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我的农民父亲相比,我在父亲这个岗位上真的是很不合格……

 凡人之力 2021-02-22

  【回望故乡】 我不是个好父亲

如果和我的农民父亲相比,我本人在父亲的岗位上做得真不到位,若搞个20年的业绩考核,那就该是不合格。我与儿子开玩笑说,求你给我免职吧。他狡黠地说,不批准,还要我供他继续读书和生活……

儿子二十岁了,而我一路狂奔,很少陪伴他。昨天他从学校回来了,据说是大一军训之前的休整,他忙着玩手机和电脑。我劝说了几句,学生不看书,让我很着急。而我除了简单做点饭之外,就是查阅黄冈的大量史料,忙着寻找我第二本散文集的素材,也就顾不上他了。

因为我不单单是个父亲,还是个不停空的追梦人,一个自得其乐的自选课题的学者和写作者。

昨天儿子给我送了两样礼物:一盒铅芯,价值一元,却对我很重要,专用于“喂食”我在书本上做笔记的自动铅笔;一瓶饮料,据说是他喝了一瓶中奖的副产品。对我这样不合格的父亲,还有礼物享用,也很知足了。

今天是父亲节。不想重复写怀念父亲的文字,我就对照父亲的标准,做个人履职尽责方面的自我批评吧,也简单回顾一下我们父子之间的故事。

1997年,儿子出生前,我前往湖北宜昌市的招生办,报考了杭州大学新闻系研究生。他出生半个月后,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我第一次跨入硕士研究生招生考场。后来,成绩单挂号信邮来了,以英语2分之差名落孙山。

跨专业考研,本来也不指望马到成功。但是,落榜带给我的是惊喜和信心,我的两门新闻专业课考得不差呀!儿子三岁那年,我告诉他,爸爸要上广西南宁读书。他当时太小,还不懂得离别的概念。也许,那随后的三年,他可能会隐隐感觉到,原来每天可以骑着的高大肩膀没有了,半夜起来为他冲奶粉的男人不见了,陪他看孙悟空和奥特曼的电视观众少了……

多少年以后,儿子冷不丁还怪我道:“你上广西上学,三年都不回家!”我开始大笑,继而分明是无奈。呵呵,全然忘了陪他玩的三个寒假和暑假。毕竟长年在异地他乡,在他童年的印象中,“爸爸”更多的是抓起来的电话听筒那头的一串串声音符号……

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我独自从宜昌带到武汉来,上了阅马场小学。每天的早送晚接,我都牵着他的小手,一高一低穿过马路,进超市,上楼梯。后来,他主动说,我完全可以坐公交车去上学了。

于是,我就每天给他一块钱,看着他小小的身子敏捷地挤上公交车,直到车门关严离去。钱给多了,担心他上网吧了。因为放学要过马路搭车,我还是不放心,坚持去学校迎接。

有一次,儿子放学告诉我,今天上学迟到了一个小时。原来,公交车在武昌火车站途中坏了,他的一块钱投了,只能步行两三站路到学校去。那些年,武汉最混乱的莫过于武昌火车站周边,车多人多骗子多,万一出了什么事情,我这粗心的父亲就要抱憾终身。从此以后,我就给他买个充值的公交卡,万一丢了也不足惜。

武汉的生活,还记得我们父子比翼双“肥”的幸福生活场景——

爸爸,我想吃肥肠,想吃排骨,想吃鸭肉……”买!买!我对孩子是溺爱多了一些,在吃喝上更是政策宽松。肥肠两三斤,高压锅一压,再切细爆炒辣椒。肥猪切丁,撒盐熬油,再用来炒菜。两三斤肋排,炖上四五斤莲藕……

爸爸,肥肠真香,猪油渣好吃……”
“儿子,爸爸今天做鸡?还是做鸭?”我在厨房忙活,儿子在客厅写作业,于是我们还有这样精彩的对话……

在武汉上小学,老师说儿子作业经常不按时交。放学后,我多次在社区周边的游戏机厅“抓捕”孩子。我还是那么忙。大学里先后讲授了11门新闻和广告专业的课程,被人戏称为“百科全书式”的老师。同时,我又先后报考了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教了四年大学,我每年三月步入博士招考院校的考场,好像不考试我就是那无舵之舟。

2008年8月,儿子将要上六年级,我们举家从武汉撤离。我从武汉独自北上,成了中国传媒大学的新生。儿子和妻子从武汉向西,折回宜昌的“根据地”坚守。

小升初前夕,调皮的儿子被强行送入一家戒网学校。剃了光头,自己要洗衣叠被,每天顶着烈日或者迎着风雨强行训练,签约一个月。“改造”27天后,我假期回家接他走出铁栅栏。时隔三天后,有一个大男孩在校被“教官”活活打死,那个学校立即查封了,我们想想都觉得后怕……

博士毕业之际,我踌躇不决,是回鄂?还是留京?回鄂可以照顾好老人,我也也可以在高校混至退休。而留京或许可以为儿子铺铺路吧,争取一个开阔的发展空间。而我们却要面临租房和买房的困境,还要直面北京众多有权有势、有头有脸的庞大群体的生存挤压。

长安居,大不易。”这是一句大实话。鄂东的父母寄希望于我的,我会坚定地走下去,无所畏惧。在我的身体里,流淌着楚人的血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前方的路,认准了,就要咬牙前行。

2012年春天,在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不足60平方的租住宿舍,儿子接来了,小小的客厅也是他的卧室兼书房。出门过马路就是一所初中,儿子转学跟不上,我还是托人上了学。

中考之前,我托在北京办补习班的表哥,封闭管理了一个多月,全天候地补课。老表说,孩子有进步,但还是基础差,学习懒散,不大愿意做习题……

中考成绩出来了,在我的坚持下,儿子报考的是普高生,北京西城区重点学校太多,而他勉强上了一所末流学校的普高班。有人劝我送回浠水老家就读,有人劝我可上北京私立的国际学校。在我看来,自学也能成材,何必四处折腾?其实,大多数人天资一般,不必拔苗助长吧。

依我的学习能力和教学水平,孩子如果上文科,我可以试着指导到研究生阶段。我并不认同中国基础教育阶段超负荷的填鸭式教育,那些无聊的知识点,拥堵了青春期孩子的思维空间,埋葬了快乐,毁掉了自由!正是那些满纸的“标准答案”,活活窒息了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

按步就班,因陋就简吧。考上什么学校就上什么吧。后来,孩子上高中回来说,某老师讲课不行,某老师不负责等等。我愤怒,你指望人家老师干什么?自学呀,反复阅读呀,思考呀。人家老师可以不负责,他是成人可以混日子,可你自己要负责呀……

儿子的会考有补考科目,还有来自老师的其他批评,这些我都不计较。高考之前的一个学期,以我对文科知识的判断,在朋友介绍下,帮助孩子选择了一家补习机构,24小时住校奋战。

说实话,孩子不爱记忆,补习学校也没那么神奇。短短三个月,数万元费用,孩子也吃了点苦,但终究无力回天。其实,我也没有指望奇迹出现。我只希望孩子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并不容易。

高考之后,北京怀柔的一所普通高校接纳了孩子。要上大学前,碰巧我要出差,不能送去。我告诉孩子,没关系,我当年也只是一名三流的大专生,彼此彼此吧!路还长,你的努力可以改变一切。

如果不再努力,你愿赌服输也行,认命也好,人生是自己来书写的。没有人天生就是成功者,也没有人注定就是失败者。平凡、简单,这才是大多数人的真实生活状态。

今天早起,我要出门上国家会议中心观看大型画展前,对床上才醒来的儿子说:大学还有两年,你一定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譬如,好好学英语,准备考研,认真学习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争取干一份自己热爱的职业,努力去寻找人生的快乐吧……

    ( 附言:我也想装出做父亲的崇高。但是在事实面前,我还是坦白从宽,这符合我这所谓新闻学者的个性。人生的路很长,善良和聪明的孩子,永远不会多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