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磊关于早恋的看法刷爆网络: 真正懂教育的父母,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

 信洁rsljo1t5p4 2021-02-22

父母越开明,孩子越优秀!

前不久,著名演员黄磊关于孩子“早恋”的看法,刷爆网络。

在大多数中国父母的字典里,

“早恋”是一个比较可怕的词语,

是父母们希望孩子避而远之的潜在危险。

然而,黄磊老师却不以为然。

他说:“早恋这个词,本身就很混蛋!”

 

他认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应该有自己思想和生命体验。

“她有她自己的人生。我想让她有更好的未来,就要从现在开始,让她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把这种美好的感情往健康的方向引导。”

在他看来,无秘密,不少女。

作为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

 

在黄磊家,女儿多多可以染发,可以化妆,可以打耳洞。

她不想做的事不会被强求,她特别想做的事也会被理解。

而宽松的教育环境和开明的父母,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把她“养坏”,

相反,现在的多多长成了一个外语流利,钢琴惊艳,能翻译绘本,能出演话剧,可以写全英文剧本,可以做精美点心的多才多艺的孩子。

    

任何一个孩子的优秀,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意外,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

它的根,在父母。

父母的高度,就是孩子的起点。

有格局的父母,

让孩子有机会在不设限的人生里创造无尽的可能。

他们不用自己的标尺规划孩子的人生,

更不把孩子当作超越自我的工具。

01

你没有权利去规定,

另外一朵花怎么开放

访谈节目《教师请回答》有一期邀请了一个来自北京海淀的家庭。

节目中,主持人给大家展示了父母为6岁的女儿小雨点制定的一叠超详细的计划表。

 

嘉宾们传阅后,忍不住惊呼:

 

算术,写字,英语,画画,跳绳,美工,舞蹈,

在父母和成堆计划表的严格管控下,小雨点完成打卡的记录密密麻麻。

就这样,妈妈还认为自己已经算是海淀妈妈中很“佛系”的了。

节目中,小雨点表现出了超强的“求生欲”,回答每一个问题都小心翼翼,迟疑之中夹杂着些许恐惧。

 

6岁的孩子,本该活得天真烂漫,而她却显得谨小慎微。

6岁的孩子,就深知达不到爸爸的要求、让爸妈失望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这背后,需要独自承受多大的压力!

父母给予她的,与其说是一张计划表,不如说是一个必须执行的命令。

她从一开始, 

就必须在父母的安排和规定下,按照父母的愿望,长成父母期待的样子。

全球科技创新产业专家王煜全说:我们的父母曾经犯过的错误就是,自己没有完成的,就会寄希望于孩子;自己觉得好的,就会让孩子去做。

著名的心理学家贺岭峰曾讲过一段他女儿学画的经历。

“我女儿小的时候喜欢画画,在哪儿弄一支笔就开始到处画。”

 

“后来我想,孩子这么喜欢画画,去报一个少年班吧。”

 

但是,当他看到女儿在画画班只能按照老师的规定,完成老师指定的任务,而不能有自己的喜好时,他就再也没让女儿上过任何美术班。

    

后来,女儿去日本留学。

实习期间,就凭着与众不同的画风,

从开始时完全不起眼的“小透明”,成功逆袭为项目主持。

     

“我女儿现在在专业方面,是绝对自信的。”

“我觉得我在这方面做的最大的贡献,就是我从来都没有限制过她。”

在不规定、不设限的环境中向阳生长,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这不就是教育应该做的事情吗?

贺岭峰说:“每一个个体,都承载着他自己的生命。你应该让他以自己的方式绽放。哪怕你是他的父母,你也没有权利去规定,另外一朵花怎么开放,另外一棵树怎么生长。”

好的教育是唤醒,而不是限制。

有格局的父母,

鼓励你的尝试,保护你的兴趣,

不破坏孩子生长的程序,

不按照自己的标准给孩子的人生猛按快进键。

他们从不以爱的名义, 

把孩子变成毫无棱角、毫无个性、毫无自我的附属品。

他们允许孩子在不一样的经历中找到自己,成为自己,成就自己。

02

我们只有不再“替”孩子负责,

才是真正地“对”孩子负责

“股神”巴菲特十六岁时就离开了中学,他不想去上大学。

他觉得学校教育给不了他他想要的。

他的父亲并没有因此而阻止他,

而是对他说:“如果你知道你为什要做你正在做的事情,那就足够了。”

 

在父亲的教育里,

允许他失利,允许他懊恼,允许他一败涂地,

那是他自己的人生,他需要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很多父母,

喜欢用过来人的身份和自以为是的人生经验,决定孩子的生活;

喜欢打着为孩子好和对孩子负责的旗号,控制孩子的人生。

殊不知,

在孩子学着承担责任的时候,父母替孩子扛住了一切,

等孩子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又怎能指望他抗住生活?

学霸出身的网红科普作家严伯钧,

被问及关于自己的教育成功,父母在他的教育里做了什么。

他说,感觉他们好像没做什么,而且关键就是没做什么。

 

世间只有一种爱是为了离开,是为了能让孩子自己能撑起一片天。

父母无法替孩子生活,无法替孩子负责。

只有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他才能学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这才是真正地对孩子负责。

著名的科学家张亚勤在给母亲的信《放飞的爱》中说:

世上有一种爱,叫“放飞”。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

母亲并不把我束缚在她的身边, 她总是在一旁微笑着看我经历。

母亲的放手,是对我的信任,

当别的孩子还溺爱在母亲的怀抱里时,我却经历了许多,也渐渐长大成人。

是母亲的放手,让我一次又一次地高飞。

03

我不一定支持你的梦想,

但我支持有梦想的你

演员大左曾在《奇葩说》里分享过一段自己的经历:

我跟我妈说:我要去北京。

我妈问我:你认识谁?

我说:我谁都不认识!

出乎意料的是,我妈最后竟然跟我说:你去吧!

我很惊讶,我问她:为什么?

我妈说:

 

大左去了,他的梦想实现了。

也许,母亲并不支持儿子那时看起来有些轻狂的的梦想,

但她却坚定地支持着有梦想的儿子。

有格局的父母给得了孩子无尽的宠爱,也放得开炽热的胸怀;

能支持孩子勇敢走出去,也欢迎孩子随时退回来。

听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夫妻二人都是海归,但是他们的孩子,学习很不好。

就喜欢做菜,十岁就能做一桌好菜,梦想成为一名厨师。

开始他们完全不能接受,

自己都是高智商,又是完全按照教育的规律培养孩子,

可是孩子的成绩就是上不来。

后来,他们想通了,

因为如果你用学霸的标准去看他,他就是学渣;

但是你要用一个人的标准去看他,他是个好孩子。

这孩子很善良,非常乐于助人。

他觉得他能够享受自己的人生,以后就做个好的厨师,为什么不行呢?

小以成小,大以成大!

支持孩子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

难道不比逼着孩子去找一份有面子的工作更重要吗?

有格局的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

他们允许孩子去尝试他们可能并不认可的道路,

他们愿意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分享给孩子,

就算孩子不照着做,也不会被逼迫。

因为他们知道,孩子的思想属于明天,属于他们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04

华大基因CEO尹烨在谈对教育的看法时举了一个例子:

世界瞬息万变,

以前的不务正业,现在变成了体育竞技。

以前的铁饭碗,现在也面临着被取缔的命运。

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中,

喂饱身体的技能很容易就被替代了,

但是,喂饱灵魂的精神之火却依旧熊熊燃烧。

因此,孩子内心的丰盈,精神的富足才是教育应该追求的终极目标。

《圣经》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一个杯子里盛满了水,碰一下洒出来的是水;

一个杯子里盛满了奶,碰一下洒出来的就是奶。

洒出什么东西来,

并不取决于什么东西碰了你,

而是取决于杯子里原来装的是什么!

作为父母,

放下眼前的教育焦虑,

不急功近利,不患得患失,

把幸福的种子根植在孩子心中,

用精神的食粮喂饱孩子的灵魂,

这样,才能让孩子即使身处于时代变化的冲击中,

也依然能于生活的不确定性中发现生命的意义,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作者简介:花花,热爱生活的中年少女,努力向上的乐天派。读书,看世界,终身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