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樟推文2050】在经济学界,长得好看重要吗?

 liyu_sun 2021-02-22

图片来源:古文学习网

原文信息


Galina Hale, Tali Regev, Yona Rubinstein, Do Looks Matter for an Academic Career in Economics?



一、引言


高颜值人士在劳动市场的优势地位已经人所共知,但对于颜值在学术界的作用,我们仍知之甚少。因为一般认为学术界主要依据学术生产力决定聘用与晋升,而非颜值。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近期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学者Galina Hale等人撰写的论文《Do Looks Matter for an Academic Career in Economics?》,使用2002-2006年美国前10个经济系毕业的752位毕业生的数据,检验了颜值在经济学界的影响,结果发现高颜值的人,可以申请到更高的博士学校,毕业后更容易去排名更高的学校教书;工作之后,高颜值博士发表的论文质量更高,论文能得到更多的引用。简而言之,长得好看的人,在学术界一样吃得开。

囿于数据问题,文章仅简要探讨了一下颜值的影响机制。首先,高颜值者更受同事、上司和客户的青睐;其次,高颜值者在生活中往往能得到更多的正反馈,这使得他们在社交中更为自信,更具魅力,也更为高效。

学术界也同理,高颜值者会被受邀参加更多的会议,presentation更具说服力,也更受合作者的追捧。在这种情况下,高颜值者的学术生产力自然水涨船高。



二、数据


2.1 数据来源

作者收集了2002-2006年美国前10个经济系的毕业生数据(Berkeley, Chicago, Harvard, MIT, NYU,Northwestern, Penn, Princeton, UCLA, and Yale),包括种族、性别、毕业年份、研究领域,以及毕业15年间的职业路径(career path)。

职业数据包括发表的数量和质量,教职情况,就业机构,以及就业机构的排名(排名数据来自RePEc(2017))。外貌数据则根据毕业生2011年的照片,由241位评价者打分给出(1-10分,分数越高越好看)。在回归中对颜值做标准化处理。

表A2为描述性统计。样本中女性183人,占比24%。亚裔占比为17%(样本中黑人仅8人,所以作者仅划分为亚裔与非亚裔,未讨论其他族裔)。另外,男性更喜欢研究理论与金融,而女性则更喜欢产业组织理论(industrial organization)。毕业后,75%的毕业生流向了学术界,15%流向了政府部门,剩下10%则去了私人机构。

表A2 描述性统计


依据RePEc(2017)的排名,样本的博士学校平均排名为16.7,第一份工作所在机构的平均排名则骤降至148.2,而当前工作(毕业11-15年后)所在机构的平均排名则再降至171。另外,有90个样本在样本期内消失了,也就是说,即使是毕业于世界顶尖的经济学系,依然有12%的毕业生最终消失在学术界。

另外,样本的平均引用量为2103,引用量最高的人则高达31613。平均发文数为77.6篇,发文量最多的人则达到了1000篇。再次仰望一下顶尖经济学系出来的学术牛人。

2.2 颜值分布

图1展示了颜值打分的分布情况,女性的分值在分布上相对靠右,即女性总体上比男性要好看一些。考虑到男女之间在颜值上并没有显著差异(Hamermesh, 2011),这意味着博士申请时就把女性申请者筛选了一遍(保留下颜值相对更高的女性)。

图1 颜值分布

2.3 照片特征

作者还详细讨论照片特征对颜值的影响。因为高排名的机构可能会给职员制作专业的照片,更好的展示职员的风采;个人也可以通过身着正装、选择专业摄影师或者微笑来提升自身魅力;另外,一丝不苟的人可能更加上镜,有可能有更好的学术造诣。

因此,作者将照片特征纳入颜值的回归方程中。可以发现,女性颜值要显著高于男性。照片大小也影响颜值。而亚裔的颜值得分要显著低于非亚裔,而且这一点在女性中更为明显。考虑到颜值的标准化均值为0.50,亚裔的颜值平均比非亚裔要低0.093/0.50=18.3%,这在经济意义上也是非常显著的。这无疑体现了西方国家对亚裔在审美上的深刻偏见。

表A6 颜值的影响因素



三、回归分析


3.1 模型设定

作者引入ordered logit进行回归。具体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k为被解释变量,包括博士学校排名、第一份工作和现在工作机构的排名,以及论文引用量,博士学校排名直接按1-10取值,后两者则划分为十分位,按所在分位赋值。

另外,考虑到第一份工作的类别是非定序的,作者还引入multinomial logit进行回归。具体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j为第一份工作的类型,包括私人机构、学术界和政府机构。

3.2 回归结果

作者首先对样本的博士就读学校排名进行回归,下表汇报的是odds ratio。从第一行可以看出,高颜值者能申请到更好的博士学校。作者给出的解释是,高颜值者更可能申请高排名的学校;一旦被录取,高颜值者毕业的概率也相对更高。

表1 博士学校排名回归结果


其次,作者以私人机构作为基准,使用multinomial logit对博士毕业的第一份工作的类型进行回归。发现高颜值者毕业后更喜欢去私人机构工作,而颜值相对较低的则更喜欢留在学术界或政府部门。

表2 第一份工作类型


进一步地,作者还分析了颜值对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影响。发现高颜值者更有可能获得在高排名机构工作的机会。

表3 第一份工作的机构排名


作者还采集了2017年的数据,检验颜值的长期影响。结果发现颜值的回归系数虽然略微减小,但依然非常显著。高颜值者至今仍在排名更高的机构工作。

表4 当前工作的机构排名


作者还研究了颜值对发表与引用的影响。发现颜值对发表数量没有影响(作者未汇报),但对发表质量有显著的正面影响,高颜值者往往有着更高的论文引用量。

表5 论文引用量


有的人不禁会问,发表的论文上又没有作者的照片,那为什么高颜值者的引用量要比其他人高呢?作者认为,这可能与期望-确认过程(a process of expectancy confirmation)有关。基于刻板印象,大家潜意识的认为高颜值者比一般人更具才干,并对他们区别对待(高颜值者如果做出了杰出成果,会给评价者一种“我果然没看走眼”的感觉,而长相平庸者则不会。汉语中亦有印证,如“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即隐含着长相优异的人,能力上也更为出众);这种期望会逐渐内化,最终影响到个人的行为、特征与观感上。

因此,高颜值者会更加自信,更有可能征求建设性的意见,从而写出高质量的论文,获得更多的引用。另外,出于自信,他们也更愿意将论文递交到学术会议上,从而获得更高的曝光率。再者,高颜值者在演讲自己的论文时也可能更具魅力,可以更好的将自己的论文推销出去。



四、稳健性检验


作者还做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首先,考虑到照片收集自2011年,而样本的工作机构排名则来自2017年。因此作者在回归中纳入了2011年时样本工作机构的排名,发现结果依然显著。

表A9 稳健性检验


另外,作者还做了以下稳健性检验:
(1)使用OLS和ordered probit对样本重新进行估计;
(2)考虑到各个研究领域的巨大差异,作者还进一步在回归中纳入了领域固定效应;
(3)考虑到亚裔的颜值得分与非亚裔存在显著差异,作者将亚裔样本剔除,重新进行回归;
(4)依据性别划分为男、女两个子样本,重新进行回归;
(5)使用原始的颜值得分,而非标准化的颜值得分,重新进行回归;
(6)考虑到经济学界大多数研究者都为男性,男性的审美观可能处于主流地位,因此作者仅保留男性评价者的颜值打分,重新进行回归。

以上稳健性检验得出的结论都与前文基本一致。



五、总结


本文探讨了颜值对学者聘用与发表的影响,发现颜值在学界同样重要。具体而言,长得好看的人具有以下优势:(1)可以申请到排名更高的博士学校;(2)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可以排名更高的机构教书;(3)高颜值的红利可以保持数十年;(4)发表的文章可以得到学界同仁更多的引用。

总之就是,长得好看的人可以一路赢过来,即使做学术,依然是人生赢家。


Abstract
We document appearance effects in the economics profession. Using unique data on PhD graduates from top economics depart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we test whether more attractive individuals are more likely to succeed. We find robust evidence that appearance matters for job outcomes. Attractive individuals are more likely to study at higher ranked PhD institutions, are more likely to find themselves in private sector jobs than in government jobs or in academia. Within academia, attractive PhD graduates are more likely to be placed at higher ranking institutions. More surprisingly, appearance also predicts research productivity on the job. Papers written by attractive individuals are cited more often. All these effects are not on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ut are also substantial in magnitude. 


声明


推文仅代表文章原作者观点及推文作者的评论观点,并不代表香樟经济学术圈公众号平台观点。


香樟经济学术圈征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