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生阅读——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

 申鹤 2021-02-23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716天的第716篇原创文章


每周四晚上是回清华学习充电的时间,今天李老师的课堂请来了陈晋教授,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会长,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陈教授是绝对的大家,用李老师的话讲,拿历史来类比的话,陈教授放到从前,那就是王安石、欧阳修的存在。

陈晋教授今天的讲座主题是:《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上一周,李老师还分享他最近在读的一套书,《毛泽东年谱》,我都不敢跟李老师说,当年我也曾是能把毛泽东几十首诗词倒背如流的毛粉,如今已经不敢提当年勇了。

今天再来听陈教授的讲座,讲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好像又让我又回到了大学的时候读毛主席诗词的那段时光。

一、毛泽东的读书状态

毛泽东在中南海的卧室至今仍然保留,在这张图中可以看到,床榻的一半都是书。

1、百科书式阅读

毛泽东读书十分广博,可以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科学、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学、书法、报纸杂志、丛书工具书共11大类。

毛泽东的阅读是图书馆式的阅读,百科全书式的。这是他的阅读半径。

2、也有阅读重点

(1)哲学(东方哲学比如《易经》、《老子》、《庄子》、王阳明,西方哲学比如古希腊、英国和美国的哲学家的书)
(2)马列主义

(3)文史

3、读的很偏

毛泽东经常说一句话:

药医不死病
死病无药医

学者们怎么都找不到这几句话的出处,后来,无独有偶才发现,原来这两句话出自一本讲鬼怪的《何典》。

学者还找到当年毛泽东寄给岸英、岸青两兄弟的书单,其中一本就是《何典》。

4、活到老、读到老

毛泽东曾经说过:“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

1976年,9月9日凌晨10分去世,8月26日,还要了一本书来读。

去世的前24小时,先后11次看书看文件,平均每次16分钟。

二、毛泽东的读书方法

1、经典的和重要的书反复读

比如《共产党宣言》读了一百多遍,《红楼梦》在1954年就读了5遍,《资治通鉴》读了17遍,《资本论》、《国家与革命》都是读过很多遍。

提到为什么要反复看《红楼梦》,甚至让全党看《红楼梦》,毛泽东说,一本《红楼梦》,里面有封建社会的宗教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不读红楼梦读不懂封建社会。

“《红楼梦》不读五遍没有发言权。“毛泽东说。

2、相同的题材内容,习惯把不同的甚至是观点相反的版本对照起来读

例如,关于《拿破仑传》、《楚辞》,毛泽东找来不同人写的和不同人注释的版本来读,《楚辞》曾经要了十几种版本对照起来读。

3、要读和自己的观点相反的书

1957年,他对领导干部讲:要读蒋介石的书这些反面的东西,我们有些共产党员、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的缺点,恰恰是对于反面的东西知道的太少。读了基本马克思的书,就那么照着讲,比较单调。讲话、写文章,缺乏说服力。

4、注重讨论式阅读

毛泽东经常组织开读书会活动,毛泽东强调读书要动眼、动手、动口、还要动耳。

5、要本本,不要本本主义

结合实践读书,根据现实需要读书,而不是为读而读,更不是读死书、死读书。

善读书的逻辑链条:终生阅读——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

实例:

从读《土壤学》到“农业八字宪法”。在读完《土壤学》之后,他说“那里面有农作物生长的道理。”于是,就有了“农业八字宪法”——增产增收的八种方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

三、毛泽东读书的几大时期

(一)青年时代:从修学储能到追求真理

对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影响比较大的书有四类:

1、中国传统的文史典籍

以王夫之、顾炎武为代表的明清实学和晚清湖湘学派的著述,诸如顾炎武的《日知录》、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

2、近代以来“睁眼看世界”,介绍西方的著作

郑观应的《盛世危言》、赫胥黎的《天演论》、斯宾塞的《群学(社会学)肆言》以及卢梭、亚当斯密等人的著作,阅读这些书使毛泽东能够跳出中国传统思维来看世界。

可惜,当年那些书都没能保留下来,唯一保存下来的有毛泽东批注的原著就是蔡元培翻译的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

不到10个字就有一个批注,批注写的密密麻麻。

3、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

(二)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

毛泽东说自己“知识饥荒到十分”,“望得书报如饥似渴”。

(三)延安时期

在延安的时候,一类就是哲学书,一类就是军事书。

因为有人批评他光会打仗,没有理论支撑。所以,毛泽东开始如饥似渴的阅读。

通过阅读,毛泽东写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理论著作,《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等理论著作,正式树立了自己的地位。

(四)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读的范围更宽了。

一次外出,随手写出来的要带的书就有这些:

阅读何其之从容。

(五)晚年阅读的忧思

晚年,毛泽东做完白内障的手术,拆下纱布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又可以读书了。

毛主席带领的中国共产党,被誉为史上最强创业团队,毛主席的著作,更是值得创业者们反复阅读。

如果说毛泽东诗词给人带来的是精神信念的话,那么,《毛泽东选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则能看到所有的商战之道。

点击原文,查看已日更的500篇文章~



作者:申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