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固始“八大怪”

 ★清馨齋★ 2021-02-21

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南端,豫皖两省交界处,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地处江淮西部,淮河南岸,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气候区,气候学上的0℃等温线压境而过,是我国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气候湿润,雨量丰沛,四季分明。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称。

第一怪:白水煮鹅浇汁卖

固始鹅块以固始鹅为原材料,以8个月以上老鹅为佳。活鹅宰杀洗净后,加清水整只白炖(锅内可以放葱姜去腥),煮熟后,捞出备用。取锅加鹅油、葱(当地火葱为佳)、姜、蒜、干红椒适量(根据自己的口味)炝锅,再加鹅汤、盐等熬成汤汁。食用时将整鹅切成小块,浇上汤汁(咸淡自己把握)即可。其汤色鲜美,肉质鲜嫩。相传是隋朝皇宫御宴最受欢迎的美食。

固始鹅块,既有北方炖菜(白煮)的粗犷,又有南方菜式的精细(汤汁精心调配),同时又保持中国节俭优良传统,可吃多少切多少。当然,另外一层,旧时人们生活水平低,很难吃到肉食,一有肉类食品,不敢浪费。最初的固始鹅块,在城关街头以提篮按块卖的形式出现,一来可以给家庭条件不好,又想吃肉的人解馋;二来可以尽快卖掉鹅块挣钱养家;三来避免奢侈浪费。‍

第二怪:裙子棉袄同穿戴‍

固始由于气候特殊,所以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称。昨天艳阳高照,温度十几、二十多度,今天可能一夜风雨骤冷,温度近零,明日又可能晴空万里,温度一路攀升。所以固始人常常有穿秋裤、脱秋裤来回折腾之苦,街上也常出现裙子、棉袄、大衣等各种混穿的怪现象。“我在北方穿着貂,你在南方露着腰”,在固始,可同时出现貂和腰,不要以为稀奇!

第三怪:猪皮制成一道菜‍


皮丝相传是明朝末年古蓼城(今固始县城东北蓼城岗)“满堂春”菜馆的掌柜创制。清咸丰年间,祖籍固始的巡抚吴元炳以此特产进贡朝廷,受帝王后妃喜爱,“固始皮丝”遂被列为贡品。如今的固始皮丝已不单单是只出现在市民餐桌的食品,而是已成为固始特产之一,并已扬名四海。‍

洁净的猪肉皮经过浸泡、去脂、片皮、切丝、晾晒等多道工序加工成干制品。做菜时,将油烧热,取适量入锅,膨开后迅速取出,放入开水锅内,加少量碱,中火煮5分钟,取出,再用清水先洗后煮,直至皮丝松软无油。发好后的皮丝可做成“ 鸡蛋皮丝 ”、“肉松皮丝”等20多种菜。

第四怪:萝卜当作水果卖

固始萝卜明清时期即为贡品。圆柱形,青头占2/3以上,入口脆嫩,味甜多汁,营养丰富,生食脆甜而无渣,被誉为水果型萝卜,很多人将固始萝卜买回家当水果吃。

清代河南唯一状元吴其濬(固始籍)所著《植物名实图考》专著中,对固始萝卜种植有详细描述。

1999年,在全国第三届优质农产品博览会上,央视、人民日报等多家知名媒体对固始萝卜先后报道,由此名声大振,家喻户晓,远销祖国大江南北。固始也先后获得“河南省名优萝卜之乡”、“中国名优萝卜之乡”、“中国萝卜之乡”称号。2011年,固始萝卜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第五怪:经济一半打工带‍

固始县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县、务工大县。拥有近180万人口,其中长期在外务工的人口约有70万,差不多每3个固始人就有1个人在外务工。大量的务工人员给固始当地带来了每年超百亿元的经济收入,这在河南省十个直管县中排名第一。如今,随着年轻人的大量外出,人口大县也常出现“招工难”的问题,大有“打工大县没人来”,让人尴尬!

第六怪:巴车连接固始外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出行的工具也跟着发生变化,从步行到车马,再到机动车,固始人的出行工具也在不断改变,然而,至少有20多年一直停留在巴车时代。因为没有高铁、飞机,所以高效快捷的出行方式只能于固始人无缘!

勉强有一个火车站,离县城70多里,还是位于固始最南边宁西铁路的一个三等站。再说宁西铁路是东西方向的铁路干线,虽然途经五个省区,总长1085千米,但与人们常说的“南来北往”毫无牵连,向北有中国政治中心北京,向南有中国经济大省广东,与全国政治、经济全不沾边且又远离一干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县城,其状况可想而知!更可悲的是,连到省会郑州的列次也没有,一堆全国一线城市更不消说了,前面说固始拥有70万外出打工的大县,据说郑州大约10万、北京大约20万、苏州大约10万、广州和深圳不知有多少万,想来至少也有10多万吧,这些固始人务工集中的地方,除了苏州不知啥时有了一列车次,上海也有了两个车次外,其他地方一个也没有。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不上的固始站,只有被冷落、吐槽和无奈的一声长叹!

只有巴车的固始,巴车也就成了固始人出行工具的标配,只是这个标配时代还要持续多久,个中艰辛唯有固始人清楚!好在呼喊多年的京九高铁,依稀有报道说要在固始设站,但究竟真假,又在哪设,是否会是下一个固始站或者一场梦?未为可知!权当一个期盼!‍

第七怪:和尚尼姑在一块

位于固始县陈淋子镇境内的西九华山,半山腰有一座寺庙叫妙高寺,寺庙旁边有个尼姑庵叫鹿鸣庵。妙高寺历史悠久,始建于约1400年前的隋末,盛于明清,是地藏王菩萨在中原地区的第一道场。前有南天门,后有藏王府、华岩寺、鹿鸣庵相辅为左右两翼;巧妙的构成一处三院一体、僧尼合寺的佛门圣地。

相传若干年前,西九华山脚下住着一户家境较为殷实的申姓人家,男主人名叫申家福,夫妇俩年老无子且远门近亲也无可继之人,便将所有田产变卖入庙,作香火之资。男人出家妙高寺为僧,女人出家为尼。后来的鹿鸣庵实际就是尼姑庵,大约建于600年前。自此开创“僧尼合寺”佛门新篇,堪称佛教界一大奇观,但更令人称奇的是寺庙有块碑,碑上方有一个醒目的“佛”字,佛字下行小字“十方僧尼二普同塔”,由此可知这是一座僧尼合葬墓,后世弟子为纪念申氏夫妇功德,将二人死后葬于一块。“僧尼合葬”现象在我国佛教史上尚属首例,如今,合葬墓还在寺内比丘尼塔林中。‍

第八怪:所有褒赞“俏巴”代

“俏巴”是固始当地方言。所有表示漂亮、好、美的含义的词语,固始人喜欢用“俏巴”来代替。比如:长得漂亮或帅气,可以说,她(他)长的真“俏巴”;事情做得棒,可以说做的“俏巴”的很,如此等等。

由于“俏巴”一词在当地极为流行,再加上这里美丽的山水、质朴的乡亲、地道的美味,“俏巴县”便成了固始县别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