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味

 直尾昂述 2021-02-23

五味:

“五味”

是指“酸、苦、辛、咸、甘”

并非“酸、甜、苦、辣、咸”

“五味”中辛和苦味道不好

常用“辛苦”来去比喻

人生的困厄与劳顿

五味:酸、苦、甘、辛、咸

为中医五行学说的组成部分

中医学的

诊断治疗

遣方用药

等的方面

运用广泛

概念:

1、辛、酸、甘、苦、咸

药物以味不同

作用便不相同

辛味能散能行

酸味能收能涩

甘味能补能缓

苦味能泻能燥

咸味软坚润下

近人认为药物味的不同

与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

辛味的多含挥发油

酸味的多含有机酸

甘味的多含醣类

味苦的

则可能含生物碱、

甙类或苦味质等

2、《灵枢经》篇名

主要论述食入五味

各走其所喜的五脏

酸味入肝、

苦味入心、

辛味入肺、

甘味入脾、

咸味入肾

日常所食的

五谷、五果、

五畜、五菜

都各具有

五味所属

本文以

五行生克规律

说明了五味与

五脏疾病

的关系

解读

①五味即酸、苦、甘、辛、咸

《内经》出现主要有两种代指

一是指五味自身所具有的特性

辛味能散能行

酸味能收能涩

甘味能补能缓

苦味能泻能燥

咸味软坚润下

二是在五行理论中

五味与五脏的关系

酸味入肝、苦味入心、

辛味入肺、甘味入脾、

咸味入肾,通过这种对应关系

又将五味的功能应用于五脏

在五行理论框架下

形成一种理论

指导临床治疗

近人认为药物味的不同

与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

辛味的多含挥发油

酸味的多含有机酸

甘味的多含醣类

味苦的

则可能含生物碱、

甙类或苦味质等

②《灵枢经》篇名

主要论述食入五味

各走其所喜的五脏

酸味入肝、苦味入心、

辛味入肺、甘味入脾、

咸味入肾

日常所食的

五谷、五果、

五畜、五菜

都各具有

五味所属

本文以

五行生克规律

说明了五味与

五脏疾病

的关系

中医应用:

1、五味理论与人体生理

人禀天地之气以生

人身气化即天地之气化

《类经》:

夫味得地之气

能生五脏之阴

阴者,脏腑阴精

指物质基础而言

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

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

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

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

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

由此可见:

五味对五脏

起着重要的

滋养和协调

作用

五味化生精血

方能形成人的

有机整体

一般认为:

心喜苦、肺喜辛、肝喜酸、

脾喜甘、肾喜咸

五脏对五味各有

特定的亲和性

掌握脏、味之间的这种关系

对于正确使用药疗及食养

都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

生命活动

从根本上离不开阴阳的

对立互根和消长转化

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五味可影响

阴阳的盛衰

从阴阳属性上分:

气属阳,味属阴

厚者为阴中之阴

薄者为阴中之阳

从五味运动转化而言:

辛甘发散属阳

酸苦涌泄属阴

咸味涌泄属阴

淡味渗泄属阳

谨和五味

骨正筋柔

气血以流

腠理以密

骨气以精

谨道如法

长有天命

人体的

生理结构与功能都与

五味的作用密切相关

2、五味理论与人体的病理

中医理论认为

人体处于一个

动态的平衡中

各个脏腑

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对立统一,以平为期

若饮食五味偏嗜

五味作用于人体太过或不及

就会造成脏腑功能偏盛偏衰

使脏腑之间这种相互制约的

对立统一的平衡受到破坏

导致疾病的发生

《内经》

以五行生克乘侮规律为线索

列举了不同生活环境、饮食习惯

在发病方面各不相同的影响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味过于辛,筋脉泪弛,精神乃央

指出了虽然

五脏的资生

依赖于五味

但是过用五味却又能

损害五脏的协调关系

根据“同气相求”

五味各走其所喜的理论

水能克火

如果人体心气本虚,又摄咸过度,

导致肾水太甚乘火,水气凌心;

反之,若见心火亢盛证

又为咸味所宜

故《内经》分别有

“心病禁咸”与

“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

用咸补之”之说

脾色黄,宜食咸

脾胃土为肾水之所不胜

若肾得谷味之咸

则可反克中焦脾胃之实积

根据这些

基本的原则

执法以制方

才能圆活自如

类似的关于

五味与人体病理的论述在

《内经》中是很丰富的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灵枢·》

不仅记载了五味所入和各有所走

各有所病,更详细解释了

五味致病的病机,如在谈到

“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时

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散,

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

不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

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脆薄以濡,

得酸则缩蜷,约而不通,水道不行,

故癃

其论从酸主收涩

影响气化运行入手

指出过食酸味,可产生

膀胱约而不通的癃闭病

病变涉及与

水液代谢密切相关的

三焦、胃、膀胱诸腑

其余诸脏也

各有较深刻分析

对临床实践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

3、五味理论

对诊治的指导

(1)对诊断上的指导

脏腑阴阳与

五味密切相关

五味影响脏腑

反之,脏腑本身的病变

也可表现为对五味感觉

嗜好的改变上

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

名曰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

临床上认为

口甜为脾热证之一

由于多食

肥甘厚味之品

肥则助阳生热

甘者性缓留滞

碍脾不运,水谷精微

留滞于脾而不得转输

脾热之气上泛则口甜

同理,

胆为少阳相火,其气主升,

胆热气上逆,胆汁上溢则口苦;

咳吐咸痰多为肾虚水泛等

这类依据五味辨证的方法

已经被医家广泛地运用

(2)五味理论

对治疗的指导

五味入胃

各归所喜

酸先入肝,

苦先入心,

甘先入脾,

辛先入肺,

咸先入肾

这里

所谓某味先入某脏

说明五味的归脏是

有主次轻重之分的

这是五味理论指导

临床实践的前提基础

由于机体,受邪不同

所中脏腑、经络各异

而五味与人体

生理病理关系密切

五味所入脏腑经络、

所发挥的补泻

也各不同

我们便可以运用五味之性

去纠正脏腑之偏,以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

后世以某药引药入某经

用以治疗该经之病的

“引经药”

便是《黄帝内经》

五味归脏理论的发挥

五味理论运用于

临床内容丰富多彩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如脾之所苦为湿

临床上

对湿滞脾胃、

气机不畅者

可参选平胃散化裁

方中苍术、厚朴、陈皮

皆苦温之品以燥湿健脾

再如五脏所欲

脾之所欲为甘

临床常以小建中汤

治疗中央脾土受损

营卫气血

生化之源不健

所致虚劳里急

姜桂辛甘化阳

芍甘酸甘养阴

的基础上

重用饴糖,

甘温质润,

温中补虚,

既能益脾气而养脾阴

又可缓肝急而止痛

张元素:

药之五味

随五脏所入而为补泻

亦不过因其性而调之

他根据《黄帝内经》

脏腑苦欲、虚实

的补泻原则

提出了

五脏五味补泻

具体用药范例

如治肝,

辛散之以川芎,

辛补之以细辛,

酸泻之以白芍;

治脾

甘缓之以甘草

甘补之以人参

苦泻之以黄连

构成了

其独特的

药法体系

对于指导临床用药

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传统“君臣佐使”的研究方法

强调药物配伍的治疗作用

但对配伍后气味间的

变化规律认识不足

《素问·至真要大论》

进一步指出了

五味相配的治疗原则:

五味阴阳之用何如……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六者

或收或散,或缓或急

或燥或润,或软或坚

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

对于气味配伍规律这一问题

王氏通过《黄帝内经》、《伤寒论》中

有关五味化合内容进行归纳分析后认为

五味化合有其自身规律可循

其规律可分为两类:

①为相辅相成的作用,

如辛甘发散、甘淡利湿等;

②为相反相成的作用,

如辛开苦降、辛散酸收、甘苦补泻

前者如临床上

用治心阳不足

之桂枝甘草汤

便是以此为法

该方选择属阳性味的药相互配合

桂枝辛温,甘草甘温,二药合用

辛甘化阳,温补心阳,养心定悸

相反相成的配合如半夏泻心汤,

其中辛味药如桂枝、干姜、半夏

等能直通气机,祛寒化湿;

苦味药如

黄连、黄芩、积枳实等,

能泻热和胃,消除痞满

两者合用:

辛开苦降、畅通气机、

调和寒热、消除痞满

《黄帝内经》

对五味理论的另一深刻认识在于

提出味之厚薄不同,功用各异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散

大黄黄连泻心汤

治疗中焦胃院脘

无形邪热之气痞塞之证

由大黄和黄连两味组成

关键在于煎服之法

方后附曰:

以麻沸汤二升,

渍之,须臾,

绞去滓,

分温再服

大黄、黄连皆为苦寒之品,

然气味俱厚,若用水煮取,

则多走胃肠而行泻下之功

本方取麻沸汤浸渍稍许

绞汁而服,意在避其苦味之厚

薄取其气

以泻热消痞于中而不行下泄之能

对比三黄泻心汤便更显而易见了

两者药味相近

而后者以水煮服

则功效迥异:

大黄苦寒降泄

泻心胃之火

且导热下行

通利大肠;

芩连苦寒直折火势

而治心火内盛

迫血妄行诸症

则是取其苦味之厚

不仅如此

《素问·至真要大论》

还把司天在泉

六气分治的变化

所产生的疾病

及因六气胜复而产生

的病变作了详细论述

其中关于五味配伍理论

阐发得尤为淋漓尽致

如治疗中风表虚证

之桂枝汤

充分体现了《内经》

有关风邪致病的治则

成无己在

《伤寒明理论》:

桂枝辛热

用以为君

必谓桂犹圭也

宣导诸药,为之先聘,

是犹辛甘发散为阳之意

盖发散风邪

必以辛为主

故桂枝所以为君也

芍药味苦酸微寒

甘草味甘平

二物用以臣佐也

《内经》:

风淫所胜,平以辛,佐以苦

以甘缓之,以酸收之

是以

芍药为臣

甘草为佐

生姜味辛温

大枣味甘温

二物为使者

《内经》:

风淫于内

以甘缓之

以辛散之

是以姜、枣为使者也

任应秋先生

对此评价甚高:

如在泉淫胜之治

六气复气之治等所述

可谓已尽其气味

配伍之能事

即以现在

配制方剂的水平来衡量

它不仅毫无逊色

甚至说某些配伍

还不曾达到

这样高的水平

五味理论

是历代医家制方选药

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后贤在此基础

进一步的发挥

辛凉清热、苦酸泄热、

苦温燥湿、甘淡利湿

等诸法更与四气结合

形成系统的气味配伍理论

有力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

所以我们在

临床组方用药

必须明五味之用

宗五味配伍之法

不可只知,专药治病之验

而不分,药之阴阳五味

中医药的疗效

核心不在实体解剖

而在内外气化功能

不仅在于药量大小

而更在于气味厚薄

4、指导药物归经

五色五味所入

在古代中医学中

指导中药的药物归经

的判别方法之一

依据药物自身的特性

形、色、气味、禀赋

等的不同

进行归经的方法

味辛、色白入肺经、大肠经

味苦、色赤入心经、小肠经

都是以药物的色与味

作为归经依据的

此外还有以

药物的质地轻重

作为归经的依据

磁石、代赭石重镇入肝

桑叶、菊花轻浮入肺

还有

以形、气

归经的例子:

麝香芳香开窍人心经

佩兰芳香醒脾人脾经

连翘象心

而入心经

清心降火

药物特性作为

归经方法之一

虽然也

存在药物特性与归经

没有必然联系的缺陷

但它是从

药物自身角度

分析药物归经

有一定意义的

可见内于归经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不能偏执一说

要全面地分析归经

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