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各种口味异常的辩证论治

 陈潮祖医学论坛 2021-02-21

口味一般是指人在不进食时口中的主观感觉。正常人口中津液润泽,无异常之口味,称“口中和。若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失衡,则会出现异常口味,如口苦、口酸、口甜、口咸、口辛、口腻、口淡、口臭。
口味异常是由于脏腑之气偏盛或偏衰,而致脏腑失和之气上溢于口所形成的口有异味的病证。《医学正传·口病》所说:“夫口之为病……或见酸、苦、甘、辛、咸味,原其所因,未有不因七情烦扰,五味过伤所致。”口味异常临床多见口苦、口酸、口甜、口咸、口辛、口腻、口淡、口臭诸证。
以口味异常为主诉就诊的相对较少,口味异常一般而言只是全身疾病的伴发症状,但它们常常能反映全身病变的本质。
1、口苦
陈老认为口苦一证,是因胆汁分泌过多不能随其水津下行,滞留少阳三焦,随津溢出舌面所致。
其基本病理可分寒热二种
热者:外感、内伤→肝经火郁→胆液生化过盛→渗入少阳三焦,随其水津蒸腾而上→溢出咽舌→呈为口苦兼见舌质偏红,苔呈黄色,脉象弦数。即肝胆郁热所致。此种情况较为常见,常用大小柴胡汤、龙胆泻肝汤、丹栀逍遥散、左金丸等方治疗。
寒者:口苦而舌质淡胖脉象沉缓,则非热蒸胆液上溢,而是脾肾阳虚→气化失常→湿滞三焦→胆液不能随津下行而反随津上溢咽舌→成为口苦。阳虚湿盛所致。陈老常以常用胃苓、理苓诸方利水渗湿治疗。
【病案举例】
杨某,男,8岁,于1992-7-4初诊。
患急性黄疽型肝炎月余,经治已愈。惟口苦未除,饮食不香,右胁下不适,大便干燥,小便色黄味躁,舌苔黄腻,脉弦数。肝功检查无异常,证属肝胆湿热未清,胆液上溢所致,治以清利湿热。处方:龙胆草、木通、青皮、柴胡各5g,焦山桅、生地、黄芩、茵陈各10g。药服五帖,余邪得清,口苦大减,原方再服二帖,口苦已除,饮食倍增。
2、口酸
自觉口中有酸味,甚则闻之有酸腐气味。
大多数典籍责之其为肝之病,《杂病源流犀烛》:“肝热则口酸,肝乘脾亦口酸。”《张氏医通》:“肝热则口酸……口酸,肝胆实热也。”,另外另外饮食过量,过食肥甘厚味之品,食滞不化,脾胃运化失常,腐化生酸,上泛于口也可导致口酸。故口酸病因有如下三种。
肝郁化热,可伴有心烦,咽干,胃脘疼痛,苔黄脉弦数。治宜泄肝和胃,方用左金丸、金铃子散、丹栀逍遥散等。
肝郁脾湿,木郁辱土,可伴有脘腹胀闷,舌苔白腻不化。治宜化湿泄浊,方用小柴胡汤+平胃散若寒象明显,则宜选吴茱萸汤以温降之。脾虚明显者,可柴芍六君子汤。
饮食积滞,此种口酸为酸腐之味,可伴有胸脘胀闷,暖气臭腐,苔根白腻。治宜消食导滞。方用保和丸
【病案举例】
杨某,女,46岁,农民。患者素有肝胃气痛。经中药治疗,胃痛已减。近日来,自觉口内有酸味,牙齿亦感酸浮,脘闷胁胀,嗳气纳少,舌苔薄黄,脉弦有力。证由所敛。胃与脾相表里,脾气上通于口,而出现口酸等证。治拟泻肝和胃。
吴萸3克,黄连2.5克,山栀5克,黄芩5克,枳壳5克,木香5克,甘草5克,茯苓10克。
3剂煎服。
另用丹栀逍遥丸,早晚各服9克。药尽,口中酸味减少,胁胀亦渐轻,食纳增加。宗原方又进4剂,口酸已除。
 3、口甜
口甜又称口甘。《内经》称为脾瘅。是指口中有甜味的感觉。多属脾胃湿热所致。《寿世保元》云:脾胃湿热口甘。
《素问·奇病论篇》云此五气之溢也,名日脾痒,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证见口内有甜味,饮白水亦甜,或甜而夹酸,兼有脘闷纳减,小便短赤,舌苔厚腻或淡黄腻,脉濡滑等。按《内经》治之以兰,治以芳化之药。
热重于湿者,用泻黄散加减。药用山栀、石膏、藿香、防风、甘草、佩兰等。
湿重于热者,为脾虚水湿内停,浊饮上犯所致的,可用香砂六君子、胃苓汤加减。
【病案举例】
邱某,男,54岁,20051014日初诊。患者自觉口甜20余日,伴中上腹隐痛,饥饿时胃脘嘈杂,食后即有便意,大便每日2次,质软;舌红、苔黄腻,脉细弦。经胃镜检查,确诊为糜烂性胃炎。此口甘属脾胃湿热,治疗当泻脾胃伏火。方用泻黄散原方
防风12g,藿香12g,山栀15g,石膏12g,甘草10g7剂。
二诊(1021日):患者服药2剂口甜即消失,胃痛亦减轻。
 4、口咸
是指不吃咸味食物,而口中自觉有咸味,或时有咸味痰涎排出。现代医学认为口咸由于唾液中钠、钾、钙、镁含量增多所致。中医则认为口咸与肾虚及寒水上泛有关。王冰曰:“凡物之味咸者,皆水气之所生也。”五脏各主五味,咸为肾之味。
久病及肾,肾阴亏虚,虚火上炎,煎灼肾液,肾液上乘可引起口咸。所以《张氏医通·七窍门下·口》说:“肾热则口咸...肾液上乘也”
另外肾阳虚气化无力,不能主水,寒水上泛于口也可见口咸。
肾阳虚水湿泛滥的以温肾阳制水湿为法,以金匮肾气丸加减,使水气下渗而肿消,口咸也自然消失。
肾阴虚肾液上乘的以滋肾阴降虚火为法,以知柏地黄丸加减;
【病案举例】
芦某,男,42岁,工人。口中有咸味已日久,吐涎沫亦发咸,未经治疗。伴有头晕,腰酸,身倦乏力,舌淡红,苔稍黑,脉细。证属脾肾两虚,脾气不足,肾气亏弱,阴液上泛,而致口咸等证。治拟补肾健脾。处方:大熟地15克,山药9克,山萸肉9克,泽泻9克,丹皮9克,茯苓9克,党参9克,甘草5克。服药8剂,口咸已除,黑苔亦消。又进3剂,诸证渐愈。
 5、口辛
 指口内有辛辣味,或舌体麻辣,肺热胃火的证候,多见口辣。肺居上焦,其位最高,与口相近。肺热壅盛,上蒸于口,致口味辛辣。伴咳嗽咽干,咯痰黄稠,舌苔薄黄,脉滑数等。治以泻肺清热。常用泻白散之类。药如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粳米。若肺热者,加黄芩、山栀;咳吐脓臭痰者,加鱼腥草、芦根、冬瓜仁等。如胃火上炎而引起的口辣,可用清胃散清泻胃火。
【病案举例】
张某,女,29岁,农民。经常咳嗽吐黄厚痰。数日来口中麻辣发烘,如吃辣椒样,口唇及舌均感麻辣。舌质红,苔微黄,脉弦滑。乃肺有蕴热,热蒸于口,故口味有辛辣感。肺热累及心脾,则唇舌麻辣。治拟清泻肺热。处方泻白散加减: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黄芩6克,甘草5克,山栀6克,芦根30克。服药4剂,口辣味渐减。宗原方再进3剂而愈。
6、口腻
指口中粘腻,滞涩不爽,甚则食不知味。口腻多由湿热所致,《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说“如口中自觉粘腻,则湿渐化热。”口腻在临床上多伴有舌苔厚腻及其他口味异常。如粘腻,多为脾胃湿热,粘腻,多属肝胆湿热
脾主运化水湿,为胃行其津液。脾胃湿热多由于恣食油腻肥甘之物,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蕴久化热,湿热上蒸于口,而致口舌粘腻,味觉不佳。临床还伴有口渴不欲饮,脘腹胀满,胃纳减退,大便溏,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症。
治宜清热化湿,方用藿朴夏苓汤加减。药用藿香、厚朴、制半夏、茯苓、苡仁、泽泻、蔻仁等。若恣食生冷瓜果,寒湿困脾也可产生口腻,用平胃散加减,以芳香化浊、健脾燥湿。肝胆湿热则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食肥甘,湿热内生,湿热蕴阻肝胆所致。临床常伴有胁肋灼热胀痛,口苦泛呕,大便不调,小便短赤,或见寒热往来,身目发黄,或外阴瘙痒,带下黄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治宜清热利湿,可用龙胆泻肝汤及小柴胡汤加味治疗。
【病案举例】
××,女,10岁,于1991212日初诊。春节之时,常食油腻肥甘之品。近2日来,口中粘腻,食不知味。口渴不欲饮,大便溏,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证属饮食不节,脾失健运,聚湿生痰,郁久化热,湿热上蒸所致,治宜清热化湿,方选藿朴夏苓汤加减。处方:藿香、制半夏、茯苓、苡仁、泽泻、六一散(布包)各10g,蔻仁2g(后下)、川朴4g。上方服3剂,口腻不明显,饮食见增,大便正常。原方又进2剂,遂愈。
7、口淡
亦称口淡无味,是指自觉口内发淡而无法尝出饮食滋味。现代医学认为,维生素、微量元素如锌等缺乏,蛋白质、热量不足,可以使味蕾敏感度下降而出现口淡无味。中医认为人之味觉,与脾胃有关。《灵枢·脉度篇》云:“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脾胃虚弱,运化转输失职故可见口淡,多伴有神疲短气,脘痞腹胀,便溏,舌淡苔薄,脉缓弱等症。治宜益气健脾和胃,方选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加减,药如党参、白术、柴胡、木香、砂仁、黄芪等。若阴寒内盛,则须在健脾益气方中加入温运脾阳之品,如附子、干姜等,或以理中汤加减。临证又有外感风寒而现口淡者。是由于外寒逼肺、反侮脾土所致。则需温经散寒、疏解感冒为治,使脾气得伸,胃气得复,而口淡自愈。
【病案举例】
张某,男:52岁。198878日初诊。自诉1个月来食糖不知甜,食醋不晓酸,疲乏无力,胃脘痞胀,纳呆便。2年前曾作胃镜,诊为胃窦体浅表萎缩性胃炎。曾服用胃萎灵2个月,症状好转后停药至今。诊见面色不华,苔薄白、舌质淡胖,脉细弱。辨为脾胃气虚,失其健运。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药用党参、白术各30g,白茯苓、制半夏、陈皮、白蔻仁各10g,生黄芪40g。药进10剂后纳增,精神转佳,大便成形,口辨五味。 
8、口臭
口臭是一个常见症状,俗称口气重。不注意口腔卫生,长期不刷牙漱口,食物残渣在口腔中发酵可以引起口臭。口腔炎症性疾病,如牙周炎、龋齿、口腔溃疡等也会引起口臭。口臭还可能与消化机能失调有关,因消化机能失调可使唾液成分呈酸性,有利于细菌的繁殖而导致口臭。对于上述原因的口臭,注意口腔卫生,早晚餐后刷牙漱口以及治疗口腔本病后一般可自行消失。
但也有口腔中无炎症,刷牙漱口仍然口臭的患者。中医认为这大都由于胃中积热所致,正如《温热经纬》中所说:口中臭气,令人难近,使非毒火熏蒸于内,何以口秽喷人乃尔耶《张氏医通·七窍门·口》认为年高水弱,奉养太过,厚味及服食补阳药痰壅气浊可致口臭。
治宜清胃为主。可选用清胃散加减治疗。
【病案举例】
××,女,11岁,于1992-5-20初诊。平素喜食香燥辛辣之品,近一周来,口奥不已,晨起尤甚。伴左侧上部牙龈肿痛,渴喜凉饮,大便秘结,二日未行,小便色黄,舌红苔腻,脉数。体温37.9℃,曾肌注青霉素治疗无效,乃由胃腑积热,火气上攻所致,治当清胃泻火,方选清胃散加减。处方:生石膏30g(先煎)、川连2g、当归、丹皮、生地、生大黄(后下)各10g,升麻5g。药服二剂,泻下稀热大便,口臭减去七八。仿原方化裁,继进二剂而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