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虹野:伦理本位社会与社会分配方式的关系(一)——农村家庭和族人之间伦理关系与分配方式

 虹野小书馆 2021-02-21

虹野:伦理本位社会与社会分配方式的关系——农村家庭和族人之间伦理关系与分配方式

虹野/文

伦理本位社会是以亲疏远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交往基本上是处于亲朋好友这样一个封闭的圈子之中。而维持这样的社会关系一定会有物质基础作为支撑,这就需要考虑到伦理本位社会的分配方式。

伦理本位社会基本上是以家庭、家族作为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进行小农、小商、小工,家人、族人相依为命。小农、小工、小商劳动所得的物质分配则是以家长、族长为中心按照其远近亲疏进行分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配的两个方向:一个是方向是家人劳动所得归家长所有;另一个方向则是家长再把家庭劳动所得按照亲疏远近给家人或亲友进行分配。而族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相对家庭则显得比较复杂,毕竟族人之间并没有一个经济共同体,也不可能像家庭那样把劳动收入都缴纳给族长,而后根据族长亲疏远近进行分配。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物质基础,以族长为中心的伦理本位社会是无法稳定下来的。所以伦理本位社会在农村就会有族长发起、组织族人之间的红白喜事以及对困难族人的救助,在这个过程中,族人之间通过各自亲疏远近的关系财产无形中进行了一次分配。显然根深叶茂的族长以及子孙后代繁茂的人家在这个过程中受益较大,自然而然成为族人的中心。即便是当前,如果某地红白喜事风俗比较发达的地方,其族人观念就越强。而且在伦理本位社会,多子多福自然而然成为风尚。

要观察一个地方社会伦理本位的强度,可以通过当地红白喜事红包大小以及规模即可知道一二。

如果说家人和族人是以来血缘关系以及好友的情感以及按照亲疏远近的分配方式来维系伦理本位社会,这是很容易达到的。可是如果放大到通过伦理关系来维系一个国家政权的稳定,那就很不容易了。这种亲疏远近又是通过什么来维系的呢?又是什么的物分配方式来系的呢?(未完待续)

虹野: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