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逸思听|走进心里深藏几十年的神秘之地太原“文庙”,圆了儿时的好奇梦

 心境旅行 2021-02-22
   静逸思听系列《太原文庙》 

作者:宋荣枝 朗读:宋荣枝

同学相约去文庙参观。 

文庙

一直是我心里的迷,

也就一直存有一份好奇。
       小时候去柳巷,

会从文庙东边绕道北面,

也就是崇善寺前的小道通过,

路的两边都是红墙绿瓦,

感觉庄严神秘。

去儿童公园,

则会从文庙东面绕道南面西面通过,

围着红墙绿瓦走半圈,

看到的多是紧闭的大红门,

更增长了几分好奇。
神秘感、好奇心,

在心底里储存了几十年。

前些年又一次路过文庙,

听到红墙内传出

阵阵儒文读诵的声音,

进入看到身着统一服装的

儒学童们在专心背诵,

不禁肃然起敬,

羡慕着孩子们这么小

就能背诵儒家经文,

倾听中回忆着

自己能够称颂的章节,

不知不觉中活动结束,

也就走出了文庙。


前两年再次路过,

又一次恰巧遇到朗朗的诵读声,

但因为急着赶路,

并没有停下来欣赏众人诵读的风景。
二青会前,

曾经看到介绍太原景区的文字,

提到有山西省民俗博物馆,

网上查询发现民俗博物馆

就是我心里的文庙。
心里就有了一定去看看的想法,

这也是满足自己几十年的好奇吧。


早晨九点来到文庙。

抬眼看去,面向南方,

红色牌楼显眼的伫立在红墙绿瓦之外,

上面的金字“文庙”二字,

抢眼炫目。

转看大门,

挂有山西省民俗博物馆的字样。

恰巧工作人员开门迎客,

凭身份证,

我进入了心里深藏几十年的神秘之地。


文庙坐北朝南,

红墙绿瓦巍峨壮观,

中轴线上棂星门首当其中。

因为不懂其意,

特地网上查询得知:棂星,

也就是天田星。

汉高祖时为风调雨顺开始祭祀天田星。

宋代儒家把孔子与天相配,

在孔庙和儒学中,

把祭祀孔子当作祭天,

筑起灵星门楼祭祀孔子。

后来有人说门的形状好像窗棂,

把“灵星”改为“棂星”。
以“棂星”名门,

意为孔子应天上星宿而降,

旨在圣化孔子 。

从这点上就知道

为什么叫文庙啦,

是祭祀孔子,

传承儒家文化吧。
棂星门也算是文庙的大门吧,

建在高台上的木牌坊,很是讲究。

棂星门内应是文庙前院,

院内原有泮池石桥

石桥下有红色的小鱼游动。

泮池,

就是是学校前面的水池。
据说,

清代称考中秀才为入泮,

从泮桥上走过就会考取秀才,

后人又将泮桥称为状元桥。

从状元桥上走过,

意味着将来能中状元。

我也专门走了状元桥,

送给自己一个好心情。

穿过石桥,

就到了文庙的第二道门大成门

大成门更有气派,

绿瓦飞檐彩绘斗拱,

三门组成。

中为大成门,两旁掖门,

东曰“金声”,西曰“玉振”。
网上说,门名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

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语意。

金指钟,玉指磬,

比喻孔子的德行就像奏乐,

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完美至极。

以此盛赞孔子

“德牟天地”、“道冠古今”,

并与“大成”相呼应。


大成门里,

不朽的古木吸人眼球,

一棵古树前,

我和朋友讨论着树名,

馆内工作人员说是紫藤

我们看到紫藤上面树叶繁茂,

下面枯树干枝,

纠缠在一起的两棵树,

犹如一棵枯竭的老人,

鼎力扶持着幼壮的少年。

另外两棵树,

老远望去,

一棵枝繁叶茂的昂举着绿茵,

却又缠抱着一棵枯死的树干,

那份感恩那份不舍,让人感动。

正面的大成殿

应是文庙的中心建筑

可惜大门紧锁,什么也看不到。
       网上说,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

称文宣王殿,

宋徽宗尊孔子为

“集古圣先贤之大成”,更名大成殿。

大成殿面阔七间,

进深四间,

单檐歇山顶,琉璃剪边,

重昂斗拱,庄严雄伟。

 殿内曾供孔子

及其四配十二哲木主神位,

也有说是塑像。

四配是颜回(字子渊)、曾参(子舆)、

孔子孙子(子思)和孟子,

孔子的四大贤弟子。

唐玄宗李隆基祭祀孔子,又以孔门“四科”中的十人为“十哲”配享,即德行科颜回、闵损、冉耕、冉雍;言语科宰予、端木赐;政事科冉求、仲由;文学科言偃、卜商、有若。宋元以后,颜回成为“四配”之首,遂以颛师孙递补为“十哲”。清康熙增朱熹而成“十一哲”。乾隆又增有若而成“十二哲”


大成殿后建有崇圣祠,是供奉孔子先人的地方,据说后来把孔子夫人的牌位也移进供奉。(哈哈,这些都是网上说的)。

网上介绍,1919年(民国8年)文庙被改为省图书博物馆,日伪时期还曾作过民众教育馆。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改为省博物馆。现在为山西省民俗博物馆。

 

馆内有几个系列展,很有意思的。

第一展厅印象民俗,一方水土一方习俗,有山西的靠崖窑,石窑洞,石板房,地坑院等特色民居,有地域环境生植特点形成的不同的吃文化,行工具。

第二展厅的锁更吸引人,从无”锁“不谈开始,众”锁“周知,各得其”锁“,“锁”户机谋,到人心“锁”归,讲述了锁子的发展历史。
皮影展厅介绍了山西皮影发祥地孝义曲沃,介绍了皮影的发展与作用,让人耳目一新。

饰物展品,有头发上的簪子,耳朵上的耳环,项链手镯衣饰品的发展变化介绍。

最后一个展室,

童趣记忆,更有意思。

把我带入了儿时的记忆,

有老字号的吃食,

有带着历史痕迹老作坊,

有儿时推过的铁环,

有五子棋等等,

看着展品,

儿时的形象就在眼前。

总体感觉,展馆很好,

展品很棒,展品设计用心。

唯独感觉不好的是觉得有些可惜,

这个展馆知道的人太少啦,

缺少讲解,甚至没有提示牌。
不知道有多少如我一样的寡闻人,

还好奇着向往知道文庙的神秘。

版权声明:作品为宋荣枝原创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