台票⬆️ 站台票虽小,却浓缩着一部中国铁路车站建设的传奇,也是一部中国火车站发展的简史。动车组站台票⬆️ 站台票除了它的接送站功能外,还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彩图站台票,票面图案有花鸟鱼虫、山川风光等,但更多的还是铁路建设的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铁路大提速纪念站台票⬆️ 如今,中国电气化铁路发展水平已达世界前列,高速铁路发展更是一日千里,技术世界领先,已成为了国家名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站台票 1984年9月15日,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为主题的一套五张彩图站台票正式诞生,这是新中国第一套彩图站台票,发行于北京站。这为以后的彩图站台票推广发行推出了标准和模板,开启了精彩的篇章。中国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突破一千万人次纪念站台票⬆️ ⬆️呼和浩特站 站 台 票 小 史1830年英国开通了从利物浦到曼彻斯特之间的旅游运输线,人们在发售钢箔火车票的同时,还专门印制了带有纪念意义的'送亲月台证',这是站台票的雏形。 中国铁路站台票历史:站台票,又称月台票,用于到车站站台迎送亲友出入车站的凭证。所以站台票的属性是“门劵”,也是中国铁路的明信片。1910年中国东北地区的中东铁路开始使用首张站台票,从那时到上世纪80年代的70年之久,中国铁路站台票一直沿用着与铁路常用客票相似的卡片站台票。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铁路人意识到,迎送旅客出站的票证凭证,还可以承载更多的信息。于是开始从卡片式到大幅彩色画面的印刷品转变,彻底改变了我国过去站台票简陋的模样。1984—1992年发行彩图站台票(现称为试行期间),由于铁道部尚未颁布统一文件,故相关少数铁路局在发行机制上,出现了各自为政现象,发行的少量彩图站台票,无论是尺寸、规格、形式上都显得杂乱无章,同时与全路绝大部分车站沿用的黑白硬板票并存使用。呼和浩特站布局 1992年铁道部发布了(1992)48号《关于改革站台票式样及调整收费标准的通知》文件,目前站台票均印有:铁路路徽和所属铁路局简称,编号、站名、定价、使用说明;纪念站台票则印有'中国铁路'字样,正面采用新颖画面,常为地方气息浓厚的风光等,其观赏性和收藏性得以大幅提升。1993年始,逐渐吸引了收藏爱好者的目光,催生了站台票收藏热的蓬勃发展,据统计全国收藏爱好者已达千万。1998年3月8日,中国铁路站台票联谊会在北京成立;2000年首届铁路站台票展览在天津举办。2005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根据纪念票证为有价证券和面向社会的特征,将原有分散的资源和分布于铁路内部多个主体经营的业务重新整合,成立中铁纪念票证有限公司,并授权其对全路纪念票证实行专业化管理,市场运作重新步入健康有序发展轨道。在谈呼和浩特市铁路站台票之前,必须得先了解一下呼和浩特站的历史沿革。▲上世纪20年代初,蒸汽机车停靠在呼和浩特站。 呼和浩特站,原名归绥站,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等站。1921年(民国10年),归绥站建成启用,为呼和浩特站的前身。▲站房 ▲火车站站内 ▲建国初期的呼和浩特火车站1954年4月25日,归绥市改称呼和浩特市,归绥站更名为呼和浩特站。▲1969年,仿造韶山站建成的呼和浩特站。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呼市车站 ▲旧车站在改造之前,进行了控制爆破。 ▲站房 ▲火车站近景 ▲现在的新站房,非常大气,功能设施也更加符合现代需求。 1990年,呼和浩特站西场建成投入使用,一级三场布置,设简易驼峰一座。1995年10月18日,呼和浩特站落成。1996年,呼和浩特站新站房建成投入使用。1991年4月28日,首列呼和浩特至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的国际旅客列车在呼和浩特站开出,为中国省会(首府)首次开出往来中国以外国家首都的全年定期列车。▲新建的现代化呼和浩特东站呼和浩特站站房设计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 主题突出“草原穹庐、青色之城”的立意。其装饰元素的形态主要以蒙古族盘肠纹、云纹、回纹图案为主, 盘肠是佛教“八宝”之一,也称吉祥结,含有“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事事顺、路路通”之意。盘肠纹样特点是盘曲连接,无头无尾,象征连绵不断和长寿。旧时的呼和浩特火车站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很多市民都在那里留过影。早期的呼和浩特站硬板站台票⬆️ 呼和浩特风光——五塔寺 呼和浩特风光——辽代白塔 草原风光——昭君墓 呼和浩特风光——小召 呼和浩特风光——乌兰夫纪念馆 昭君墓 呼和浩特风光之人大常委会办公楼花卉 金鱼 中国书画之石涛山水画国画 竹 梅(1999年)全套四张之第三和第四赛汗塔拉站(全套四张)草原牧马(1992年) 长城风光(1997年) 长城风光(1997年) 行进在大山中的火车 1997年站台票 草原旅游(1998年) 草原旅游(九十年代)瀑布 1997年瀑布 1997年田野茅舍(1998年) 1998年呼和浩特铁路局建局四十周年(全套三张)呼和浩特市树之油松(2003年)全套三张第三张呼和浩特铁路文化宫(2004年)全套四张 黄花沟(全套四张)第一张黄花沟(全套四张)第二张中国铁路建设成就(2004年) 中国铁路建设成就(2004年) 中国铁路建设成就(2010年)全套六张之第五张景德镇青花瓷2006年(全套六十张)第四十一张景德镇青花瓷2006年 (全套六十张)第四十二张 青铜器2006年(全套六十张)第四十九张 青铜器2006年(全套六十张)第五十张 呼和浩特铁路局建局五十周年(2008年)中国古代瓷器之汝窑(2011年) 中国古代瓷器(2013年)中国风景名胜( 2013年)全套六张第六张中国风景名胜(2013年)全套六张第五张呼和浩特风光之公主府公园全套四张第四张呼和浩特风光之青城公园全套四张第一张集宁铁路文化宫(20007年)全套四张第三张中国风景名胜呼和浩特铁路局成功开行万吨重载货物列车明信片式站台票T2-2009-1-(1-1)大草原号列车 “草原之星”旅游列车(2013年) 结 语这些多彩的站台票,从不同的角度,以图片的形式,展现了呼和浩特市这些年的城市发展和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也向世人讲述着中国铁路的建设发展,展示着铁路运输的辉煌成就,收藏者们以收藏展示、展览等形式传播和讲述着中国铁路史。注:本文所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参考学习研究和欣赏。相 关 链 接 归绥(呼和浩特)老八景之杏坞番红 走马观花游内蒙古博物院 【珍藏版第四辑】呼和浩特老照片100张——消失的记忆 历史记忆——上世纪三十年代内蒙古老照片 三百年沧桑古寺——呼和浩特清真大寺笔者经营的餐饮店 笔 者 简 介苗强,笔名微尘,男,1975年出生于呼和浩特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现本人从事餐饮业。业余时间喜欢读文史类书,还喜欢收藏、养花、研究美食、研究民族学及本土文化。闲时,有时也会写一些小文章抒发情感,遇到心情激动时还会作几首小诗。喜欢文史、收藏、养花和美食的朋友们,想和我共同探讨学习的可扫二维码加微信。⏬ ⏬ 🔽 更新于 2019-07-23 来自作品集美篇精华 打开美篇,阅读剩余100%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