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收藏:累代之宝走入寻常百姓家

 中土闲鹤堂 2021-02-23

民间收藏:累代之宝走入寻常百姓家

人的精神世界是比自然和宇宙还要深邃和丰富的广阔世界,收藏是人类保存和发展艺术的一种文化,是世世代代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春华秋实,秋收冬藏,自古而然。原始人的狩猎和采集,其中就包含着收藏。

古典玉器

纵观我国岁时节令的许多节俗中,就有许多关于收藏的习俗,至今在一些少数民族中还保留有丰收之后进行收藏的种种仪式和禁忌的习俗。

从孔老夫子开始的历代读书人,他们对人生、生活、处世的态度,也在收藏文化中流露得最为明显。

《古董辨疑》

重视收藏,甚至包括收藏作为主体的人自身。在封建社会时代,有不少士族门阀出于“藏巧于拙”的心理,即使穷困潦倒,独居瓜庐,也会珍藏一些奇石异草,纸帐铜瓶,或用来派遣愁闷,带来生活乐趣;或用所藏之物砥砺品格,激发志向,以为“玩物养志”是也。

从集藏物品中充分感受人生的价值,是古代文人的一种精神寄托,当然也免不了孤芳自赏的酸腐,但在逆境中寻找乐趣,是古代文人的可悲之处,又恰恰是他们的可爱之处。

“共屯赤金”(战国环钱)

时下的收藏,早已不再是学富五车的学者名流或是工商巨贾的专属,它如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正在洒向寻常百姓的生活领域,成为业余生活的一部分。

一些累代之宝、百代珍奇、绝代佳品,已经不再是豪门大族的私囊,而成为真正的“公藏”。

宋代:五花铜镜

可以说,这种民间收藏的蓬勃兴起,即是古老收藏习俗的延续,也是民族传统心态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自然流露,还是精神生活的一种调节。

随着民间收藏队伍的日益扩大,收藏品种也越来越多,不断出现新的收藏热点,书画、古董、钱币、邮票以及火花、书刊报纸、古钟表、藏书票乃至烟标、酒标(瓶贴)、算盘等,都受到收藏者的青睐。

古画:明代画家周臣《渔家傲》手卷

五花八门的收藏令人称绝,甚至一些日常用品也成为收藏的对象,比如数字化的新时代使纸制品的消费范围日趋缩小,许多纸质用品也成为收藏者的最爱,包括门券、布票、年历等。可以说,民间收藏正在深化和拓展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广阔视野。

河南省布票

尤其是随着经济生活状况的明显改善,精神文化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需求,特别是在生活节奏加快,空间的狭小,人际关系的冲撞,会给人的心灵世界造成沉重压抑感,而工余拾趣,收藏一些喜爱的东西,不仅给生活增添乐趣,还可以提高自我鉴赏力和审美能力,可以开阔眼界,增加知识,颐养心情。

民国永祥印书馆股票

通过收藏,还可以广结同好,交流信息,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的新媒介(互联网、电脑、手机等)也为收藏开辟了新天地、新渠道和新领域,使收藏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些人须臾不可缺少的个人雅好。

当然,也有不少人把收藏作为一种价值收藏和投资理财方式,所谓“以藏养藏”值得提倡,使收藏更具吸引力和恒久的活力,何乐而不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