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旁观的时候,才感觉到这是多么的悲哀与可笑。

 新用户6779qZBn 2021-02-23

作者:周强


孩子们心里的幸福感受。

家族一对一第一期已结束,第二期待您与家人到来!

很渴望加入的一次上课,开始了跟随周强老师家族一对一改变自己的探索之旅。拜周强老师为师,和同学们,各位父母,也是兄弟姐妹们一起相互陪伴,相互支持在成长的道路上是一大幸事,心中充满感激和喜悦之情。

第一节课之始,周强老师提出学习的目标:给家庭一张幸福的地图。

除此之外,还设立了小组群,介绍陪伴大家学习的其他的各位老师,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每位同学在本次学习中都有切实的成长和收获。如此细致用心的准备,让我自己也更加认真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课程是从一位暴躁,怨恨,委屈,无奈的母亲在喋喋不休的控诉自己的孩子开始,而孩子很麻木。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自己也是这样的表现而不自觉,只有旁观的时候,才感觉到这是多么的悲哀与可笑。

相对应的是周强老师讲述第一位女宇航员刘洋的家庭氛围,刘洋在家境贫苦的物质环境中,始终看到的是乐观积极努力喜悦的父母,而她自己也在成长中不断实现了目标不断超越自己。

鲜明的对比,让我们自如,感性的看到一个事实,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实践,国民的幸福指数非常高,犯罪率几乎为零。还了解到,根据WHO的调查研究,心理因素是导致犯罪和疾病的首要因素。

身体健康,心灵健康,是幸福圆满人生的基础。可是我们的的心灵是否健康呢?

学习中的第二点体会,对孩子的爱是浑然天成的,但是如何表达爱,如何让孩子因为我们的爱而幸福,如何让爱不是伤害孩子的手段,是需要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的。

这个反思从周强老师的提问开始,“上学为什么?”上学是为了丢人的。这个答案不是常规的思路。

为什么上学?上学为了考大学,为了有好的工作,为了好的生活,为了人上人,为了不丢人。

但是不丢人,其实是从丢人开始的。如果我们刚开始就有这样的谦逊之心,如果刚开始就给孩子一份允许和鼓励,让孩子没有内疚感,负罪感,那么孩子还会讨厌上学吗?还会不愿意尝试吗?会害怕犯错吗?

开阔心胸的思考还在继续:最为精彩的莫过于周强老师对人人皆知的知名人物的性格分析。

几乎所有的人都树为榜样,但从心理学角度观察,这个近乎完美的人物就显现出另外一种面貌。比如,他的事必躬亲造成孩子的无能,他的尽善尽美导致家族瞬间败落。

这些耳熟能详的的人物形象被重新解读让心灵受到冲击,更为震撼的一个事实是,我们现行的教育还在强化这些人物一贯的形象。应试教育追求标准化,作为孩子的家长又该如何化解呢?

下午的课程中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遇到求助该如何解决?

周强老师给出了很详尽的解释,对孩子说,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总想不劳而获。还有一个界限,帮助别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对风凉话置之不理。

老师的解答耐人寻味,联想到上午学习到的知识点:人类的第一学习能力——模仿,我开始明白,家长自我的成长是给予孩子的最好的养料。

尽可能的保护好孩子的梦想,尽可能的与孩子共同成长,是第一次学习后最深的感受。有了这个理念,就有了目标,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就能更积极的学习概念和方法,并在生活中实践,求得点滴进步。

谢谢周强老师的指引,谢谢父母学堂每位老师的辛勤付出,谢谢各位朋友在一起汇聚的正能量。期待再一次的学习!

孩子们心里的幸福感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