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求点赞”和“89次谢幕”

 思想者札记 2021-02-23

俄国著名音乐家柴可夫斯基于1876年创作的《天鹅湖》堪称芭蕾舞剧的绝唱,那优美、典雅、抒情的音乐和舞姿令人陶醉。全剧共四幕近30段音乐和舞蹈贯穿成一个严密的整体,极具交响性。有人称柴可夫斯基第一次使舞蹈作品有了音乐的灵魂

我对《天鹅湖》钟爱有加,把它形容为音乐和舞蹈的盛宴,或者说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一百多年来,《天鹅湖》这朵艺术奇葩在世界舞台上竞相开放,至今依然保持着它艺术的芬芳。伦敦、巴黎、柏林、纽约、东京、北京、上海……世界几十座城市,每年几百场演出展示着它无限的生命力。

我一直被《天鹅湖》深深地吸引,一共看过三次芭蕾舞《天鹅湖》的现场演出,最近一次是今年春节期间。

春节期间,俄罗斯芭蕾舞剧院来京演出经典芭蕾舞剧多媒体《天鹅湖》,感觉形式很新颖,心想一定更好看!我和夫人再次去观看,但结果让我有点失望。失望的是多媒体画面叙事太直白、缺少艺术性,以及整场演出中演员们不断地向观众求喝彩。

传统《天鹅湖》剧中舞会中持杖的主持人在多媒体剧《天鹅湖》中变成了西方聚会中常见的那种小丑小丑穿插到整个演出当中,跳来跳去,多次向观众示意鼓掌喝彩,好像掌声越大越好。

另外,每一支舞跳完,演员都走向前来谢幕,求掌声,破坏了剧情的连续性,打断了观众观剧的感受……

对比多媒体剧《天鹅湖》中演员们不断点赞,我想起了被称为史上最著名的《天鹅湖》演出——由努里耶夫(Rudolf Nureyev)和玛戈·芳婷(Margot Fonteyn)搭档主演,1965年在维也纳的一次演出。这场演出后,观众欢呼不止,共谢幕89次,创造了舞蹈史上的谢幕纪录。当时女演员玛戈·芳婷已45岁。

我至今还保存着努里耶夫和玛戈·芳婷搭档主演的《天鹅湖》DVD光盘1966年录制,1998年由PHILIPS公司制作,该光盘应该是“89次谢幕之后不久的演出录影。

努里耶夫是俄罗斯人,1938年生于西伯利亚。青少年时代,先后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今彼得堡)的芭蕾舞学校接受正规训练。20岁时,他被列宁格勒基洛夫歌剧院录用,不久就成为剧院的”台柱子“。1961年,努里耶夫前往巴黎演出后再没有回前苏联。之后,努里耶夫应英国皇家芭蕾舞团首席女演员玛戈·芳婷的邀请前往伦敦,两人在卡文加登剧院的舞台上开始了世纪合作,搭档长达17年,被称为舞蹈史上最震撼人心的一对

“89次谢幕源自努里耶夫和玛戈·芳婷对芭蕾的热爱和辛勤的努力。芳婷1919生于英国萨里郡,比努里耶夫大将近20岁。芳婷的绝招是脚尖功夫,她的单立脚尖可达二十几秒钟,这是芭蕾女演员创造的世界纪录,芳婷的芭蕾舞生涯长达45年,直到60岁才离开舞台。

努里耶夫是用自己整个灵魂在跳舞,自从穿上芭蕾魔鞋,就未曾停止过旋转。一年365天,他演出200~250场。早上他飞离伦敦,晚上他就跃上悉尼剧院的舞台。他使得芭蕾更加高贵,他的贡献还在于重新确立了男演员在芭蕾舞剧中的重要地位,他的悬空跳跃和快速旋转可以与尼金斯基传奇式的绝迹媲美。

有一次,努里耶夫厌烦了记者的跟踪,他索性脱下舞鞋,伸出裸露的双脚,让记者们照个够。后来,《巴黎竞赛画报》把当时拍的照片刊登了出来,努里耶夫那脚上青筋暴起,血淤处处,毛细血管清晰可见。努里耶夫曾笑言献身艺术就是使自己的身体成为这种艺术的奴仆,他的双脚的确被折磨得惨不忍睹。

多媒体《天鹅湖》剧中演员们不断向观众求喝彩反映了现代人普遍浮躁的现象,包括我在内,干了一点小事就求认可,动不动就求关注求点赞”……

掌声是观众对演员的认可!掌声是干出来的,不是求出来的。努里耶夫和玛戈·芳婷献身芭蕾艺术的精神令人敬佩,值得我们来学习!我们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为自己钟爱的事业而献身,才能像努里耶夫和玛戈·芳婷那样,一次演出而博得“89次喝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