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语:“男过50‘三不比’,女过50‘二不许’”,是啥意思?

 胡侃社会百态 2021-02-22

前两天在与一位老农聊天时听到了这么一句古语:“男过50‘三不比’,女过50‘二不许’”。说句实在话,这句古语有些晦涩难懂,尽管我对这句古语思索了良久,但还是没有能够思索出这句古语的意思来,于是,只好向这位老农进行了请教,老农告诉我说,这句古语的意思是这样的:

一、男过50“三不比”

所谓的“男过50”是指男人过了50岁;而所谓的“三不比”则是指-----

1.不与别人比财富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的寿命都比较短,在唐代的时候,男子的平均寿命只有27岁;到了宋代的时候,男子的平均寿命也只有30岁。当然,古代男子寿命比较短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比如,因战争而早卒,因疾病而早卒等。但除了比较复杂的因素之外,人们的自然寿命也就60多岁。因此,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人活70古来稀的说法。

男子到了50岁,也就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了,纵然家有万贯,自己也享受不了多少年;即便是自己一贫如洗,自己也艰苦不了多少年了。因此,财富对于50岁的人来讲,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还干嘛要与别人比财富的多少呢?

2.不与别人比老婆

古代的大多数男子都将在十几岁时结婚,到了50岁的时候,自已已经与老婆结婚几十年了。在这几十年的光景里,所谓的爱情也已经转化为亲情了。纵然是自己的老婆有很多毛病,长得也不漂亮,但也与自己共度了几十年时光,互相之间都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已经无法割舍了。在这个年龄段里,再与比人比老婆还有什么意义呢?纵然是别人的老婆再漂亮,再贤惠,别人的老婆也取代不了自己老婆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了。因此,在这个年龄段里,是不能够与别人比老婆的。

3.不与别人比子女

古代的男人到了50岁的时候,自己的子女也已经几十岁了。无论子女是否有本事,也基本上已经定型了。即便是自己的子女没有本事,没有干出一番事业,但他们也是自己的子女,与自己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是难以割舍的。别人的子女再有本事,毕竟是别人的子女,与自己无关。因此,男人到了50岁的时候,就不要与别人的子女比本事的大小了。

二、女过50“二不许”

所谓的“女过50”是指女人过了50岁;而所谓的“二不许”则是指-----

1.不许虐待公婆

别说古代,就是现代的女人一旦到了50岁也就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女人”了。自己对人的一生应该有所体会。俗话说:黑袄子是轮着穿的。其意思是说:今天婆婆是婆婆,自己是媳妇,也许到了明天,自己就“变成”了婆婆,而媳妇的位置将被儿子的老婆所取代。如果自己到了这个年龄段还不懂得孝敬公婆,还时不时地要虐待公婆,那么,儿子的老婆就会向自己学习,将来也会虐待自己。因此,自己在这个年龄段里一定要孝敬自己的公婆,给儿媳妇起一个表率的作用,以免自己将来也被儿子的老婆所虐待。

2.不许唠唠叨叨

女人到了50岁的时候,因更年期的缘故会变得非常絮叨。而经常絮叨就会遭到丈夫、儿子、媳妇的反感,从而导致自己不受人待见,始终处于孤立的地位中。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女人到了50岁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千万不要随意唠叨。

以上所言,就是这句农村古语所要表达的意思。

听了老农的解释后,我总算是弄明白了这句农村古语所要表达的基本意思了。由此看来,劳动人民对生活细节的总结还是蛮到位的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