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是谁的,是不是亲生的?

 新用户6779qZBn 2021-02-23

作者:周强

河南省图书馆“豫图讲坛”——关爱孩子心灵成【四】

时间:7月21日上午

地点:河南省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

……接上期

我们要想让孩子成长,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先让你的孩子能够有独立生存的能力。

各位爸爸妈妈,老先生、老太太,我觉得当你们孩子结婚之后,你们肯定很担心,“他俩咋吃饭呢?”担心不担心?

嘉宾:不担心,叫外卖。

周强:有个电视剧《都挺好》,大家都看了吧,二儿子两口,从他们结婚一直到苏大强住到他们家,火从来没开过,全部点的外卖。

各位,如果说你的孩子天天吃外卖,你放心不放心?

嘉宾:不放心。

周强老师:所以,想让你的孩子真正有生存能力,而且让你的孩子有信心,从小让他在家里面做家务劳动。

大家不要小看一个家务劳动,包括运动,家务劳动和运动在做的过程中可以让人产生自信。但是,我们现在也知道,我们的孩子实际上他们运动的时间够不够?

不够,接着他在课堂上,老师又会经常给我们汇报“你的孩子、孙子坐不住,你的女儿、孙女注意力不集中”。听到之后心里会不会急躁?

但是,大家记得,能量学说,比如我们从早上一睁开眼睛,我们身体储备一百个能量,这一百个能量在这一天必须得释放完。

但是我们的孩子真正上课往那儿一坐,规规矩矩坐到那儿。下课有的学校还会出现下课不让出教室,“坐到座位上看看书,趴那儿休息一会儿”。

但是孩子你让他一天都坐到那儿可能不可能,所以他必须得把自己精力释放出来。孩子真正往这儿一坐,必须得有事做,你光让他看黑板是不可能的。

回到家之后,你也会发现孩子上蹿下跳,“你都不能歇会儿?你都不累?”我们累,孩子不累。

我们每个人每天精力肯定得释放完,不释放完,肯定对你自己没有好处,让自己的孩子多跑跑做做家务,这也是一个消耗。

今天有爸爸妈妈一起来的,或者说各位爷爷奶奶,你在这儿听课,爸爸妈妈家里上班了,这个孩子自己在家。

大家这会儿心里可以设想一下,就像第一幅图片,在家吃着爆米花、吃着冰激凌,看着电视,玩着手机。这是第一个母亲,也就是A母亲所想的。

母亲想到这儿之后,她接下来会怎么想?会越想越气,想着想着就会想到,“这个鳖孙回去了以后,打死你”。这是我们心里预期已经开始了。

其实我们心里也是比较生气的。 比如说你生气,一出门你怎么不打警察,门口那儿都有警察,你怎么不去打?你不敢打,你上司怎么不打?只敢打谁?打孩子。这是A妈妈。

B妈妈是这样想的,我坐在这儿听周老师讲课,女儿这会儿要么是在家写作业,要么就是在做她喜欢的事,上次给她买的泡芙挺喜欢吃的,一会儿回家之后再给她买一点。

你们一般都属于A妈妈还是B妈妈?

嘉宾:A。

周强老师:大家不用笑,敢于承认代表你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往往都是我们说的伪君子,虚伪的人往往都是口是心非。你们到底是A妈妈还是B妈妈?

嘉宾:A。

周强老师:实际上我们对于孩子的这种想象,是属于投射心理,什么是投射心理?也就是我们不由自主把我们所想的强加于别人身上,你就是我认定的这个样子。

比如A妈妈回到家一看,孩子在那儿写作业,是不是从阳台上看见我回来了?到电视机那儿摸摸电视机,怎么不热?电脑摸摸也不热,“过来,你刚才到底干什么了?”

我们信不信我们的孩子?

嘉宾:不信。

周强老师:所以给大家提一个醒,投射心理,我们觉得孩子不可信,实际上是我们不相信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应该向B妈妈学习。

我们都说中国有一句话,墨子说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弄一把丝,我把它放在黄色的里面就变成黄色,放到什么颜色里面就会变成什么样的颜色。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孩子会继续我们的样子。你信不信你的孩子,取决于你相不相信你自己。

当你不相信孩子的时候,也就代表你不相信自己。包括我们说的唠叨,一件事不停反复的去说。

从心理学里面解释,是你内心缺乏安全感,老是担心这个事做不成或者是这个事做坏了。代表我们心里面是有这个不安全感的。

因此,投射心理你投射的时间长了,心理学有一个场影响力,按照标签效应来说,两个孩子,寻找同样家庭、同样家庭背景。

一个孩子每天做的事情之后,都会告诉他这件事情哪一点做得好,哪一点你用心了,每天都是给孩子这种鼓励。

另外一个孩子做同样的事情,即便做成了,我依然要挑出你的毛病。你本来可以这样的,这样更好,你为什么非要那样?你是不是笨?

只用一个星期时间,第一个,每天一直肯定的孩子,孩子更阳光更自信。但是第二个孩子再见到人的时候,低着头,两个手搓着衣角,这个两个脚也在不停的扭动。

所以,我经常跟很多妈妈就是这样说的,你要想一想这个孩子是谁的,是不是亲生的。所以,亲生母亲和后娘,我们做这个比喻,我不是说后娘有贬义词的意思。

两个孩子一岁多,都在学走路,两个人还拉着手表示友好。结果一个一倒,另外一个跟着遭殃了,全部摔倒了。

这个时候A妈妈一个箭步就冲上去了“哎呀,宝贝,让妈妈看看摔坏了没有?疼不疼,不哭不哭,都是地的事,妈妈替你跺它”,妈妈爱不爱孩子?

嘉宾:太爱,这是溺爱孩子。

周强老师:第二个妈妈走过去,宝贝趴在地上,眼睁睁看着妈妈,妈妈蹲下来,“宝贝不哭,自己起来,起来妈妈再抱”。

这样孩子自己起来了,从表面上看,哪一个更爱孩子?

嘉宾:第一个。

周强老师: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亲?

嘉宾:第二个。

周强老师:所以,各位你们想想你们是当亲爹亲妈,亲爷爷、亲奶奶还是……?道理我们都知道,也都清楚,还是那句话,有可能真是当局者迷。

有时候我们觉得我对孩子好像没有这样吧?但是你放心,你肯定会有。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投射心理,那就是把我的个人认为、我的个人意识,要强加到你的身上。

A妈妈想着孩子在家里面吃喝玩乐,不写作业,这个实际上就属于负性投射,代表我们的思维也是负性思维。

B妈妈就属于是良性的,负性和良性很正常的比较,就是半杯水的理论。这儿有一个水杯,只剩半杯了。积极心态的人一看,“哇,还有半杯呢”。消极的一看“怎么只有半杯?”

大家觉得这两个哪个生活会更幸福?

嘉宾:第二个。

周强老师:肯定是B,“哇,还有半杯水”。所以,我们的心态大家一定要想清楚,你到底是属于良性的还是负性。

接下来,想给大家做一个现场的小互动测试,想请三个或者四个家长来上台,我们刚才讲过了,上学就是丢人的。

我看看今天谁愿意丢人,丢人一定要积极,一定要积极的丢人。来吧,自愿上,往上来就可以,鼓掌鼓励一下。

大家可以看这上面的提示,这是一个考试,总共有21道题,要求你在3分钟内完成,我告诉大家,目前为止,一个初三的女孩只花了25秒钟,你们有没有信心超过她?

嘉宾:没有。

周强老师:下面这两个二维码,坐在下面的家长可以扫这个码进入,题在二维码里面。台上家长准备好,1、2、3开始…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