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罗镇战役,红军俘虏一个国军二等兵,17年后他的名字家喻户晓

 新用户41015886 2021-02-22
大家好,我们的博易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老蒋急调东北军5个师的兵力由富县和合水东西对进,妄图在洛河以西和葫芦河以北地区和红军决战。面对敌众我寡的局面,红军决定采取诱敌深入、各个歼灭的方式来打破敌人的进攻,并把伏击地点选在了直罗镇。直罗镇三面环山,北依葫芦河,东面山坡筑有土寨子,一条东西大道穿镇而过,地形险要,十分利于设伏。
当时具体的作战部署为:红一军团在直罗镇东北的石咀、凤凰头、姜家川、魏家河地区集结,然后进入直罗镇北边山岭,准备由北向南打。红十五军团在直罗镇东南的张村驿、桃花砭地区集结,进入直罗镇南边山岭,由南向北打。国军的这5个师当中,以109师的推进速度最快,成为突出的孤军。
我诱敌部队边打边退,故意示弱,敌师长牛元峰果然中计,率部直扑直罗镇。牛元峰是山东沂水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军校毕业后进入东北讲武堂担任教官,后来又出任东北军辎重兵司令,1935年年初才调任109师师长。虽然长期身居高位,但在直罗镇战役之前,牛元峰没有打过一场实战,战斗经验极为缺乏。此时他见红军不断“败退”,不知是计,还为自己的骁勇沾沾自喜。
11月20日晚,109师“进占”直罗镇,牛元峰得意洋洋地向军长董英斌报捷,殊不知他已经钻进了红军布下的天罗地网当中。21日拂晓,事先埋伏在南北两山的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主力突然对109师发起进攻。牛元峰在睡梦中被惊醒,匆忙指挥部队抵抗,但毫无戒备的敌军又哪里是红军的对手呢?最终109师被我军全歼,牛元峰也被击毙。
在这场大胜仗中,我军共俘敌5300余人,其中包括了一个名叫崔日发的二等兵。崔日发是河北魏县人,祖上曾经在清末中过进士,称得上书香门第。崔日发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经中落。1934年,19岁的崔日发不得不外出谋生,长途跋涉后,他来到了汉口,看到东北军的一个征兵站正在招兵,就报了名,被分到109师当了一个二等兵。没想到当兵刚一年,就成了红军的俘虏。
当时红军对待俘虏的政策是去留自愿,愿意留下当兵的,红军欢迎;想回家的,红军发给路费。结果崔日发报名参加了红军,谁也没有料到,这个被俘的国军二等兵,竟然在17年后名扬天下!1952年10月14日,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打响,崔日发指挥他的45师和美韩联军血战了整整43个昼夜,战役最紧要的关头,他连续7天7夜没有离开过指挥所坑道。这期间,他所有的睡眠时间加起来只有十几个小时。
最终45师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击退了敌人900多次冲锋,牢牢守住了上甘岭。豪言只需6天就可以结束战斗的美第8集团军司令官范弗里特,因为上甘岭战役的惨败而黯然退役。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克拉克对上甘岭战役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三角高地之作战开始于1952年10月14日,这个开始为有限目标之攻击,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救面子的恶性赌博。但很不幸,我们赌输了。”1954年,崔日发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秘书处为了表彰他在上甘岭战役中立下的卓越战功,将他的名字改为“崔建功”,这个名字很快家喻户晓,这一年,崔建功39岁。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