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里河,河不见了,如今只是北京西城区一条南北走向的马路……

 凡人之力 2021-02-22

    【随笔】  三里河漫步

三里河,在北京西城区境内,一段南北走向的宽阔马路。最北端,东向与西直门外大街交叉,从北走到南,依次还与车公庄大街、阜成门外大街、月坛北街、月坛南街等道路交叉,最南端直抵木樨地附近,东向就是复兴门外大街。

据说,三里河过去有河流,是金代漕运的引水渠一部分,如今仅有地名留存,名不副实了。所说的三里,是指此处距金中都北城墙三里而言。金中都的皇宫,在今广安门桥至白纸坊桥一带。金中都的北城墙,在今军事博物馆南面羊坊店地区的会城门路一线。会城门,就是当年金中都北城墙四座城门之一。

三里河路上, 地球人都知道的神秘建筑就是钓鱼台国宾馆,以及年年樱花繁盛的玉渊潭公园据说这两处也是金朝遗留下来的古迹。

今天早上8点多,上班途中,三里河路上的车辆堵得一塌糊涂,交警和协警如临大敌,有交通管制,估计有重量级的外宾进出钓鱼台。外事活动,这条道上的行人早已见怪不怪。这么大一个国家,国际上的三朋四友来串串门了,不认真接待行吗?

   钓鱼台北门和东门,常年有威严的武警战士站岗,门口还有黑衣人值守,就说明这不同寻常之所。毛主席说过,钓鱼台无鱼可钓。我至今无缘踏入,不知道里面的情形,也就无法描述了。

不过,每年秋天,钓鱼台围墙之外,尤其是三里河路上的银杏大道,大片大片的金黄的景色,吸引了无数的看客和摄影爱好者。现在,光秃秃的银杏树在寒风中颤抖,只有临街的一排排松树还常绿着,与寒冷的季节负隅顽抗。

而我知道三里河这个北京地名,从“三里河茶座开始。这茶座,我没有进去喝过茶,因为它只是《中国核工业报》上言论性的专栏。最初阅读专栏上的时评,我还在湖北宜昌市,中核二二公司上班期间。

那时候,我年轻得青涩和干巴,颧骨高高的,体重不足65公斤。身为基层企业办公室职员,读书看报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兴趣所在,这让我走入社会多年,还能保留一种学习的状态。

因为我在大学期间读书太少,还被无端的感情纠缠掉了不少时间,工作起来总感觉到“电量”不足,心里发虚也发慌。于是,我又努力争取了10年的时间“充电”,到3个城市的大学“回炉”,6年做学生,4年做教师,真正过了一把洒脱的“读书瘾”。

经不住老领导和老朋友邀请,我又回到核工业上班。最初,我住在北京朝阳区的甘露园。好多次,我选择乘坐1号线,从木樨地地铁站下,从南走到北,疾走在三里河路的人行道上,大约三四十分钟,可以到达车公庄大街的核建大厦。

这几年,我午饭后习惯和谈得来的同事散散步,常常在三里河路上走一走,晒晒太阳,消耗脂肪。遇到外地的朋友来,也就近在三里河找一家餐馆坐下来,吃饭为次,交流为主。日久天长,三里河,竟然渐渐像老朋友一样熟悉了,比我头脑中暗淡下来的故乡要深刻得多,现实得多。

时间过得真快呀,一晃我在三里河一带工作和生活了7个年头了,相继扮演了很多个社会角色,不好不坏的,平平淡淡的,真是恍若一梦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