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招破解家长对校园欺凌的担忧,但避免“被欺凌”变成“欺凌者”

 虹野小书馆 2021-02-21

面对校园欺凌,孩子的选择比家长的选择要少得多


文/虹野

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是家长心中的死结,本来以为最为安全的学校却也存在灰暗。担忧之余,很多家长四处请教,面对欺凌孩子怎么办?

面对欺凌,打回去?

看到一些文章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常常轻飘飘的给出一个方案:打回去。似乎自己家孩子是霍元甲,能够轻易把欺负他们的人打的“抱头鼠窜”似的。为了回应这种质疑,这些文章往往加上一句:加强锻炼,保证能打回去。似乎这些经常欺负别人的学生不会锻炼身体似的。有人说,让自己孩子疯狂还击,让欺凌者害怕。想一下,让欺凌者害怕的孩子在别人眼中会是什么样子?是不是也变成了欺凌者?关键是让孩子疯狂,这本身就是一个疯狂的想法。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面对校园中的欺凌,我们不能简单地应对。就好比在工作中上司给你穿小鞋,你怎么办?你也撂挑子给上司甩脸子?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虽然没有形成社会中的森严的等级,但是也出现了这种苗头。只是学生之间的等级还是遵循“丛林法则”,身体强壮者居于食物链顶层。当孩子在学校面对欺负的时候,他们的选择其实要比家长面对上司刁难选择要少的多。

面对欺凌,孩子无法躲避

如果自己家孩子没有一个强壮的身体,或者没有强壮身体的人罩着,被欺负几乎是一个必然的事情。家长面对上司的刁难,还可以有辞职、申诉等等反制措施,而孩子在学校里面几乎无法逃避。

不上学?这个想都不要想。每当家长发现孩子不想上学的时候,一定是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但是家长往往会忽略这种异常,反而棍棒交加赶孩子去学校。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去给老师告状?其实在老师眼里,孩子之间的“冲突”和“欺凌”根本分不清,即便是分清楚了,认定别人欺负你的孩子了,批评几句又如何呢?反而会换来欺凌者更加持久的报复。

怎么办?很多家长更加迷惑

锻炼身体,减少被欺凌的概率

其实,锻炼身体虽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不失为一种减少被欺负的方案。因为孩子之间的欺负主要是看身体差距带来的风险,毕竟人的身体素质是有极限的,即便是喜欢欺负他们的学生身体再强壮,只要自己家孩子身体素质也很好,他们自然就会评估一下风险而选择更加弱小的人。当然这只是减少风险,并不能避免。甚至自己家孩子身体比喜欢欺负别人的学生身体强壮,也很容易被他们结伴欺负。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其实我们发现欺凌者从来都不是“孤单”的,他们总是成群结队的。而被欺凌者往往都比较孤独,缺少朋友。这个时候家长就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甚至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圈子。这就是传统上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的处世准则。只是这个时候需要提防的是自己家的孩子不要变成欺凌者。另外还要注意老师的抵触,因为老师看到成群结队的学生,一般都会认为是“坏孩子”,要欺负他人。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不要让“被欺凌”变成“欺凌者”

其实,当孩子拥有了自己的“势力”的时候很容易变得“张狂”,在鼓励孩子交朋友的时候,还要注意告诉孩子不要欺负弱小的社会规范,以免让家长从“被欺凌”的担忧变成“欺凌他人”的担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