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究竟弱不弱?西方学者:挽救了欧洲和埃及!

 百家杂评 2021-02-23

谈及宋朝或南宋,人们往往冠以“弱宋”称号,但众所周知的是,西方学者对南宋军事评价却不低,甚至认为南宋挽救了欧洲和埃及。

一个人们印象中朝不保夕的弱势王朝,为何能挽救远在西边的欧洲和埃及?其实很简单,南宋不弱,抵抗了半个多世纪,大幅度消耗了蒙古人的实力,使得蒙古人无力或无暇西顾。

在《中国历史精神》一文中,国学大师钱穆对宋朝有另一番评价,他认为蒙古最大的敌人却是“弱宋”,蒙古铁骑经过大半个世纪,才最终击败宋军,但在这一过程中,却消耗了大量实力。

占领中国,蒙古的武力也因与中国相战消耗极巨,宋亡而蒙古亦趋衰弱,未到百年,被汉族驱逐出塞。整个蒙古帝国的衰亡,主要始于中国。

如果真是不堪一击的弱宋,那么作为举世罕见的蒙古铁骑,必然可以摧枯拉朽,根本不可能消耗什么力量,也不会需要大半个世纪时间。因此,钱穆的这一评价,显然说明了南宋不弱。

钱穆这一篇文章里,没有谈到南宋抵抗对欧洲和埃及的影响,但史料却可以作证这一点:南宋的确拯救了欧洲和埃及!

蒙古一共有过三次大规模西征,第一次是成吉思汗主持,打到今天阿富汗地区;第二次是元太宗窝阔台派遣拔都等西征,打到多瑙河一带;第三次是蒙哥大汗时期的旭烈兀西征,打到塞浦路斯和埃及等地区。然而,这三次蒙古西征中,后两次退兵都和南宋有关。

第二次西征(1236—1241年),蒙古打到多瑙河附近,却为何退兵?广为人知的原因是窝阔台去世,拔都率军东还等待新大汗的出现。其实,还有重要原因:蒙古军队已经严重削弱,无力维持欧洲战争,然而又遭遇南宋顽强抵抗,没办法支援拔都,所以拔都注定无力攻打欧洲了。如果当时南宋早被击败,窝阔台派兵支援拔都,欧洲还能幸存?

第三次西征(1252年一1260年),蒙古准备攻打古埃及时,由于蒙哥大汗亲征南宋,在进攻钓鱼城时,被一无名小辈击伤而死,所以蒙古内部发生争夺汗位的动荡,旭烈兀由此退兵。和第二次相比,第三次南宋作用更明显,因为没有南宋的抵抗,埃及、欧洲可能都会在这一次西征时遭殃。在这8年之中,南宋多次大败蒙古,尤其是钓鱼城之战,和章梦飞计夺潼关。

位于重庆合川区的钓鱼城,很多西方人都会来此一游,原因就在于这座城拯救了西方。当时,蒙哥大汗指挥攻城时,意外被南宋小兵击的重伤,由此意外而死。

对于当时纵横天下的蒙古帝国而言,1259年蒙哥大汗之死,就是一个转折点,由此而四分五裂,国力大幅度削弱,由此更加无力进攻欧洲了。如果蒙哥大汗不死,面对统一的蒙古帝国,欧洲和埃及等地区必然很难保住。

正因如此,重庆合川钓鱼城也被西方人称为“上帝折鞭处”,至于钓鱼城之战,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之战”,拯救了欧洲和埃及等地区。

其实,西方人不了解南宋历史,除了钓鱼城之战,章梦飞计夺潼关等多次主动出击而大败蒙古,而且在蒙古对南宋的入侵中,南宋多次打退蒙古。可以说,恰如钱穆评价“宋亡而蒙古亦趋衰弱......整个蒙古帝国的衰亡,主要始于中国(主要是南宋,还有元朝建立后的抵抗)”。

让人感慨的是,和历朝历代相比,宋朝国防最为艰难:北宋时,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辽国,导致北宋无防,直面辽国铁骑,而西夏的存在,又导致宋朝无马,无法组建骑兵部队;南宋时,又面对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蒙古铁骑。

从开国到灭亡,宋朝就一直处于危险之中,但宋朝却能坚持超过300年,又如何能说“弱宋”?总得来说,要看对手是谁,遇到神一样的对手,有时候真没办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