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啃手指的孩子,怎么样了?

 新用户6779qZBn 2021-02-23

 0到6岁时期的教育是黄金期,3岁之前是钻石期,可见是多么的宝贵!

叶圣陶先生说家庭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就是这四个字而已,而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简单来说就是了解人的。

宝宝在0到6岁这个时期,会出现很多小特性,虽然不大, 但是有可能铸就我们的未来! 这些小特性在家长眼里看起来,可能是一些小毛病,甚至是小怪癖。比如:吃手指,咬指甲,或者捏衣角,或者是一样玩具,一件衣服从不离手,走到哪儿拿到哪儿,而且还不让洗。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受。其实说到0—6岁小习惯,不论是从宝宝身上,还是从我们自己身上都能找到影像,大人也有。记得一次周强老师授课时,一位妈妈就说“刚才说到习惯的时候,我忽然发现,这一个个的影像,在我脑海中重现了,我小时候,就有拿着一个衣角重复揉它的习惯。其实这位妈妈就是随着揉的动作增多,慢慢习惯了这种方式,变成了一种潜意识,会长时间不让它去洗。

妈妈还说,自己的孩子5岁多了,他现在就习惯性的玩手机。揉衣角的这种习惯现在我了解了,是一种寻找安全感的方式。但是孩子玩手机的行为呢?难道他也是寻找安全感的一种表现?

行为动作的习惯,就是心理活动的写照,表现的就是内在的写照,一个过于强势的人,他很有可能就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脆弱。实际上宝宝的一些小动作,也是在提醒我们,宝宝可能有些需求未满足。

玩手机,都知道不好。但是,大家要清楚手机是不是孩子的?不是。孩子玩手机,事实上是模仿事件。人类的第一学习能力是“模仿”。 孩子看到父母经常玩手机,宝宝自然会模仿,模仿事件发生之后,宝宝会发现——这个东西太好了!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新奇感,带来了兴趣,同时 宝宝对新鲜事物接受得很快,而且他对这种东西,尤其是游戏,痴迷度和成年人是不相上下的,有的时候成人比孩子更痴迷。

说到痴迷,基本上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过,小学四年级时 我对psp非常痴迷,自己曾经有过的痴迷,可能忘记了,但是,有件事情的痴迷我们是不会忘记的,那就是小时候对一个男生或者一个女生的痴迷,难以忘怀。这是第二个因素。

第三个因素,就是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发现,手机受他的控制,心理学解释,人,都有控制事物的本能欲望。

    说到这些小习惯,我们应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呢?

这些习惯都是一个人融入大原则的基础,作为父母现在基本上有了大的方向,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操作过程中, 会有一些问题出现,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解决?宝宝吃手,睡觉的时候,还非要摸着我的耳朵等等。

    这些问题把它归结到一个大的框架里面,就是——爱,但正因为有爱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很多人就摸不着头脑了。遇到宝宝有吃手这个小习惯的时候,就不好制止,而且在制止的过程中会很苦恼,这个苦恼就来源于爱和不忍,心里很纠结。

    爱,是盲目的,爱是一定要分清楚,哪一种是亲娘的爱,哪一种是后娘的爱,亲娘的爱,是爱与技巧,包括了解孩子,读懂孩子为基础,要懂!

   在学校的时候跟学生讲“不养儿不知父母心、可怜天下父母心”能解释吗?能,解释的很清晰,但是,到真有孩子了,才会发现感觉真的是不一样的。一个没有宝宝的人,不会真正理解有了宝宝之后的感受,养过小狗的人如果看到小狗在笼子里一唧唧叫,就不忍心,想放它出来,就像常说的,宝宝哭,就让他哭,有几个父母真的忍心看着孩子在那儿一直哇哇大哭呢?扛不住。

    经常见到,想要干什么不被满足的宝宝,会一直哭,撕心裂肺,哭到嗓子沙哑,甚至还会哭到吐,然后父母就妥协了。遇到这种情况,父母该如何去衡量爱,去控制自己的爱?

    把孩子引到比较合理的方式当中这是关键。孩子是天生的心理学家,孩子会发现,想要达到目的,这是最有效的方式,慢慢的时间长了,这种不良的习惯就形成了。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小习惯,但是成人会有一个固化意识,“大人可以有,孩子就不能有”,尤其是看到孩子不好或者是自己认为不好的小习惯就特别厌恶,大人, 玩游戏、不刷牙、不洗脚,没什么,你对自己过的去,为什么对孩子过不去呢?看见孩子把小手放在嘴边,一把掌就打上去了。这个是最明显的,吃手在孩子里面也是最常见的,但是吃手,不是出生以后才有的,而是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通过彩超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肚子里面的宝宝在干什么, 很多时候,宝宝就是在吃手,吃手就是在为出生之后,活下来做准备,因为出生之后,就开始自己吃饭了,所以宝宝必须从那个时候开始训练,如果不提前训练,出生后再去训练,就晚了。

为什么有的宝宝长大之后还会吃手?!

心理学家专门做过实验,两组孩子,一组,在哺乳期的时候,哺乳不足5个月,另外一组,超过5个月,甚至是更长时间。两组孩子,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明显出现不同之处,少于5个月的这组孩子,基本上都有吃手指的习惯。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口唇期的时候宝宝没有得到满足。人生的第一个敏感期是口唇期,没有得到满足,自然会寻找补偿,而手是最佳补偿物,相反,如果是充分得到满足的话,就自然消失,然后自然的进入下一个敏感期。

    如果在敏感期没有得到满足,他也结束了,结束之后这道门就关上了,然后就会变成一个空洞,这个空洞,会泛化,泛化为3岁吃手,6岁还吃,可能12岁不吃了,但是会随着年龄的变化,演化成其他,比如打游戏,购物,这种行为 就是为了充分满足自己内心不安全的空洞。研究还发现,在最初的时候,如果不满足或是过于满足的话,这个人的个性就会发生变化。变得有欲望,贪婪,和自私。

    一个三岁的宝宝,妈妈坚持喂奶不断奶,只要有,就让孩子吃,结果孩子养成了一个习惯,三四岁了,每天晚上还要叼着妈妈的乳头睡觉,如果没有,他就不能入睡,从某一层面上说,其实对母亲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对孩子来说也是负担,而且可能造成孩子成长后的问题。

   欲望、贪婪、自私,这种孩子我们会见到,很难达到一种自立的状态,尤其是男孩,一直依附于母亲,很难像一个男人一样。就像现在所说的巨婴。

还有一种情况,哺乳期正常,口唇期顺利的度过了,可是孩子突然就出现了吃手指或是咬指甲的这种状况,这是后天造成的,孩子突然出现这个问题,一般是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而孩子达不到要求,他知道妈妈爸爸做的很好,但是 自己做的往往没有那么好,就得找一种方式自我安慰,和婴儿期是一样,最容易的就是手指。

单纯的吃或吸允手指只是种满足感,但咬指甲或抠指甲就是就存在问题了,咬或者用两只手相互抠,把这个指甲抠得都是秃的,表面看孩子是在抠咬指甲,实际上是孩子想隐藏控制自己的攻击力。

动物的指甲都是用来攻击和捕食用的,人也是动物,所以人的指甲也是武器。妈妈对我好,爱我,但是她对我制定的标准,对我的态度,让我难以接受,我觉得害怕,潜意识里,就把指甲给咬掉,这是一种压抑,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是一个好孩子,我不能攻击别人,这就是指甲咬掉的心理作用。

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有什么好咬的?人的情绪,一定要有宣泄的途径。啃咬抠实际是在慢慢释放,当人有压力的时候,他会通过某种方式去释放,就算不咬指甲,他也会寻找选择其他的方法。

婴儿有的还会吃脚,吃脚是问题吗?吃脚不是,我们仔细观察的话,婴儿的脚总是弯曲跷着的,在跷的过程当中,脚就在眼前晃来晃去,婴儿会觉得这个东西是最近的,于是他就随手抓住放在嘴里,但它跟吃手是两回事,只是好奇

有时候的孩子就像收废品的,爱捡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捡瓶盖,卡片、烟头等等,这个时候搜集东西就一个目的--探索心理期到了。宝宝的兴趣点不一样了,有些孩子可能喜欢在地上捡小石子,有的可能是在其他地方搜集其他的一些东西。如果说孩子,在这个阶段见了什么东西都要带回家里的话,建议给孩子弄一个百宝箱,他搜集的东西都可以放在里面。

  大家不用纠结,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一阶段,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也总是希望在路上捡到一些奇妙的东西,我们希望有意外之喜,只是随着我们不断成长成熟,无聊的事情,捡东西的情况也就自然消失掉了。我们可能觉得孩子长时间观察蚂蚁搬家是一件非常无聊没有意义的事情,如果制止了,也就扼杀了孩子的探索之心,他就不会、不敢再去探索了,并且你很有可能扼杀了好奇心的同时也扼杀了一个小生物学家。

所以,准备好箱子,告诉宝贝这就是你的百宝箱,捡到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放,百宝箱!不妨和孩子一起用手工制作一个百宝箱,告诉孩子你想放什么都可以,还可以引导孩子把这百宝箱进行整理分类,父母也得到了意外之喜,孩子不仅养成了归纳整理的习惯,还会主动跟别人分享他的百宝箱,分享他的快乐。

搜集的过程中孩子会问为什么,这时候就是父母们机会  教育的最佳时机,孩子会问,为什么这个鹅卵石是圆的?这个是椭圆的?这个是什么形状?所以学习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文化课知识可以交给学校,那么自然知识,必须由父母来完成。孩子的兴趣点体现在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当我们通过心理学了解后,会发现当初以为的垃圾,就是孩子眼中不加修饰的小宝贝。

有这样一句至理名言,垃圾就是放错地方的宝贝,孩子们是很善于发现这些宝贝的,可是我们成人这方面的能力显然是弱于孩子的,关键在于从来没有学过心理学,再加上这种能力慢慢淡化,就弱于孩子了,所以我们还是要尊重欣赏孩子的这种能力。

当孩子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打断了这种需求和提问题的能力,那么就可能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就像是一条路,一直在往前修,现在给堵上了,这条路就永远不会再走下去了。

父母可能觉得孩子的这种小习惯,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乖乖听话的爱看书的,如果孩子真的这样,那就麻烦了,“你所希望的未必是合理的,未必适合你的孩子”,当我们有这种良性心态的时候,一切就烟消云散了。

所有的亲子教育、家庭教育的理念,完全都依托于心理学的基础而构建,我们必须先了解清楚,人——到底是什么之后,再说去教育人。成人的行为都会追溯到他的童年时代,他所经历的跟他日后成人的一些行为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从小和孩子就成为朋友,尊重孩子,必须得尊重他的意愿,一些意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