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全解》之渐卦(一)

 遥想呼应 2021-02-21
《周易全解》之渐卦(一)

渐 艮下巽上

《序卦传》说:“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渐是进,止的结果必有进,这是屈伸消息之理,所以艮卦之后次之以渐卦。渐是进,但不是一般的进,而是渐进。渐进亦即缓进。缓进,也不是一般的缓进,而是有次序的缓进。渐进之所以缓,不是因为别的,仅仅因为进而有序。简言之,渐是不越次序因而缓慢地进。这一卦之所以名曰渐,从卦体上看,是这样的:为卦艮下巽上,木在山上,木因山而高。木之高是有根据的,不是偶然的,恰像进而有序,故名曰渐。

渐,女归吉,利贞。

《易》六十四卦中有四卦借用夫妇和男女关系讲哲学道理。这四卦是咸、恒、渐和归妹。同是讲夫妇、男女关系,又各有不同的侧重。咸与恒主要讲个体家庭中的夫妇关系,渐与归妹则侧重在女子出嫁的问题上。其中恒与渐更重夫妇之义,咸与归妹更重男女之情。因此四卦的取象不同,卦义也不同。

渐卦取象“女归”,亦即女子出嫁这个具体事物以揭示做事应循序渐进的卦义。这就与咸卦之“取女”不同。“取女”,是男子娶女,“女归”是女子嫁男。“取女”与“女归”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然而咸卦卦辞取象“取女”,是讲天地万物相感通的道理;渐卦卦辞取象“女归”,则是讲事物循序渐进的规律。为什么说“女归”能够说明事物循序渐进的规律呢?因为古代女子出嫁不是想办就可以办的事,它必须有媒介,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个步骤,缺一不可。依照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出嫁,是正常的、合礼的,因而也是吉的。

女子若不按这个过程完婚,便是私奔了。私奔是不会吉的。世间循序渐进的事物很多,为什么渐卦偏偏取“女归”之象呢?这是因为“女归”是生活中最常见,最能为人们所理解的循序渐进的事物。

《周易全解》之渐卦(一)

“利贞”一语“贞”字是关键。“贞”字在《易》中的基本义是定,引申义是正。由定的坚定不移,固守不变而引申为坚持原则,坚守正道。“利贞”一语在《易》中大体上有三种含义。一、是戒辞,如损之九二,处阴居说,有不正之嫌,曰“利贞”是告诫它务必注意守正。二、说明事实,有的事是因,贞是果,曰“利贞”实际上是说某事利于贞,如大畜卦辞“利贞”,是说大畜这种事情有利于贞。三、有的贞是因,事是果,曰“利贞”实际上是说由于贞而有利于某事的实现。渐卦卦辞曰“利贞”即属于此种情况。渐卦取象“女归”,“女归”这种事情其本身就是贞正的;由于“女归”有贞正的特点,所以实行起来必吉。

渐卦与下一卦归妹都是讲女子婚嫁的,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简单地说,它们反映的是古代女子嫁人的两种情况。渐卦讲“女归”,是一种正规的、典型的婚嫁,男方通过媒介及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步骤将她娶过去做妻即正夫人。女子的这种婚嫁,反映的事理是循序渐进。

归妹卦讲“归妹”,“归妹”反映古代女子婚嫁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即侄娣制度。侄娣制度是怎样的一种制度呢?《公羊传》庄公十九年说:“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一聘九女,诸侯不再娶。”《公羊传》隐公七年又说:“叔姬归于纪。”何休注说:“叔姬者,伯姬之媵也。至是乃归者,待年父母国也。妇人八岁备数,十五从嫡,二十承事君子。”根据《公羊传》的记载和何休的解释,我们知道,诸侯一生结婚一次,一次娶九个女人。九女中有一个是嫡妻即夫人。嫡妻的妹妹或侄女也要随着嫁过来两位。若当时年纪太小,就等到十五岁时嫁过来,二十岁时与那位诸侯过夫妇生活。这两个女人就叫侄叫娣,也叫媵。诸侯从一个国里娶一位夫人和两位侄娣,另外两个国还要主动嫁过来两位女子,这两位女子也叫媵。每位侄还要有两位侄娣随着嫁过来,年纪太小也要待年于父母之国,待到十五岁成人时嫁过去。诸侯一娶九女,九女中有六位侄娣。侄娣随从姑姊嫁给同一个男人,这就是侄娣制度。侄娣的婚嫁与嫡相比有两点不同之处:一是由于年幼,嫁期往往拖后;二是没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等过程,到时候主动给人家送过去就算完事。归妹卦说的正是侄娣的这种婚嫁。侄娣的婚嫁是原始社会群婚制的遗迹,为当时社会所认同,因而是合于礼的,与私奔不同。但是它与嫡的典型婚嫁方式也不一样,它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归妹这一卦恰是从侄娣婚嫁的这一特点上取义。它既有不循序渐进的不好的一面,又有为当时社会所认同的合礼并合理的一面。

《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止而巽,动不穷也。

“渐之进也,女归吉也”。渐有进义,但是渐不等于进。渐与进的关系不同于晋与进的关系。晋就是进,而渐不是进,渐只是进的一种情况。说“渐之进”,说明不是别的进,是渐之进。“渐之进”,要害在渐字上,它强调的是渐不是进。渐之进,能够做到“女归”那样稳妥有序则吉。

“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止而巽,动不穷也”。这几句话都是解释“利贞”,为“利贞”一语找根据的。渐与归妹是反对卦,归妹之二、三、四、五爻皆不得位,现在归妹之下体兑进而成为渐卦上体巽,于是二、三、四、五均得位,而九五不但得位,而且得中。因为进得位,所以九五以刚阳居阳位又得中。九五刚得中,就是往有功。“进以正”以下,含义与“进得位,往有功也”相同。含义相同,却又重申一次,是为了强调渐卦之所以利贞,是因为二、三、四、五诸爻得正位,九五更得中,“进以正”,其实就是“进得位”;“可以正邦”,其实就是“有功”、“以正”和“得位”的根据。“有功”和“正邦”是“以正”和“得位”的效果。“其位”指五,居五的是阳爻,故曰“刚得中”。强调“刚得中”,是恐怕人们误认“得位”是六二柔得中。

渐卦艮下巽上,故云“止而巽”。下止则凝静不躁,上巽则欲动不急,恰有渐之进的气象。渐之进,也是动不穷的意思。因为得正,因为刚得中,所以能够把渐之进的意义很好地发挥出来,故云“利贞”。

《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山上有木”,木因山而高,其高有因,是有渐义。君子观渐之象,以居贤德善俗。贤字可能是衍文。居,积。德是君子自身的品德修养,俗是社会的风俗风气,一个是修己,一个是化俗,做好这两件事都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设想一朝一夕见成效。既然居德善俗皆须以渐,人们就应该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以成其大。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渐卦卦辞取女子婚嫁之象,而诸爻爻辞皆以鸿取象。鸿即雁,是一种水鸟,其性群行有序,往来以时,以切合渐的意义。雁有别有序,所以古代婚礼用雁。婚礼用雁,雁在人们的观念中便与女归发生联系,因此渐之诸爻取鸿象。

干是水边,距水最近的地方。“鸿渐于干”,雁群栖于水中,现在到了飞往远方的时候了,但是鸿雁这种禽鸟飞行有先后次序,它绝不一下子飞出好远,它的飞有个渐的过程。初六居于最下,又是阴柔软弱之才,而且上无应援,不具备一下子远飞的条件。它只可渐于水之干。渐于水之干是最适宜的。

“小子厉,有言,无咎”,小子,年幼无知的人。年幼无知的人目光短浅,能见眼前的事,不能见久远的事。它看见鸿渐于干,就发怨言,抱怨鸿本可以一下子飞出老远,却飞于水边即止。不过,“有言”也无妨,鸿渐于干是正确的,没有过咎。

《象》:小子之厉,义无咎也。

小子厉无咎,是义无咎。小子想的是表面道理,而初六所为则是根本正确的,符合渐之义。初六在下,所以要进;初六是阴柔之才,所以不躁;初六上无应援,所以能渐。倘依小子之见,初六用刚以急进,就违离渐之义了,不唯不能进,而且必有咎。

未完待续……

本文选自金景芳、吕绍纲合编的《周易全解》,市面上非常靠谱的讲解易学知识之书,想入门或深学的朋友都可读一读。

这里是你的移动文学图书馆: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拒绝网络爽文“小说”!

阅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儿!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