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不能与时代文明“脱钩”

 虹野小书馆 2021-02-21

教育不能与时代文明“脱钩”

文/虹野

8月25日,山西省范亭中学官方网站发布的一条《范亭中学严禁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动真格》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争议。其中“范亭中学学生管理十不准”中的“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一经发现立即摔坏或抛入水桶,同时不允许学生穿奇装异服,发辫不得超过21厘米,一经发现,立即劝其剪短”,成为争议焦点。

看到这个消息之后不禁再次感受到教育落后于时代的观点,在“鸿蒙系统”已经公布使用、5G已经开始布局,在我们的“智慧课堂”四处开花之际,我们的学校竟然还在“抵制”可能会影响学生几百年前知识的考试成绩的“手机”?这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对互联网一无所知、裸奔进入大学之后再与世界上其他熟谙互联网学生进行竞争吗?这与学生与国家来说,都是影响深远的。

当今世界的竞争除了科学技术等知识方面之外,还有制度等软实力的竞争。我们看看我们的学校校长毕业典礼所言:“为了你们这一届,我可谓是煞费苦心,采取了好多措施,有些可能不近人情。监控单我每天签字是从你们高一的时候开始的,手机的禁令是从你们高二的时候开始的……”

“监控”、“摔手机”,愈演愈烈的“剪头发”,暴力、野蛮、专制充斥于学校管理,谁能说明一下为什么21cm以下的发辫才是最美丽的?谁能说明一下肆意损害他人财物是什么行为?我们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里面也没有这样规定吧,我们的其他法律也没有这样规定吧?这种为所欲为的明显违法的管理手段将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什么?将给我们未来社会带来什么?让我们的学生未来也可以随心所欲的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剥夺他人的财物和审美吗?

更为诡异的是,8月28日上午,原平市互联网新闻宣传中心官方微信公号“原平之声”发布范亭中学的声明,称前述学生行为规范是在调研、座谈、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依据相关规定研究制定。规定出台后,学校与班主任、学生、家长在开学前签订了四方协议书。

似乎有了协议,就可以使用暴力、野蛮的方式变得“合法”起来了。但是我们必须科普的是,任何协议都不得违法法律。更何况学校和学生、家长签订的协议与“城下之盟”有何区别呢?

时至今日,文明脚步不可阻挡,但是教育界却依然不少人在努力与时代文明“脱钩”,把“暴力”、“野蛮”、“专制”引入学校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是心情舒畅了,可以为所欲为了,确实能够达到想要达到的目的了,却忘记了教育的初心,与文明渐行渐远了。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Fashion

还有其他选择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