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阴一阳之为道

 昵称48087789 2021-02-22

续:倪师的易以及经方家之易解,从头说起吧

《列子》说符篇记载了一个故事。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的学生帮助。杨子就质疑了: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解释,岔道多。最后没追上,因歧路之中又有歧焉,不知所之。进而引申一个道理:大道以多歧亡羊,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归纳一下大概就是:大路因为岔道多而走失了羊,只有回归到相同,返回到一致,才没有得与失。

老子庄子列子的《道德经》《南华经》《冲虚道德真经》,道家奉为三大经典。一如我们所熟悉的同样出自《列子》的愚公移山,本篇同样采用了讲故事、说道理的同样手法。

这个杨子是杨朱。杨朱学派在战国时代独树一帜,与儒墨相抗衡,秦皇焚书之后,才声迹不显。

转回头来继续说易。

伏羲画八卦,是先天八卦,卦序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文王演周易,用后天八卦,卦序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我们的祖先很有智慧,所谓的先天为体,后天为用,使先天和后天两者达到了有机的辩证统一。

易曰: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这是孔子给八卦逐一下的定义,文字写很美。这个定义前所未有,从易道而言,是着有开天辟地的意义。但是其中却又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八卦卦序,震巽坎离艮兑乾坤。卦序又增加了。

易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相射。这段也是孔老夫子写的,卦序是,乾坤艮兑震巽坎离。卦序更多了。

这样,大概可以就吻合了列子中所说的那种感觉:歧路之中又有歧焉,不知所之。或许从这开始,就会百家争鸣了。

倪海厦先生解伤寒论和黄帝内经的时候也很有智慧。碰上此类情况,他经常会这样来解释,仲景先生写的没有问题,可能是书童抱着书简出去的时候不小心在门槛上磕了一跤,导致乱简啦。

姑且也用倪师的思路来解释吧,子曰嘛,子曰那没有问题的,而是捧书简的书童,或者说是哪位同学太马虎,把书简给打散了。

生活还要继续,人生还要延续。列子教给我们的智慧: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

如何返回到一致?实际上很简单,在起点和终点之间画一条连线,就是这样。

跟在后面追,先画线再按图索骥,两者一正一反。以正为阳、反为阴,易曰:一阴一阳之为道,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方为道。

倪师说通常学医的方式由浅入深,从最基础的学起。现在中医有很多流派,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先辈们每每有所体会,大家各有所长,历代贤者智者所著医书浩如烟海。顺着这条路往前走的话,可能要花很多的时间,很多的精力,不一定能够学到最核心的东西。

倪师说,他教授的思路是把前面的过程反过来做,核心就是传神。我理解,就是由宏观到微观,而不同于由微观到宏观的思路。倪师要表达的意思和列子这一段故事所说道理的应该是一样的吧。

应该说,我们很幸运,遇到了倪海厦先生这样一位道家五术兼修的当代奇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