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探微(209):锦绣前程——释“前”

 秋琰 2021-02-22

朱英贵

前一篇解说了表示船行的“俞”字,其构字理据为舟行向前。还有一个跟“俞”字有关系的字,那就是表示方位的“前”字,它最常用在“前程”一词当中。那么“前程”的本来意思究竟是前面的“陆程”,还是前面的“水程”呢?这要依据“前程”的“前”字来判定。“前”字究竟是与“陆路”有关,还是与“水路”有关,这又需要依据它的古文字字形来裁决,这一篇就来谈谈这个“前”字。

一、“前”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甲骨文中有一个字的形体,被有的学者解读为“前”(见马如森著《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第40页,其字形如下:

  

从这个甲骨文的构形来看,前两个字形大同小异,左右两边的符号合在一起是甲骨文的“行”字,它是一个像有十字路口的街道的象形字,造字的本义为道路、街道,引申义为行走。在“行”字的中间有两个符号,上边的为“止”,也就是脚趾的“趾”的最初字形,意思指的就是脚,用脚在街道上前行行走,那当然就是“前”了。

中间下边的符号解读起来有分歧:

一说像“舟”,那么这个“前”字,就既包含陆路,又包含水路了,但是这样理解有矛盾,我们的祖先造字的时候怎么会在街道上画一条船呢?

另一种说法是像船形的鞋子,“前”字的本义就是指人的脚穿了鞋子在大路上朝前方行走,但是这样解释也有弊端,造字时代有没有鞋子另当别论;就算有,也未必用这样的象形符号来表示,因为至今还没有发现甲骨文中有“鞋”字;就算有,也没有必要如此浪费地画上鞋子来表前行之意,因为这个符号上边的符号脚趾朝上已经表示了行走意义和方向意义了。

上述理解,从字义上看,甲骨文字形就是“前”字应该是有道理的,第三个甲骨文的字形只是简化了“行”字,省去了右边的半边街道而已,其会意的道理是一样的。问题在于这个字形是如何演变为现代汉字的“前”字的,那就只有来看看“前”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了(参见下图):

“前”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原来,甲骨文中还另有不需要表示街道的符号“行”或者“彳”的“前”字,特别是上图的第一个甲骨文形体,因为还有三个点表示水花,这就足以证明下部的符号是“舟”而不是鞋了。第二个甲骨文字形省去了表示谁画的小点,也可以表示舟再前行之意,原来上部的“止”并非是表示用脚行路,而是表示舟在前行,这就是“前”字初文的构字理据,二甲骨文中又有添加“行”或者“彳”的“前”字,应该理解为初文的构字理据的泛化:无论是在水中前进还是在道路上前进都是“前”的构字理据。

金文的“前”字直接继承的是舟在前行的构字理据,为“从止从舟”的合体会意字,上部从止(脚),表示行进之义,下部从舟,表示乘船而行。

前一个小篆字形与金文形体一脉相承,只是进一步线条化了;后一个小篆字形则又增加了一个侧面人形符号(也可能是类似于“俞”字右下侧的水波纹符号),借以辅助表意,意谓人乘舟前行或者舟在水上前行。

现代汉字的“前”是在上图后一个小篆形体基础上隶变或楷化而来的,只是经过隶变与楷化之后的今文字字形发生了讹变。隶书的下部已经不是“舟”和“人”了,“舟”讹变为“月”,“人”讹变为“刀”;楷书的上部已经不是“止”了,而变成两点一横了。这样一来,“前”字初文的构字理据也就荡然无存了。

不管怎么说,依据“前”字的构字理据,它确实是含有一个“舟”字构件,现在我们依据“前”字的甲骨文与金文字形来解说它的本义,那么“前”的造字本义应为乘船前行。

《说文解字》卷二止部:“歬,不行而進謂之歬。从止在舟上。”

《说文》中没有“前”这个现代形体,小篆字形隶定之后当作“歬”。许慎

依据小篆字形解义,意谓不用举足行走就可以进发(不行而進謂之歬),即人站在船上而行进,这样的解释是符合造字理据的。

二、“前”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前”的本义为乘船前行。后引申为向前行进(步行,乘车,骑马等)的意思,例如一本古代的重要字书《广雅》解释为:“前,进也。”再如:“孔子下车而前,见谒者曰:‘鲁人孔丘,闻将军高义,敬再拜谒者。’”(《庄子·盗跖》)又如:“其后,中山哀王薨,太子前吊。”(《汉书·史丹传》)

此外还可以产生如下两方面的引申义:

其一,表示向前位移。例如:“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乐府诗集·陌上桑》)再如:“狼不敢前,耽耽相向。”(《聊斋志异·狼三则》)又如:奋勇向前,勇往直前等成语中的“前”。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两种意思:

一是表前方的空间,表示与“后”相对的空间方位的意思。例如:“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再如:“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又如:“天寒古寺游人少,红叶窗前有几堆。”(唐·韩愈《广宣上人频见过》诗)

二是表此前的时间,表示与“后”相对的时间在先的时间方位。例如:“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与?”(《孟子·梁惠王下》)再如:“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本纪·赞》)又如:“盖哀欧阳生之不显荣于前,又惧其泯灭于后也。”(唐·韩愈《题哀辞后》)

其二,表示引导,后来由“向前位移”的意思引申出引导的意思。例如:“尸谡祝前,主人降。”(《仪礼·特牲馈食礼》)郑玄注:“前,犹导也。”再如:“张若、謵朋前马。”(《庄子·徐无鬼》)这里的“前马”是指在马前引导的意思。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三种意思:

一是犹进见。例如:“允持疑不为,频诏催切。允乞更一见,然后为诏。诏引前。”(《魏书·高允传》)再如:“尝有人着靴骑驴至兆门外,曰:‘吾欲见刘延世。’兆儒德道素,青州无称其字者,门人大怒。兆曰:‘听前。’”(《晋书·儒林传·刘兆》)又如:“谢太傅与王文度共诣郗超,日旰未得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二是表预先,事前。例如:“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礼记·中庸》)再如:“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又如:“临事前见逆决,若烛照龟卜,无秋毫疑滞。”(宋·陆游《朝议大夫张公墓志铭》)

三是表从前的,未来的。例如:前人,前部长,前主任等词语的“前”都是表从前的。又如:前景,前程,前途等词语的“前”都是表未来的。需要注意的是,在表示从前的这层意思上,用来称呼人那是不能用“先”来替换的,因为“先人”已逝,“前人”可能尚在,“先烈”与“前辈”的区别也正在于此。

根据上面对“前”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前”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含有“前”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前”字在常用成语中的含义大多是表示空间方位或者时间方位的,而且含义都很通俗,大致有如四类情形:

其一,成语中的“前”字表示“向前位移”的动词义,例如:

观望不前——不前:不敢上前。事情尚难确定时,怀着犹豫不定的心情,观察事物的发展,暂不前进。源自《史记·信陵君列传》:“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膝行而前——跪着用膝盖向前移动。形容敬畏恭谨之极。语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

裹足不前——停步不前,好象脚被缠住了一样。源自秦·李斯《谏逐客书》:“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畏葸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语见宋·魏泰《东轩笔录》:“唐介始弹张尧佐,谏官皆上疏,及弹文彦博,则吴奎畏葸不前,当时谓拽动阵前。”

其二,成语中的“前”字表示空间方位的名词义,例如:

花前月下——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源自唐·白居易《老病》诗:“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风前残烛——面临风吹的剩余烛火,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语见郭戈《金瓶梅传奇》第十七回:“常言道,小不忍则乱大谋。我儿不可逞强。况我已是病弱之体,如那风前残烛,再也经不得事了。”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语见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想为官的前呼后拥,衣轻乘肥,有多少荣耀!”

前仆后继——仆:倒下;继:接着,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源自唐·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其三,成语中的“前”字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义,例如:

复蹈前辙——蹈:踏上;前辙: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踏上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源自《后汉书·窦武传》今不想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意在笔前——①指写字构思在落笔以前。②作诗文先作思想上的酝酿,然后着笔。亦作“意在笔先”。语见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前无古人——指以前的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也指空前的。源自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前功尽弃——功:功劳;尽:完全;弃:丢失。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源自《战国策·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其四,成语中的“前”字表示从前、未来等时间的名词义,例如:

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源自明·朱国祯《涌幢小品·曾有萩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久。”

惩前毖后——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源自《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锦绣前程——像锦绣那样的前程。形容前途十分美好。源自元·贾仲名《对玉梳》第四折:“想着咱锦片前程,十分恩爱。”

瞻前顾后——“瞻”是向前看未来,“顾”是回头看过去。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源自战国楚·屈原《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四、关于“歬”、“前”、“剪”这三个字之间的错综关系

跟“前”字有所纠缠的还有一个“剪”字,下面试简要解说一下“歬”、“前”、“剪”这三个字之间的错综关系。

应该说,“从止从舟”会意的“歬”字就是“前进”义的本字,加上“刂”(刀)作意符的形声字“前”实际是剪刀的“剪”字,《说文》解释为“齐断也”。只因后人常借“前”表示“歬”字的意思,而且久借不还,于是人们才又给“前”字再加一巴“刀”,借以专门表示“剪刀”的意思,这也是“剪”字有两把“刀”的原因。

由于“前”字涉及到古今字、假借字等诸多纠缠不清的问题,我在解说中就回避了这些颇为棘手的问题,只求在与“舟”有关的视野内来解读“前”字的构字机理。关于“歬”、“前”、“剪”这三个字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演化、借用、替代、增补等关系。具体可以表述为:

第一,“歬”字的字义为“前进”。《说文·止部》:“歬,不行而进谓之歬。从止在舟上。”《说文》在这里解说的是“歬”,然而其楷书字头却为“前”字。

第二,“前”字的字义为“齐断”。《说文·刀部》:“前,齐断也。从刀歬声。”《说文》在这里解说的是“前”,然而其楷书字头却为“剪”。

第三,“剪”是个后起字,《说文》未收这个字。正如上面第二项所说,尽管《说文》的楷书字头有“剪”,但实际解说的内容为“前”。

然而,后人将“歬”字废弃不用,以“前”代“歬”,故“前”字的语用义为“前进”。于是“前”字本来的“齐断”义便转移到了后来创造的“剪”字上了。因此,“前”字与“剪”字是“古今字”关系,而“前”字与“歬”字是“假借字”关系。下面是今人所认可的“前(歬)”字与“剪(前)”字的小篆写法:

上面的小篆从字形上看,第一个字应为“歬”,然而却是“前”;第二个字应为“前”,然而却是“剪”。因为《说文》原著以小篆为字头,今本《说文》方框外的楷体字是后人添加的,这样一来,上面的第三种说法才成立。

综上所述,说“前”字与“剪”字是“古今字”关系,应该可以成立。然而问题就出在前人为何要用“前”字来借代“歬”字呢?“歬”字字形并不算繁复,上边一个“止”,下边一个“舟”也并不难写,又何必呢?此其一。

许慎把“前”字的字义解释为“齐断”的唯一根据就是以“刀”表意——《说文·刀部》:“前,齐断也。从刀歬声。”“歬”字是做声旁的,不表意。此其二。

最要命的是,“前”字右下部的构件就真的是“刀”吗?我们前文解释过的“俞”字下部的两个构件跟“前”字完全一样,那明明是“舟”(楷书作“月”)旁边的水波纹的形状的变异呀,就好像没有人说“俞”字中的“月”就是月亮的月一样,也没有人说“俞”字当中含有一把刀呀。此其三。

根据如上三点,可见“前”字右下部的构件是不是刀,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是刀,上述认识不容置疑;如果不是刀,而也是水波纹的变形或者如拙文中所说是半边街道的变形,那么,上述认识就要重新刷新:“前”字也可能是“歬”字字形的自然演变,将原本一个构件“止”离析为两个构件“丬”(请旋转90度看)和“刂”了;于是“前”字与“歬”字就不是“假借字”关系,而是异体字的关系了;“前”字与“剪”字也就不是“古今字”关系,而“前”字仅仅是“剪”字的一个声旁了。

也就是说,“剪”字中如果真有两把刀,那么它跟“前”字就是古今字关系,如果只有一把刀,那么“前”字就是“歬”字的变形,“前”字也就仅仅是“剪”字中的一个不表意的声旁。

孰是孰非,要害在于《说文》对后世影响极大,于是后人便以《说文》了断悬疑。然而东汉时代的作者许慎并没有获见甲骨文字形作为著述依据,《说文》中还有诸多可商议之处。那么,对于“歬”、“前”、“剪”这三个字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是否就可以“齐断”了呢,似乎还有进一步前行考察探讨的必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