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洗闲阁购书日志(2018年10月10日)

 洗闲阁 2021-02-22

洗闲阁购书日志(2018年10月10日)

        2018年10月10日,星期三,多云,13—25度。年轻时读书,是抱着一份胸怀天下的壮志,要干一份伟大事业的。当时光老去,风云不再,读书更多就只剩一份抚慰平生的追怀感念,一份偷日渡闲的清雅把玩。或许,从轰烈到淡然,这就是人生必然要走过的路径与归宿。因此,这一期书单,便犹若老和尚洒扫只有三两片落叶的清寂庭院,多了一份闲散写意。

        10月9日收到京东订书四部,有满100减6元,实付125.5元。

        《制造汉武帝》[增订本]辛德勇著,三联书店2018年8月1版1印,精装定价48元,京东37.8元。第一次读辛教授的书,且是这本争议比较大的书,基于这本历史论文在严谨之外,写得还算有文彩——当然不是那种抒情美文,而是文笔清雅,立论有新意。

        《潘金莲的饺子》李舒著,戴敦邦绘,中信出版社2018年3月1版1印,定价58元,京东35.5元。李舒喜欢东拉西扯,好象很有背景似的,其实不过读的书多,文笔好玩。文史专栏随笔真的很需要这种“砖家”(杂家)工夫,不然就难混了。读过连载于《看天下》杂志的这个系列文章,多篇还复印保存过,书籍出版本来不想买,不想却与朋友在公众号“随读闲扯《金瓶梅》”一文中,扯到“黄芽韭菜肉包的水角儿”究竟是什么,兴趣一来,便下单购回了这本不太“着调”的书。

        《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阿城文集之五]阿城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3月1版1印,定价36元,京东23.9元。这本老书已经不记得到底购读过没有,也算是心血来潮,看见两“闲”字,风格又与我常玩的“书香闻过录”般配,还似乎特别应景自己当下的心境。

        《火星编年史》[布拉德伯里逝世5周年精装纪念版](美)布拉德伯里著,林翰昌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年8月1版1印,精装定价45元,京东34.3元。早想购藏这部科幻名著,一年前感觉价格颇贵,现在书价连连涨,突然感觉便益了,赶紧下单吧,好与收藏的《华氏451》配对。

        同日于万州实体书店购书六部:

        《少时读书:废名讲中国诗文》废名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8年6月1版1印,精装定价68元。废名至今的名气不大,读者也不多,却已获得经典作家地位,有相当一批追捧的读者,这对一个写作者,足可欣慰了。本书收录了废名的众多读书和讲座文章,内容丰盛,可了解其生平文学思想与理论素养。

        《会饮记》李敬泽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8年8月1版1印,精装定价39元。李敬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是著名文学批评家,但也沉寂了若干年,似乎当官去了。到最近几年,随着《青鸟故事集》和《咏而归》的出版而重新走红,成为一名高度融合了知性与人文的创新散文大家。本书与前两本风格一脉相承,并且貌似更加成熟。

        《山川岁月长》蒋勋、龙应台、林清玄等著,向阳编,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10月1版1印,定价49.8元。本书收录台湾当代26位名家优秀散文37篇,是一本以山川承载岁月为主题的台湾散文选,选文严谨精美,每家文后另附导读短文,简介作家生平、创作成就及选文特色,可见编辑特别用心,颇可赏析。我一直觉得,台湾文学既有深厚的传统人文精神的继承,又不乏横向借鉴西方文本创新意识的关照,比及大陆单一僵化又浑浊不清的文学现状更让人欣喜,也将始终是中国未来文学发展的大方向。

        《神秘的奎因先生》(英)阿加莎·克里斯蒂著,党敏博译,新星出版社“午夜文库·大师系列·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51”,2017年1月1版1印,定价35元。此前购藏过这个午夜文库版“侦探小说女王”系列约20多本,本想一本本慢慢陆续完整购藏一套“女王”的作品,后来了解到实在太多(有100部之多吧),受了惊吓,只得至编号30,后面再没有敢跟进。日前购读《阿加莎·克里斯蒂阅读攻略》,参照书中五星推荐作品“没读过是不可原谅的,赶紧跑步到书店买去!”的激励,赶紧跑书店选购了如下三部。

        《加勒比海之谜》(英)阿加莎·克里斯蒂著,周力译,新星出版社“午夜文库·大师系列·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67”,2018年3月1版1印,定价42元。

        《黑麦奇案》(英)阿加莎·克里斯蒂著,党敏博译,新星出版社“午夜文库·大师系列·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80”,2018年4月1版1印,定价39元。

        10日下午收京东订书一套:《姚著中国史》[全五册]姚大中著,华夏出版社2017年1月1版,6月2印,全套精装定价398元,京东308.5元,有满300减100元优惠,再减16元优惠券,实付192.5元,低于半价。这才是真正的所谓“大历史”研究,视角超越大汉民族国家的一元型态,包容了多民族的天下观,从世界史,或者边疆史的不断融合中建构了中国史的流变。正如豆瓣网介绍:“本书打破了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民族史的界线,以全新的架构叙述了从远古到清代的中国历史。作者具有罕见的理性概括能力,能从复杂的历史表象中找出脉动的主线,透彻、清晰、具体;引用资料宏富,文笔古雅,带有20世纪30年代钱穆《国史大纲》的叙事风格。一般的中国学者写的中国通史是将中原作为一个核心,一层一层向外看,而这部书则是从匈奴、月氏、日本、朝鲜等向内看,角度新颖,堪称世界史视野下的大历史。”读这部大著,当能开阔我们的心胸,建立更理性的民族自豪感。

前情参考

~~~~~~~~~~~~~~~~~~~~~~~~~~~

洗闲阁购书日志(2018年10月5日)

老来无事读书忙

洗闲阁购书日志(2018年9月15日)

洗闲阁购书日志(2018年9月4日)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