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 主要外国作家作者情况简介

 我的文库听我的 2021-02-22

主要外国作家作者情况简介

为了帮助读者、研究者更好地了解本书人选作品的写作背景 和作者的基本倩况,根据有关各种资料,特将主要作者及有关作品情况基本上按书中作者出现次序介绍和说明于此,有些作者或 作品相互联系紧密,则一并介绍或作变通处理。

格兰姆·贝克

(Graham Peck,1914—1962)

美国记者、画家、作家。贝克1935年秋天第一次来到中 国,1937年末,日本大举侵华,他带着要以研究中国为毕生事 业的决心,回到了美国。

1940年初,贝克再次踏上中国土地,在重庆、桂林、柳州 等大后方居住,后或与路易·.艾黎一起,或单独在宝鸡、成都、 洛阳、郑州等地旅行、访问,还曾为美国新闻处工作,被派往华 南、西南许多地区,但主要是在重庆工作。1945年日本投降 后,他摆脱重庆战时工作,再次到中国沿海。1946年定居在北 京写作《一个美国人看旧中国》(原书名为《两种时间》,Two Kinds of Time),同年11月他带着此书手稿回美。

爱泼斯坦称这本书为有关中国的“经典著作之一”;认为“他栩栩 如生地重现了许多往事的景象,声音和感受,还透过在当时所谓‘大 后方’的经历,重现了那个独特的动乱年代所意味着的一切。”

詹姆斯.芒罗·贝特兰

(James Munro Bolrani, 1910年生)

英国著名记者、教授,.因收入《毛泽东选集》第2卷的《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而为中国读者所熟悉。詹姆斯·贝特兰出生 于新西兰奥克兰一个牧师家庭。1932年考入英国牛津大学,1936年 获罗兹(Rhodes)远东旅行研究奖学金来到北平,担任英国工党机 关报《每日先驱报》特约通讯员。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贝 特兰于12月27日到达西安,至1938年2月8日国民党中央军进驻 西安的当晚离开。不久写出了反映西安事变的报告文学,原著1937 年在英国出版时名为《中国的危机:西安兵变真相》(CrisisIn China: The Story of the Sian Mutiny),1938 年美国版改名为 《中国的第一幕西安兵变》(First Act in China:The Story of the Sian Mutiny)。1939年上海译报图书部印行的中译本书名为《中国的新 生》。译者林淡秋在《译序》中说:“《中国的新生》不但是一划时 代的事变的真实的历史记录,而且是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本 书选取了其中的一章。

柯棣华

(原名德瓦卡纳特·燊塔拉姆·柯棣尼斯,Dwarkanati S·Kotnis, 1910—1942)

巴苏(巴苏华)

1938年,印度国大党根据尼赫鲁提出的援助中国抗日战争 的计划,决定派遣以爱德大夫为队长的援华医疗队,并成立专门 委员会,发表声明,募捐和筹集医疗器械。6月29日,孟买援 华专门委员会把它定为“中国日”。当即有七百多名医生申请援 华,后由五人组成了医疗队。这五人就是:队长爰德,副队长卓 克,队员柯棣、巴苏和木克。(来华后,他们每人的名字后添了一个“华”字。)本选集中的作者巴苏和柯棣华就是这支医疗队的 队员。

柯棣华是印度医生,国际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出 生于孟买绍拉普尔一个工厂职员的家庭。1936年毕业于孟买格 兰特医学院。他和巴苏等五人,来华时,年仅28岁,是医疗队 中最年轻的一位医生。.同年9月17日医疗队到广州,一周后经 长沙,.于9月29日到达武汉。在武汉、宜昌、重庆工作近半

年。1939.年1月22.日离开重庆,2月到达延安,在八路军医院工作。次年柯棣华至晋察冀边区,担任白求恩卫生学校教员,后 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1942年7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同 年12月9日,柯棣华积劳成疾,癫痫病再次发作,抢救无效而 死亡,终年32年。他是唯一未回到祖国的印度医疗队成员。

本书节选的巴苏日记和柯华书信均系与他们在抗战后方生 活有关的部分。

石川达三(1905年生)

石川达三是日本小说家,记者。他出生于日本国秋田县平鹿 郡横手町。1925年入早稻田大学,中途退学,在《国民时论》 社当编辑。1935年发表小说《苍氓》,获第一届芥川文学奖。日 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后,石川于1938年以《中央公论》特 派记者身份随日军来华,根据对上海8.13战役,日军攻占南京 战役等实地观察,写成中篇小说《活着的士兵》(1938),回国后 发表于《中央公论》上。因小说客观上暴露了日军侵略和屠杀中 国人民的罪行,遭日本当局查禁。石川和杂志发行人被起诉,石 川被判刑四个月,(缓期三年执行)。此后,他又被派往武汉,在 压力下他写了肯定侵略战争的小说《武汉作战》等。战后他恢复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发表了许多揭露社会弊端的作品如《风中芦 苇》(1951),《人墙》(1959)、《破碎的山河》(1964)、《金环 蚀》(1966)等。1968年出版的小说《青春的蹉跎》获1969年 菊池宽奖。石川达三1952年起任日本文艺家协会理事长、亚非 作家协会日本协议会委员长、日本笔会理事会理事长等职。.

1938年,《活着的士兵》在日本发表并遭查禁之时,我国同 年7月由南方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名为《未死的兵》,由夏衍 翻译,鹿地亘作序。但原小说发表时被删节。本书选用的是根据日本的完整的新版本译出的新译本的节录。

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

(Evans Fordyee Carfson,1896—1947)    .

卡尔逊上校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曾任美国驻华大使馆参 赞。他1915年入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曾三次来华。1927年作 为美海军陆战队情报官员首次来华。1933—1935年第二次来 华,在美国驻北京使馆卫队中做情报工作,学过两年汉语„ 1937 年第三次来华,经日本横滨时,上海战事爆发,他改变了到北平 一所语言学校学汉语的初衷,而到上海美国海军武官处工作。在 上海受埃德加·斯诺启发,决心亲赴解放区观察八路军作战,在 斯诺等的帮助下,经毛泽东,蒋介石先后同意,在周恩来的亲自 帮助安排下,巡游北方,在卞八个月中“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游 历中国'成了“目睹共产党的军队以及游击队的战线的第一个外 国军人'在同中国人民长期接触中,他不断加探对中国人民的 了解和友谊。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罗斯福支持卡尔逊的计划,建立海军陆 战叫近战兵这样一种独特组织,并把他提升为将军。1942年,卡尔逊率美国海军陆战队,灵活运用八路军作战经验袭击曰本占 领的太平洋岛屿,因取得出色战果而声名大振。他三次因卓越战 功获海军十字勋章。卡尔逊在太平洋海战中成为传奇式英雄,其 英雄行为后曾被拍成电影。

他的报告文学《中国的双星》(Twin Stars of China) 1940 年在纽约出版,后曾多次重印。他另一著作是《中国的陆军:组 织和军事效率》(The Chinese Army:Its Organization and Military Efficiency; 1940) 。

R ·卡尔曼

苏联著名电影摄影师,记者。他曾到西班牙战场实地考察, 拍成闻名一时的记录片《西班牙烽火》。1938年卡尔曼作为《消 息报》记者和苏联国立新闻影片公司特派记者来华,到过武汉并 是最后撤离武汉的外国记者之一。后来他经长沙、桂林、重庆等 地,到陕北延安。他关于中国的通讯和报告文学后以《中国的一 年》为名结集,在苏联出版。他还拍摄了《中国在战斗》等珍贵 的记录片。

罗果夫

苏联塔斯通讯社记者,作家,抗战时常驻武汉,后到过重庆。

艾德林

苏联著名汉学家,作家,汉语文学翻译家。1985年秋作为 苏联作家代表团成员,与著名诗人叶甫图申科等一起,重访中 国,艾德林不幸于当年病逝

诺尔曼·白求恩

(Henry Norman Bethune,1891—1939)

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外科医生、国际共产主义战 士。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中,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 产党的委托,率领一个由加、美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来中国。 后因医治伤员时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12日牺牲于河北完 县。.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以医疗为职业的国际主义者同时还写过 不少散文和小说。

白求恩大夫的作品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属于“大后方文学”,但 鉴于他的特殊情况和其他抗日时期文学选集中都没有收录外国人 士作品,我们收入了他的一篇小说。

哈罗德·约翰·田伯烈

(Harold JohnTiniperley,1898 年 生)

田伯烈是英国最负声誉最有地位的国际题材记者之一。他出 生于澳大利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来华,任路透社驻北京记者, 后又任《曼彻斯特卫报》(Manchester Guardian)及美国联合报 (即美联社)驻北京记者。日本进攻中国的侵略战争爆发后,《曼 彻斯特卫报》因他有在远东的二十年经验,又派他到书茵观察战 局和采访。1937年芦钩桥事变后,国民党政府曾派他往英美做 宣传工作,嗣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顾问。

1938年他搜集了许多珍贵的内幕材料,写成《外国人目睹 中之日军暴行》一书(原名为《战争意味着什么:日军在华之暴 行》,What War Means The Japanese Atrocities in China)。郭沫 若为此书作序并认为,“这样公平的客观的写照在我们自己是很难做到的”。本编节选了田伯烈书中之主要部分。

艾格尼丝·史沬特莱

(Agnes Smedlley,1890—1950)

史沫特莱同被合称为“三S”的其他两位(斯诺、斯特朗)一样,都是我国读者较熟悉的著名美国记者和作家,中国人民的真诚朋友。

艾格尼丝·史沬特莱出身贫寒,早年参加美国的工人运动。 1918年被捕,直到1923年才被释放。后去柏林。1928年至 1929年在德国《法兰克福日报》连载长篇小说《大地的女儿》。 1929年初她以《法兰克福报》记者身份来中国,与鲁迅等进步 作家建立亲密友谊。后赴红色根据地访问,同情并支持中国共产 党。抗战前夕,1934年底,她再次来华,赴西北访问,亲历“西 安事变”。1937年初至延安,为写朱德传作了准备。抗战开始 后,_随军转战各埤,写了大量文章r还为中国伤员募捐呼号。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她以《曼彻斯特卫报》记者身份,身 着戎装,随八路军,新四军转战各地,.写了许多战地通讯和报告 文学,受国内外人士赞扬。她的主要著作有《中国的命运》 (Chiness Destinies, .1933),《中国红军在前进》(China‘s Red Army Marches, 1934),《中国在反击》(Chinese Fights Back, 1938),《中国的战歌》(Battle Hymm of China,1943)和《伟 大的道路一朱德的生平和时代》(The Great Road :the Life and Times of Chu Tehu 1956)等。我们选录了史沫特莱日记体,书 信体著述《中国在反志》和《中国的战歌》中部分篇章。后者连 续再版,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优秀报告文学名著。

约瑟夫·沃伦·史迪威

(Joseph WaircnStilwdl,1883—1946)

美国军官。1921年来华,以步兵少校身份任驻华使馆随 员,同时在北京学习汉语。1926年后在驻天津美军中服务。 1932至1939年任美驻华使馆武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任中、 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任蒋介石的参谋长。因主张动员中国一 切力量抗击日本、反对蒋介石在抗战中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等行 为而与蒋介石发生尖锐矛盾。1944年罗斯福派赫尔利来华解决 此矛盾未果。由于蒋之要求,史迪威离职回国。1945年抗战胜 利前被任命为太平洋战场总司令,本书选了他的一首打油诗和致 史沫特莱的两封信。

白修德和贾安娜

白修德(又译西奥多·怀特,或简称怀特,Theodore H. White,1915—1986).

,贾安娜(英文名为安娜丽*贾科比,Annalee Jacoby, 1917年生)

白修德和贾安娜都是美国著名记者,他们合写了著名的《中国暴风雨》(Thunder out of China,又译《中国的惊雷》, 1946) —书。.

白修德生于波士顿犹太人住区律师之家。1934年考入哈佛 大学读历史,次年转入哈佛的燕京学院,专修中国历史和汉语, 在费正清指导下研究中国政治和社会。1938年毕业。1939年4 月9日23岁时被派来华到重庆报道中国抗战。很快成为美《时 代》周刊驻远东首席记者。从〗939年1945年在重庆住了六年。 其间到过山西敌后游击区采访。并同《泰晤士报》记者福尔曼同 往灾区采访。1944年末赴延安访问。他在中国一直住到日本投 降。1945年9月还到东京采访日本投降仪式。1983年春重访中国,到北京、西安及他长期居住过的重庆参观游历。

贾安娜1941年放弃美国电影剧作者优厚待遇,作为美救济 总署宣传员来重庆。1944至1945年再次来华,任美《时代》周 刊记者。她与白修德一样富有正义感,厌恶国民党的腐败,赞成 共产党反对内战的主张。她于1985年3月22日至4月12日重 访中国,在北京、重庆、西安、武汉、南京、上海等地访问。

两位作者合作的《中国暴风雨》在美国出版后,引起热烈反 响。本书节选了《中国暴风雨》一书的重要章节。

威廉·亨利·唐纳德

,又名端纳(Willam Henry, Donald, 1875—1946)

唐纳德(端纳)是澳大利亚记者。1902年即以悉尼《每日 电讯报》通讯员身份来远东,后任香港《德臣报》(The China Mail)记者。辛亥革命前到上海,任纽约《先驱报》记者。辛 亥革命时任孙中山私人顾问。1920 f任北洋政府顾问。1928年 北洋军阀倒台后,被张学良聘为私i顾问。1934年转任蒋介石 顾问。西安事变中,对蒋介石接受和平解决起了一定积极作 用。后为宋美龄所不容,1938年愤而辞职,赴南洋。,后死于上海。从们所选唐纳德的《(中国暴风雨)译后记》中,.可以看 到他的进步的政治倾向,他并完全以中国人的身份发言,但未见 其改入中周籍之记载。

路易·艾黎

(Rewi Alley,1897年生)

新西兰著名作家,诗人。1927年来中国上海,在公共租界 工部局消防处任见习检查官员、督察员等。并开始努力学习汉 语,观察中国社会。1933年在上海同美国友人史沫特莱、马海 德等参加第一个外国人组织的马列主义小组,从此五十余年如 一日地献身中国革命事业。抗日战争时期,艾黎同斯诺和尼姆、 韦尔斯等共同发起建立了“中国工业合作社”(简称“工合” “Working Together”),在内陆发展工业,支持抗战。艾黎参加 过许多国际会议和活动,并写了大量作品,翻译了大量中国诗 歌。主要著作有《工合!》(1948),《山丹札记》(1950),《活的 北京拾零》(1955)、《人道的中国》(1957)、《六国美国人在中 国》(1985)、《艾黎自传》(1987)等数十部。本书选了路易'艾 黎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三篇作品。

鹿地亘 池田幸子

鹿地亘(本名濑口贡,1903年生,卒年不详)池田幸子 (生卒年不详)

鹿地亘是小说家、戏剧家和诗人。他在东京大学文学系学习 时就参加了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1932年他加 人了日本共产党。1934年3月12日被捕入狱,10月4日被保释 出狱。1936年11月1日来到中国。中日战争爆发后,.鹿地亘以 国民政府的军事委员会顾问身份,进行反战宣传,并在中国组织 了日本人反战同盟,该同盟也因而被称为“鹿地部队”。鹿地亘在 日军战俘中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启发他们觉醒而成为反战同盟战 士,该同盥后来发展到数百个成员,对反对日本军国主义、支援 中国人民抗战起了 十分有力的作用。他和夫人池田幸子一直到 1946年5月才回到日本。1951年11月鹿地被绑架,:监禁约一 年,这就是“鹿地事件”。鹿地亘、池田幸子夫妇二人在华期间都 发表了不少作品,特别是鹿地旦,作品尤多,剧本《二兄弟》, 报吿文学《我们七个人》《寄自前线的信》尾一些诗作都在当时 产生过积极的反法西斯作用,有很大影响。本书收了鹿地亘诗作两篇,剧本一本,池田幸子通讯一篇。

绿川英子

(原名长谷川照子。世界语笔名为Verda Main, .译为“绿色的五月”,1912—1947)

'日本作家,世界语工作着。1929.年考入奈良女高师后,就 开始发表小说、.散文和诗歌。1932年6月开始学习世界语,参 加左翼文化运动。同年9月被警察逮捕,被拘留后释放时离高师 毕业仅差三个月,但仍被开除。绿川英子回东京后,加入JPEU (日本无产阶级世界语者同盟),不断为国际世界语刊物写文章, 三十年代中期成为日世界语同盟书记长。大约1936年,在东京 与中国留学生刘仁相识同年结婚,1937年初刘仁先回中国上 海。几个月后,録川英子4月19日搭船到达上海。当时正值中 曰战争即将爆发的紧急关头,来到中国的绿川被人称为“走在火 焰上的女人”。绿川则从而走上为中国人民解放斗争服务的道 路。她先后为中国无产阶级世界语者联盟的刊物《中国怒吼》 (Cinio Hurlas)及《抗战文艺》《新华日报》等积极写稿,参加 .中国抗日救亡运动和示威活动。1937年12月,绿川、刘仁夫妇 ‘到达广州,后又到达武汉,进人国民党国际宣传处对日宣传科工 作,通过麦克风向敌军广播,投入公开的抗日斗争。1938年到 达重庆,继续进行对敌的广播工作。绿川英子主要作品汇于《在 战斗的中国》、《暴风雨中的细语》、《心直的人》等文集中,原文 多用世界语写成。本书从中选用了几篇。在这些选文前,并收人 .朝鲜世界语者安偶生赞绿川英子的文字一篇。

安娜·西格斯

(Anna'Seghers,1900年生)

德国著名作家,小说家,因小说《第七个十宇架》(1942,1944年在美拍成电影)而享有国际声誉。安娜·西格斯于1928年加入德国共产党。1933年开始离开德国,过流亡生活。她到 过法国、墨西哥和中国等地。1947年西格斯回到民主德国。 1952年起担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作协主席,.1978年5月改任名 誉主席P 1951年获国际和平奖金,安娜·西格斯写了不少作品 歌颂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地下斗争和中央苏区的革命生活.关于中 国的主要作品有长篇《战友们》(1932),随笔《计秒表》·,轶事 《驾驶执照》利报告文学《杨树浦五一节》等。1951年重访中 国,回国后发表游记《在新中国》。选入丰编的《西线所闻》是 直接反映抗日战争的作品。

赫伯特·奥斯本·亚德利

,Herbert O.Yardley(1889—1958)

赫伯特·亚德利,美国破译密码专家,有“密码之父”之称,他同时又是作家。他的《中国密室》(原文副标题为:“美国‘密码 之父’在中国的历险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书,它告诉我们的完全是内幕秘闻。亚德利1889年4月13日生于美国印第安那州小城沃星顿。由于第一次大战中在美国战争部工作,积累许多外国 政府的电报,于1919年3月20日经政府同意建了美国密室, 专门破译密电码。他在美国情报史上取得了巨大的开创性成功。 但1929年密室被关闭。亚德利开始以小说形式反映密码破译工 作。1931年出版小说《美国密室》,成为“最动人的小说之一”。 第二次世界太战中,亚德利经与中国驻美代理武官肖少校接触和密商,于1938年9月以毛皮出卩商人身份作伪装来到中国,在中国特务组织首脑戴笠手下负责掌建中国密室工作。他在重庆结 识了美国著名记者白修德。亚德利经一年多紧张工板使中国密室取得重大成就。戴笠对他破译日军密码的出色领和成绩十分满意。美国军事情报局得知情况后,企图使亚德利回国工作,因 条件未谈妥而未成。后因病,亚德利于1940年7月13日登上飞 机,告别中国回美

后来,亚德利退隐从事写作。1945年一4946年相继写成有 关战事重庆的作品《天下乌鸦一般黑》和《中国密室》。《中国密室》是一部真正的“记实小说”。此编人选时保持其基本内容而作 了某些删节。

李约瑟(Joseph Needham)

世界闻名的研究中国文化和科技的西方学者,英国当代最著 名的汉学家。他40余年潜心研究汉学。抗战期间由英国政府派 遣,领导英中文化科学协会代表团来华工作四年,遍访中国各 地。他以半生心血编纂《中国科学与文明》(已出五卷)。解放后 任英中友协会长,曾四次来华访问。《四海之内:东方和西方的 对话》(Within the Four Seas The Dialogue of East and West) 是他25年来关于中国的作品选汇。

弗雷达·阿特丽

(Freda Utley,1898年生)

英国女记者,作家。她未来华前的1937年,就已出版了她 的名著《泥足的日本》中译本而为我国读者所知.。另-著作《日本在中国的赌博》(Japan‘s Gamble in China, 1938)也有两 个中译本出版。她于1938年夏武汉形势日趋紧张时来中国。到中国后,她同情共产党人抗战立场,与史沫特莱有亲密交往,并 在作品中,称道后者是“真正伟大的人物”、“伟大的妇人”。阿特 丽还到过广州、长沙、南昌等地,并冒险去前线采访。《扬子前 线》(原名《中国在战争中》,China at War)就是她1938年访问中国的报告文学。本书节选了她关于陷落前的汉口的几节。

费正清

(原名约翰·金*费尔班克,John King Fairfeank,1907年生)

美国的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中国通”,大学教授。费正清于 1930年间携眷属来到中国,在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研究中国历 史兼任英语讲师。1937年返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 1943年来华,任重庆美使馆特别助理兼新闻处主任。抗战胜利 后再度来华任新闻官员。五、六十年代,他为美国培养中国问题 专家效力二十余年。他发表出版的有关中国的文著有数十种:本 书所选《1943年——蒋介石开始失去民心》是从他三十年回忆 录《同中国紧密相联》一书中节选的,这是他抗战期间以美国官 员身分撰写的报告的节录,有很大.的文献价值。

威尔基

(WHlkie Wendell Lewis, 1892-1944)                                                                                                                   '

美国官员。1942年10月2日作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特别代 表在“环球旅行”中飞抵中国重庆,.这是他当年8月26日乘专机 离开纽约作长途旅行的最后一站,10月14日返回美国,共历时 49 天。

威尔基代表罗斯福来到重庆时受到国民党政府和当时山城的 人们极其隆重热烈的欢迎,是这一年访问重庆的最知名、最重要 的美国人士。10月4日蒋介石接见威尔基,交谈战后问题。5日 周恩来与其会见。6日威乐基发表广播演说,称“全力反攻之时 机亦已到临”。威尔基回国后出版的《天下一家》(OneWorid, 1943) —书,就是他旅行非洲、近东、苏联及中国的记录和观 感,当时轰动世界,一百多家报刊转载有关章节。它被誉为“战时必读”,成为当年美国十大畅销书的第一部。我们节选的《自 由中国用什么抗战?》是该书中有关中国和重庆的一章。

项美丽

埃米莉·哈恩(中国名字为“项美丽”;Emily Hahn,1905 .年生)

埃米莉·哈恩1935年就到上海居住。1940年前往重庆, 1941年去香港。,香港沦于日本之手后,她被关进“敌侨集中营” 两年,于1943年12月才在美日交,换侨民时被遣返美国。埃米莉*哈恩著述颇多,其中《中国与我》(China To Me,1964) 叙述她上海的经历,成为西方闻名佳作。《宋氏家族》是她四十 年代初期作品,也是她与宋氏三姐妹的友谊的产物,书中有不少 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我们节选了有关宋氏三姐妹在抗日战争 中情况的部分内容。

班威廉(原名威廉.·班克):

克兰尔

班威廉,克兰尔夫妇(Claire and Bill Brand)二人都是英国有成就的科学家,物理学 家。他们在中爵生活了十五;年之久。日本侵华前后/班威廉在北 平燕京大学教书。1941年12月7日从收音机得知日美开战后, 8日晨便和曾任英驻华大使馆新闻专员、当时同在燕大任教的林 迈可夫妇等一起,手握手枪,乘车冲出校门。他们历尽险阻,到 八路军游击区访问和工作。1943年8月,辗转到延安。1944 年初,又历尽艰险到达重庆。在重庆住了一年后,班威廉、克兰 尔夫妇回到英国。

《新西行漫记》(Dragon Fangs:Two Years with Chinese Guerrillas)是两位作者上述见闻的记录,也是科学家握 笔写的报告文学。.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

(又名艾培,Israel Epstein, 1915年 生)

爱泼斯坦是著名作家、记者和编辑,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 半个多世纪以来,他都居住在中国,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血 肉相连。爱泼斯坦1915年4月20日出生于波兰,1917年移居 中国,1957年加入中国籍。1964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83、 1988年当选为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中国建设》 杂志社总编、宋庆齡基金会理事、顾问,三S研究会副会长、 工合国际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爱泼斯坦从小在天津长大,在美英办的学校读书,1931年毕业后考入报社,在天津、北京的《京津泰晤士报》、《北平时事日报》作记者至1937年。抗战开始后,他作为美国合众社记者在南京、武汉、广州、山东等地采访。1938年底广州陷落后至,香港参加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酉同盟委员会”,负责对外宣传工作。1942年回重庆,任美《劳动联合新闻》和美新闻处记者、编辑。1944年5月,作为美国记者加入“中外记者西北参观面”,访问陕北、.晋西北、延安,后向世界报导所见所闻。1945年到美国,任《劳动联合新闻》总编辑。

1951年爱泼斯坦应宋庆龄邀请,返中国创办英文《中国建设》杂志。1955、1965、1976、1985四次进藏采访。在十年浩劫中,他蒙受极大冤屈,被关押达五年之久,平反后他以更大热 情投入工作和写作。

爱泼斯坦主要著作有《人民之战》(ThePeople‘ s War, 1939)、《中国未完成的革命》(The Unfinished Revolution in China,1947),《从鸦片战争到解放》(From Opium War to Liberation ,1956)、《西藏的转变》(Tibet Transformed,1983)等,《宋庆龄传》Women in World History - Soong Ching Ling (Mme. Sun Yatsen)1994,MY CHINA EYE:Memoirs of a Jew and a Journalist(2005?)

我们从《人民之战》和《中国未完成的革命》两书中,节选 了一些重要章节编人本书。

奥登

(Wystan Hugh Auden, 1907—1973)

奥登是作为英国现代诗人而闻名的。他的诗作在文坛虽众说 纷纭,但这恰好反映了他的诗的影响并提高了他的地位。不过在 第二次大战中,他是以记者身份同英国小说家伊修伍德一起来中 国访问的。《献给殉国的中国士兵》就是他1938年来华采访后的 作品之一,曾在中国文化界和读者中朗诵。

冈瑟·斯坦因(Gunther Stein,1900 年生)

英国另一位著名记者。他生于柏林。20年代起从事新闻工 作,采访国际会议。他作为美国及加拿大的特派记者到过中国、 日本、苏联等地。1938至1941年,他在香港任《中国空邮》编 辑。1941年.9月在香港加入英.国籍。1941年至1944年,任《曼 彻斯特卫报》和《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波士顿)派驻重庆记 者,经常来往于港渝之间。他在亚洲.生活了十二年,对中国苏 联、日本都很了解,并是一位有成就的经济学家。

本书选录了他有关中国文化和大后方重庆的篇章。

埃德加·斯诺

(Edgar Parks Snow,1905—1972)

斯诺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从1928年至1941年期 间,斯诺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中国,作为记者在各地采记。1936 年冲破国民党政府重重阻碍,访问了陕北和延安,于次年写成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即.《西行漫记》一书,被认为是一部“真正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的著作”。. 抗日战争期间。为伦敦《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 周刊撰稿。解放后,1960、1964、1970三次来华。 1972年2月 15日病逝于瑞士日内瓦,遵其遗嘱,部分骨灰运来中国,安葬于北京大学校园。他的其它主要著作有《远东前线》(FarEastern Front, 1933),《为亚洲而战》(The Battle for Asia, 1941),《中国在抵抗》(China Resists,1944),《复始之旅》 (Journey to the Beginning,1958)、《今日红色中国:大河彼岸》 (Red China Today: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1970)等。我们 节选了《红星照耀中国》片断及《为亚洲而战》的部分章节。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Alina Louis Strong,1885—1970) 斯特朗生于内布拉斯加州牧师之家。1908年获芝加哥大学 博士学位。20年代初赴苏联。1925年返美途中来中国访问。 1927再次访华,次年写成《中国大众》(ChinaZs,Millions 1928) —书。1930年帮助苏联政府创办英文《莫斯科新闻》,任 主编。1936年回美。1938年又来华,曾访问西北地区。1946年 访问解放区九个月,她和毛泽东的著名谈话收入《毛泽东选 集》。1958年斯特朗来华定居。1970年逝世于北京。她关于中国 的著作还有《人类的五分之一》(One-Fifth of Mankind, 1938),《明天的中国》(Tomorrow‘s China,1948)等。本编节选了《人类的五分之一》中两个片断。

哈里淼·福尔曼

(Harrison Forman,1898—1978)

美国著名记者。他所作《北行漫记》,又译《来自红色中国的报告》(Report From Red China) 也是1944年随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的结晶。我们所选《重庆的低语》是书中关于大后方重 庆的。另一篇《访问毛泽东》抗战时曾单独发表过中译文。福尔曼1930年作为一家航空公司代表来中国,曾三次访西藏。1935 年著有《被禁止通行的西藏》—书。1937年夏他往陕北访问红 军。他的著作还有《正在变革的中国》(1948),《在亚洲犯的错 误》等。

赛珍珠

(本名珀尔·赛登斯特里克·布克,Peart Buck, 1892—1973)

美国著名作家,小说家。她自己取了中国名字“赛珍珠”。父 母是传教士,从小随父母来华,曾阅读中国经书。17岁回美求 学,毕业后又来中国。后离华。1931年发表长篇小说《大地》, 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她一生写了 85部作品。她曾把《水 浒》译成英文,译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1933)。本编所选 《中国的插话》(广播剧)是她抗日时期的作品。

樊思伯(Amleto Vespa,1888 年生)

樊思伯,生于意大利阿奎那。情报人员。这个意大利人早年 曾去墨西哥参加革命,两次受伤。1912年开始游历南北美洲、 澳洲和中国,足迹远及西藏、蒙古。欧战爆发后被协约国派遣远 东从事情报工作。1916年随日军到黑龙江等处,接触重要的中 ,国人和日本人,最闻名的是张作霖。1920年他成为张作霖的“入 幕之宾”,成为“满洲”政局中要人。后因与意大利当局有矛盾, 改人中国籍。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人暗杀后,樊思伯被强迫为 日本人服务,成为日本特务机关高级工具。但他心中对日军种种 阴谋满怀愤怒,.后来终于乘机逃离“满洲”日本人手掌。他逃出樊笼后写了《“神明的子孙”:在中国一个日本情报员的自述》(The Secret Agent of Japan,1938)这本书,把所见所闻及亲身经历作 了真实、详尽、生动的叙述,是一部来之不易的揭露日本侵略中 国,制造伪“满洲”国后实行血腥统治的内幕的报告文学。我们节 选了此书的重要部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