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捣糨糊与混腔势

 渺渺m69vnzsah9 2021-02-22
朗读:周月英


捣糨糊与混腔势

作者:海宁

朗读:周月英

翻看报纸,突然发现"捣浆糊"三个字,心里一嗝愣,阿拉小辰光咯“切口"不晓得哪一天已经变成了全国通用。

"捣浆糊"以前勒上海滩上有一个近义词叫"混枪势","枪势"咯意思接近于运气、机会等等。记得小辰光勒马路边上打"康乐球",由于康乐球开局很重要,甚至会影响到结果,所以人们就倷开局好坏用英语chance是否足来表达,chance足就意指掌握了主动权。

后来有人倷“chance"咯谐音写成了汉字,假使有人讲,“格人枪势足来",就是指某人腔调蛮好,运气不错。但是勒“枪势"前头加上了"混"字,变成“混枪势”,意思就不一样了。“混枪势”解释为混淆视听、浑水摸鱼,真真假假,蒙混过关。

"掏浆糊",虽然勒上海闲话里早已有之,但到了八十年代末才开始流行起来。"捣浆糊"的原始意思并不复杂,一般老上海侪晓得伊有点男女之间暧昧咯意思。浆糊比较粘,而且不清爽,不干脆,拖泥带水,捣起来也确实比较困难。到了九十年代初期,捣浆糊被引申进了股市,当市场低迷,多空双方交织,一片混沌,就像浆糊一样,分不清走势。

捣糨糊”中的一个"捣"字,包括了普通话当中“和稀泥"之类的全部意思,而“浆糊"则穷尽了普通话当中的"糊里糊涂”和"云里雾里”。聪明咯上海人甚至倷“捣浆糊"加进了另外一层意思,一个八面玲珑之人,可以倷粘粘乎乎的浆糊捣开,还要上不冒泡,下不搭底,当中不结块。浆糊捣得好咯人简直就是高人!无论青红皂白还是是非曲直,侪可以捣得顺风顺水。

"捣浆糊"一词,具有鲜明的上海地方特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既有嘲讽意味也有欢喜成分。一般不是长期勒上海生活咯人难以体会,用起来也不会得心应手。

中国地域宽广,南北文化差异巨大,长期以来主流文化一直看不起海派文化,所以,上海闲话当中咯词组被接纳进主流的几乎没有。但不晓得为啥,"捣浆糊"这个并不典型和并不雅观咯上海闲话,却会流行全国,甚至被主流媒体所接受。

语言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伊是随着经济发展由高向低流动的。当年上海县属松江府,而松江府的经济受制于苏州地区,所以,早年上海闲话当中就有很多苏州腔调;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西方许多先进的工业革命思想进入上海,所以上海闲话里又增加了不少从英文翻译过来咯词组。"混枪势"就是进口货,而“捣浆糊"却是土生土长咯上海本地产品,但啥人也不晓得为啥“混枪势"没有混出道,而"捣浆糊"却"脱颖而出"进入了主流媒体。现实生活当中咯交关事体,如今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朗读者

往期回顾:

詩詞誦讀——天淨沙·春

过年盘缠

農曆廿四節氣詩詞誦讀  雨水——詠廿四氣詩·雨水正月中

白雀营房,我的家(下)

白雀营房,我的家(上)

海上年景——白相勿忘休息好

邻居(一)

海上年景——新年乐淘淘

图:网络  /  编辑:渺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