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的职业发展空间到底是什么?

 虹野小书馆 2021-02-21
  • 中小学老师的职业"天花板"

前几年,中小学教师可以评正教授了,被誉为终于突破了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副高,似乎应该是一片欢腾。几年过去了,发现"正高"又成为了新的"天花板",评上正高的又丧失了"向上爬"的动力。当然对于那些连副高都没有希望的老师来说,更是早早迷失了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

如果按照"层级"的方式来设计教师职业发展,职称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如果不设计"关卡",老师们很容易就"爬上去"了,那时候就会没有"向上爬"的动力了。如果关卡过难,或者有总量限定,很多"爬不上去"的人也会丧失"向上爬"的动力。在层级制度中,如果层级不够多,员工往往在职业初期就基本上可以看到自己能过爬到的"高度",有了心理预期的层级之后,就不再努力"向上爬"了。

教师职称一共五级,绝大多数停留在一级教师,所以很多老师早早就放弃参与职称的评定了。如果设置过多的"层级"比如说30级,这基本上就等于是按照教龄"往上爬"了。

教师职称的层级设计一度让很多人把职称当作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同样层级制度带来的问题也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位老师。从教育宏观

视角来看,和其他层级组织一样,教育层级也总是把老师晋升到不适合发挥其才能到岗位,我们发现高层级的老师似乎并没有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甚至很多老师晋升到高级教师之后去看大门去了。

  • 中小学老师的职业发展到底是什么?

职称层级带来的问题已经深深困扰着几乎每一位老师,甚至弄不清楚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到底是什么?是为职称而进行教学,还是为教育而教学

老师的职业和其他职业不是非常一样,其他层级变化更多的是从创造的价值相关,教师职业创造的价值很难进行比较,但是老师的专业能力总是随着年龄增长、经验丰富而越来越高。但是相应的劳动报酬以及专业能力的认可却被职称层级太少所限制。这种专业能力的提升与劳动报酬的分离,几乎让所有的老师都意识不到专业能力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所以很少有老师会去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多的是按照过去的老师教自己的方式再教现在的学生。

  • 教师的进步就是教育的进步

现在很多老师都说自己培养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才",似乎推动社会改进是学生在未来做的事情,几乎很少老师想到社会的进步总是在当下进行的,总是认为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就是教育的进步。却忽略了老师的进步就是教育的进步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发展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没有发展的"天花板",唯一的弊端是教师专业发展在老师的职业中几乎没有任何直观的反馈,无法得到学生、家长的尊重,也无法在劳动报酬中得到体现,以至于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实行最低端的教学方法(灌输、拼时间)才得到那些不懂教育的家长的"理解"和"认可"。因为绝大多数家长们只知道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甚至还有不少家长把集中营的管理当作严格要求而得到吹捧。

老师的专业性在实际教学中几乎没有得到最基本的尊重,甚至教师的专业知识根本无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教育中"反智主义"盛行,拙劣的教育教学方法泛滥。老师也没有办法得到进步,甚至是没有必要进步。

当然,老师作为知识分子,还是应该看到普通家长无法看到的现象,主动的改变自己,进而改变教育。


作者:虹野

编辑:虹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