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代十国时期石恪等七人十一幅绘画作品赏析

 听月工作室 2021-02-22

  

五代十国时,虽然国家四分五裂战乱连年,南唐都城所在地却相对平稳,于是有了书画艺术的一个发展高峰期。特别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时期,一些画家在唐代以青绿或水墨青绿在屏障上挥写大山大水或松石林木的基础上,深入大自然中进行创作。五代时中国水墨山水画趋于成熟,以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画家和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方画家创立了真实生动的雄伟北方峻岭和秀丽江南山川两大山水画体系,世称“荆、关、董、巨”。还有石恪、赵喦、赵干、卫贤、胡瓖、阮郜、王齐翰等画家,这里介绍《二祖调心》《八达春游图》《丹枫呦鹿图》《秋林群鹿图》《江行初雪图》《闸口盘车图卷》《高士图》《卓歇图》《神骏图》《阆苑女仙图》《勘书图》等绘画作品。

五代石恪《二祖调心》赏析

石恪,五代末宋初画家。他为人古怪、滑稽玩世,敢于冲破传统,以强劲狂放的笔势,简练夸张的形象,直抒胸臆。把表现主观感情、意趣作为绘画的主要目的。

五代末宋初 石恪《二祖调心图》_conew1.jpg

《二祖调心图》是五代画家石恪创作的一幅纸本水墨画,现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石恪《二祖调心图》表现慧可、丰干二位禅宗祖师调心师禅时景象。画卷中,慧可双足交叉趺坐,以胳膊支肘托腮,另一幅画丰干坐于温驯如猫的老虎的背上。

《二祖调心图.慧可》突出一个“静”。慧可双足交叉趺坐、以胳膊支肘托腮作思考状,慧可禅师胡须似乎多日都已经没有修理了,衣襟也随意、胡乱地披在身上,给人以不修边幅之感。双目紧闭,嘴唇似合非合,面目神情非哭非笑,所作人物形象,让人忍俊不禁。

但从人物神情中,使观画者又从中感受到了画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深沉、丰富,将禅境中慧可禅师紧张、绝望、焦虑、旷达以及感伤、愉悦而深邃的精神状态洋溢于画面之上,画面中呈现出来的这一特有的精神意象,对于禅宗僧众以及信佛的信士来说,所引起的震撼、惊讶、疑虑、不安、痛苦、安详、宁静的情感体验是不言而喻的。

《二祖调心图.丰干》突出一个“酣”。丰干禅师坐于温驯如猫的老虎背上,人、虎均微闭双目,似正假寐情形。所作丰干禅师人物形象邋遢懒散,一副万事不关心的神情。

五代赵喦《八达春游图》赏析

赵喦,名霖,后改为喦,陈州宛丘人(今河南淮阳县),生卒年不详,唐末忠武军节度使赵犨的次子。开平初年,授驸马都尉,是后梁太祖朱温的女婿,长乐公主的丈夫。善绘事,精鉴赏,富收藏。后因政治斗争被温韬挟至后唐杀害。《宣和画谱》著录有其作品《汉书西域传图》《臂鹰人物图》《五陵按鹰图》等。现存世作品还有上海博物馆藏《调马图》。

赵喦《八达游春图》_conew1.jpg

五代赵喦《八达游春图》轴,纵161厘米,横103厘米,绢本设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后梁赵喦所绘的《八达游春图》,纵161厘米,横103厘米,绢本设色,人物、马匹、山石、树木以及栏杆的刻画精到,线条优美细致,设色浓艳,从中可窥得五代人物、鞍马画的面貌。

《八达游春图》与《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的马匹相较,可发现,《虢国夫人游春图》中马匹的形象肥硕,且马腿短、马身宽大,虢国夫人一行人骑乘的马匹马尾均已打结,马鞍出现五鞘口,并且明显具有剪三鬃后的样式,图中有四人为随从身份,因此所乘马匹的缰绳上没有红缨。

《八达游春图》为驸马赵喦所绘,马尾打结,五鞘口,但并非剪三鬃。马匹形态不再像唐人的短腿肥马模样,马身部分比北宋马匹宽硕,马形介于唐宋之间。

另外,画中出现马尾类似于猴尾,不仅没有“丝丝入肉”的状态,还出现失真的模糊状态,此部分应为后来补笔。

五代佚名《丹枫呦鹿图》赏析

佚名丹枫呦鹿图_conew1.png

《丹枫呦鹿图》为五代时佚名画家创作的一幅绢本重彩绘画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丹枫呦鹿图》主要描绘群鹿游憩于色彩斑斓的秋林中的情景。深秋时节,霜后树林,叶子有的变黄,有的变红,分外艳丽。繁盛茂密寂静安谧的林中,一群鹿正在嬉戏觅食,有的立于林际,有的隐于林内,有的站立,有的蹲伏。突然,远处似乎传来一阵可疑的声响,长着美丽五叉角的领首雄鹿,警觉地竖耳聆听,昂首远望,观察是否有威胁袭来,其他鹿也略带惊慌地扭头,朝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神态专注紧张,蹲伏在地的鹿赶紧支起前腿,作好奔跑的准备。

画作左上方与右上方,钤印数枚,有“圭章阁”印,“天历之宝”印,清初收藏家阿尔善喜等人的收藏印,及乾隆、嘉庆玉玺等。

五代佚名《秋林群鹿图》赏析

佚名秋林群鹿图_conew1.png

《秋林群鹿图》是五代佚名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作。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秋林群鹿图》描群鹿嬉游、憩息于枫红层层与白桦交错的树丛中,画面洋溢着北国秋日景象。其中画作中部和下方有角者为雄鹿,共两只雄鹿、八只母鹿。群鹿游憩其间,或立或卧,或隐于林内,或立于林际。画面中的松柏参天,枝干虬曲,树下的山石轮廓细致。

画作最上方钤有“乾隆御览之宝”方印。画中钤有元内府“奎章”、“天历”印玺,裱边钤清初收藏家阿尔喜善等人藏印,图内并清内府鉴藏印等。

五代十国时期赵干《江行初雪图》赏析

赵干(生卒年不详),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五代南唐时画家。擅画山水、林木、人物,长于构图布局。所画皆江南风景,多作楼观、舟楫、水村、渔市,点缀花竹,表现“烟波浩渺、风光明媚”之山光水色尤具独到。

《江行初雪图》_conew1.jpg

赵干画作《江行初雪图》,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院。

《江行初雪图》为绢本设色长卷,细腻再现了长江沿岸冬时渔民劳作的场景。其卷首题有“江行初雪,画院学生赵干状”,有人认为这是南唐后主李煜所题。画面开始是江对岸渔民背纤的场景,而岸的这边是前后两队行者,主人皆戴帽、厚衣,随仆则衣着单薄,缩瑟而行。江上的渔夫或张网或起网,或牵舟而行或驾舟穿梭,男女老少皆在忙碌之中,与前面的行者形成鲜明对比。

《江行初雪图》2_conew1.jpg

画中笔法流利生动传神,树木坡石线条劲健,皴法初显,水纹用笔尖劲流畅。特别是地上和树上的积雪,似用了“洒粉之法”,充分表现了雪花轻舞飞扬的景致,意境古朴幽远,人物刻画简练生动。通幅淡墨渍染绢地,再洒白粉为雪。寒林枯木皆中锋圆笔,遒劲有如屈铁。树干以干笔皴染,大似後人皴山,自具阴阳向背。所画芦花,以赭墨裹粉,一笔点成,极富创意。小丘及坡脚,亦以淡墨成块涂抹而无皴纹,皆与後人异趣。此画一片天赖,意境高雅幽远。由幅上所钤印章,可知此卷历经宋元明清各朝内府及私人收藏,是件流传有绪的精品。明张丑在《清河书画舫》卷三下中曾评云,“通卷洒粉作雪,轻盈飞舞,足称前无古人”。

五代南唐卫贤《闸口盘车图卷》赏析

卫贤,(公元10世纪)〔五代·南唐〕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仕南唐后主李煜朝(961-975),为内廷供奉。善画界画及人物,南唐国力虽不强,但在中主李璟朝(943-961)至后主李煜朝(961-975)短短32年中,集中了顾闳中、董源、周文矩、徐熙、赵干、卫贤等开宗的绘画大师,应得上“时势造英雄”这一句话了,这个时期正是中国画由唐的人物画趋向北宋的山水画的转折时期,这些画家都作出了承上启下的重大贡献。

《闸口盘车图卷》,五代南唐,卫贤_conew1.jpg

《闸口盘车图卷》,五代南唐,卫贤,绢本设色,手卷,纵53.2厘米,横119.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闸口盘车图卷》画身左边下部,隐约可辨残存半边楷书“卫贤恭绘”四字,系五代、北宋初期名画家卫贤之佳作。此卷岩石坡岸运用勾廓皴染法,皴法为劲锐短促的刮铁皴和小斧劈皴,接近荆浩和关仝的皴法;人物线描质实畅劲,动态描写生动;屋宇彩楼和水磨机械的描绘,精确工谨,有很高的界画功力。

《闸口盘车图卷》画河旁闸口一座磨面作坊。画面左中部位是安置水磨的堂屋,堂屋两端各置望亭一座。台基前面是河道,河面上有两艘运粮引渡的篷船。对河是坡道,木桥横亘在画面下方。坡上有六辆独轮车、太平车。坡道左向傍山脚逶迤而隐,右首有酒楼一所。门前扎有彩楼,高逾丈。楼中悬一布旌,书有“酒”字。全面描绘了45个人物的活动,劳动着的“民夫”人数最多:有磨面、筛面、扛粮、扬簸、净淘、挑水、引渡、赶车等各种不同的分工作业。在左边上角的望亭里,有戴硬脚幞头、着圆领袍衫装束的官吏和侍从五人。再现了当时汴京的官营水磨作坊的情况。

五代时期卫贤《高士图》赏析

12五代卫贤《高士图》_conew1.jpg

《高士图》卫 

《高士图》卫 贤,立轴 绢本,横525厘米,设色 134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为五代南唐画院画家卫贤的作品,又名《梁伯鸾图》,描绘的是汉代隐士梁鸿和其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整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下部竹树相杂,溪水环绕;上部则远山巨峰,平远山岭。画中梁鸿端坐榻前,正潜心于学问;而孟光则恭敬地双足跪地,举着盘盏,递向案上。作者巧妙构思,将盘盏作黑红两色,置于孟光前额和梁鸿桌案之间,十分醒目,恰是道出了“举案齐眉”的典故。全幅结构繁复,但景物设置都错落有致,独具匠心,处处都与表现主题高人逸士有机相联而浑然一体。

五代时期胡瓖《卓歇图》赏析

胡瓖(10世纪),契丹族人,定居范阳(今河北涿县)。他善画人物、鞍马,主要描写契丹部族的游牧生活,对于马的骨骼体状、塞外的荒漠之景、牧羊犬的矫健勇武,都表现得无与伦比。《卓歇图》描绘了契丹族可汗率部下骑士出猎后歇息饮宴的情景。可汗与其妻关氏盘坐地毯上宴饮,侍从正执壶进酒献花,前有奏乐起舞者。画面上有骑士多人或倚马而立,或席地而坐,马鞍上驮着鹅雁等猎物。人物面相服饰具有契丹族特征,背景荒凉寂静,画面笔法古健雄劲,线条繁密,体现了当时北方画派的特色和契丹画师的独特画风。“卓歇”二字不见经传,从《辽史》中的“卓帐”、“卓枪”之语,知“卓”为“立”之意,“歇”作“休息”解释,“卓歇”则可理解为立帐歇息的意思。

图片

 《卓歇图》五代 胡瓖 绢本设色 33厘米 25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卓歇图》五代 胡瓖 绢本设色 33厘米 25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卓歇图》五代 胡瓖 绢本设色 33厘米 25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卓歇图》五代 胡瓖 绢本设色 33厘米 25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时期佚名《神骏图》赏析

图片

《神骏图》五代 佚名 绢本设色 27.5厘米 12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画的前隔水有金书“韩幹神骏图”五字题签。经比较研究,初步认为是五代摹唐人之作。是工笔画晋人支盾爱马的故事。此图人马用笔极为精练,施重彩而不愿其浓艳,画人马形神统一,树石钩而不皴,水纹浪花尤见功夫。总而言

之,此画技法出自唐人,纤巧处露五代画师之风。

五代时期阮郜《阆苑女仙图》赏析

   阮郜,五代画家。《佩文斋书画谱》列吴越,存疑。《宣和画谱》和《图绘宝鉴》都只说他“入仕为太庙斋郎”。《阆苑女仙图》画法工细,色彩艳丽,也是五代人物画的精品。画中描写仙山阆苑中, 一群女仙来往行坐,有执卷欲书者,有展卷凝视者,有的在拔弄琴弦,其优美动作和陶醉于此的表情十分富有感染力,观众似乎感觉有丝丝韶乐直入耳际,余音绕梁不断。画中人物的神情体态,端庄秀丽,衣纹柔丽流畅,树石修竹多用双勾填色法。此画无款印,但根据历代著录和卷后跋语,如清高士奇在跋中说:五代阮郜画,世不多见。

图片

 《阆苑女仙图》五代 阮郜 绢本设色 42.7厘米 177.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时期王齐翰《勘书图》赏析

王齐翰,建康人(今南京),仕南唐画院为翰林待诏,擅画人物、山水、道释。《宣和画谱》称其人物画“不曹不吴,自成一家”。《勘书图》描绘文士勘书之暇挑耳自娱情景。画中文士白衣长髯,袒胸赤足,一手扶椅,一手挑耳,微闭左目,复翘脚趾,状甚惬意。其身后为三叠屏风,上绘青绿山水,屏风前设长案,置古箱卷册等物,身前为一画几,陈列笔砚简编等物。另有一黑衣童子侍立。画中人物神情精妙,衣纹则圆劲中略有转折顿挫。屏风上的山水也十分精到,上面山水并不勾皴,用落骨法,林峦苍翠,草木茂密,略用唐人遗法而写江南真山,亦有别于董源青绿山水。

图片

 《勘书图》五代 王齐翰 绢本设色 28.4厘米 65.7厘米 南京大学藏。

10美篇五代 王齐翰《勘书图》_conew3.png

《勘书图》五代 王齐翰 绢本设色 28.4厘米 65.7厘米 南京大学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